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9月22日一24日交节。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寒暑均分,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稻谷飘香、蟹肥菊黄的爽秋。天地万物步入蛰伏前的秋分我们带着对粮食的虔诚和对自然的敬意,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田野间处处回荡着丰收的欢歌。
意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分,八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即“平分”,除昼夜等分,还含有时值仲秋、平分秋色之意,标志着天气的冷热转化。秋分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也将越来越明显,
物候
黄河流域一带的古人将秋分物候总结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随着气温降低闪电不知不觉销声匿迹,有冬眠习性的蝼蛄等昆虫开始藏于穴中,并用土封住洞口,以防寒气侵入。由于降雨减少,天干物燥,河湖水位逐渐下降,有些季节性的水域甚至面临干涸,
气候
秋分时节,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降到了22℃以下,进入了真正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体感更加明显。南方大部分地区雨季已基本结束,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双减期,仅华南沿海和海南岛等地还会出现个别热带气旋,
农事活动
俗话说“三秋大忙贵在早”,秋分正是秋收、秋耕、秋种最为忙碌的时节。此时棉花吐絮,玉米、大豆、薯类等五谷杂粮均进入收割期。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麦;南方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人们正忙着晚稻收割,准备播种油菜。另外,苹果、梨、石榴、猕猴桃等果树也迎来采收期,冬草莓开始现蕾。
秋分传统习俗
丰收节:
自2018年起,秋分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届时,不同省份会举办多样的节庆活动,如美丽乡村健康跑、非遗美食展、现代农业丰收成果展、农耕民俗文化展、农业嘉年华等,还会以全国为范围评选出十佳农民、种粮大户、美丽乡村、特色村寨、百家农场,既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的佳节,也是祈愿五谷丰登、敬畏粮食和自然的体现。2022年的主题为“庆丰收,迎盛会”
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相传中秋节便是由此而来。《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如北京月坛曾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民间也遗存着“望月楼”“拜月亭”等不少古迹。
走社:
古时秋分“走社”之风盛行,农家环聚一处,守望相助、邻里感情深厚,各家常拿出丰收的十产食品相互展示、彼此款待,以感念一年到头丰收的辛劳和大地的馈赠,
说秋:
秋分还有互赠秋牛图的习俗。其图是指在红纸或黄纸印上节气和农夫耕田的图样。能言善唱者“秋官”,拿着“秋牛图”走街串巷,每到一家便说些秋耕和不违农时的吉祥话,俗称“说秋”。
秋分传统美食:
秋分的饮食习俗也颇有特色,绕不开“农”字。江浙一带流行“粘雀嘴”,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并将吃剩的汤圆用竹签插着置于田埂,希望鸟雀吃下汤圆粘住嘴,,别来破坏庄稼。在岭南地区,每逢秋分那天,全村相约采摘秋菜(一种野苋菜),将采回的秋菜与鱼片“滚汤”,称为“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