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也是今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序,半个月之后,就将进入立冬节气,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那么霜降节气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霜降节气时,我国各地的气候状态。
虽然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序,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意味着这个时间段还应该属于秋天。
但是实际上,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的气候差异非常巨大,并非所有的地方都要在19月下旬就出现霜。
所谓的霜降,就是在深秋时节,因为近地面辐射降温,温度快速下降,将温度低于冰点的时候,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霜,也就是小冰晶,附着在近地面的物体上的天气现象。
所以,由这个定义可知,想要见到霜,最重要的是温度低于0度。
因此10月下旬能够符合这个条件的地区,大致位于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和新疆的中北部地区。
具体点说就是黑龙江,吉林大部,辽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偏北地区,河北山西两省的北部,比如张家口,承德,大同等地,以及新疆北部和天山一线,这一带在10月中下旬大概率就会见到霜。
但是更往南一些的地方比如北京,天津,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宁夏,陕西中北部,甘肃西北部和北部。
虽然在有些比较偏冷的年份也可以在十月下旬见到霜,但更大概率是在十月底到十一月初才会见到霜的存在。
至于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的区域,大概率在霜降节气里是见不到霜的存在的,因为此时,这一带的天气仍旧是秋天,甚至在白天的时候还会有点燥热。
至于江南和西南,在这个季节虽然算不上炎热了,但是也正是处于刚刚入秋不久的时间,有太阳的时候还能感受到一丝夏季的炎热,下一点雨又有点微凉,想要见到霜还要再等上一个月。
而最炎热的两广,海南和台湾,此时仍旧是夏季,虽然比不上盛夏季节,但是依旧非常炎热。
虽然现在已经是霜降时节,但实际上我国却被冬,秋和夏一分为三。
因为按照气象学的定义,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度的第一天,被视作冬天的开始,
霜降在传统定义上还属于秋天,但此时,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以及青藏高原,已经妥妥的是气象意义上的冬天了。
比如今年的9月30日,在我国大部地区还处于夏季的尾巴的时候,最北方的漠河已经开启了2024年的供暖季,最低气温已经跌破0度。
而气象学上对于秋季的定义是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低于22度的第一天,被视作秋天的开始。
而长江以北的多数省份一般是在九月进入秋季,而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往往到了10月才会达到秋天的门槛,更南的两广海南以及台湾,更是要到11月才会逐渐入秋。
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暖烘烘,有没有科学道理?俗话说,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暖烘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谚语呢?事实上,这是古代先民一年又一年的观察总结得出的经验论断。
那么这个论断有没有道理呢?
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观察总结得出的经验论断是有一定的局限意义的,因为这只是给出了现象,却没有揭示原因,所以一旦变量发生变化,往往就不准确了。
所谓的早霜降和晚霜降,其实是指霜降节气出现在哪一天。
一般而言,霜降会在10月23日或24日交节,每年出现的具体时间是有细微差异的,这主要是跟历法有关系。
从气候分布的特征来看,这一天的差异并不足以导致气候特征发生重大差异。
尤其是现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呢的异常天气,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古代先民总结的很多论断已经越来越不管用了。
这就是因为引发天气变化的变量出现了变化,所以才导致很多谚语不再具有指导意义。
今年冬天,我国是冷冬还是暖冬?现在是10月下旬,距离气象统计学意义上的冬天还有一段时间。
一般来说,气象学上对于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的判定标准主要参考两个数据。
第一个数据是统计周期,气象统计学中把每年的12月,1月和2月视为冬天。
第二个数据是三个月的平均气温,一般参考的是过去三十年的平均气温,当今年的同期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气温0.5度,就会视为暖冬,若低于常年平均气温0.5度及更多的时候,就会视为冷冬。
所以,判断冷暖冬的标准要看三个月的均值。
尽管今年的霜降是早霜降,按照谚语来说,将会是一个冷冬,但至于能不能真的演化为冷冬,现在下定论还有点太早。
今年是一个拉尼娜年,而且今年的拉尼娜还比较特殊,是从一个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快速转换为拉尼娜事件。
所谓的拉尼娜事件,就是东太平洋赤道地区的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低,作为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其海温的温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都有着重要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对于拉尼娜,厄尔尼诺事件下 ,全球气候的变化仍旧难以预测。
跟古代先民总结的谚语一样,截止目前,人们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背景下的异常气候也还是停留在统计学的概念中。
比如按照以往的经验,拉尼娜事件中,我国南方容易出现冷冬,且会比常年更加干旱。
所以,这似乎与早霜降冻死牛的谚语一致。
但实际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中,冷冬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低。
这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地球表面整体的温度都在上升,大气能量也更加充足,所以即便是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大部容易偏冷,但在整体变暖的背景下,平均气温还是会被拉高。
另一个特征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最近这些年,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多,极端性也越来越强。
比如今年夏季以来,因为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北,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在9月份雨水异常偏多。
以呼和浩特为例,整个9月的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要知道,这里的常年平均年降水量也不过300多毫米,结果今年9月一个月就下了200多毫米,可见今年雨水之多。
这就是一次妥妥的极端天气事件。
而到了国庆节,一股强冷空气竟然一路横扫全国大部地区,冷空气势力一度进入南海和中南半岛,像是重庆9月29日的气温还高达39度,到了9月30日清晨,气温狂跳20多度,仅剩下17度。
在10月初,就出现这么强劲的冷空气,属实难得一见,这也是一次极端天气事件。
08年的凝冻,23年夏季南方的极端干旱,都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典型代表。
所以,现在去判断今年究竟是冷冬还是暖冬,为时尚早,也不大可能得出精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