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交节,通常在每年的公历3月5-6日。自然界的生物在惊蛰这个节气中会受到节律变化的影响,从而开始出现萌发生长的迹象。惊蛰时节,大地阳气渐旺,气温日渐回暖,春雷轰鸣,雨水逐渐增多,所有生命都充满了生机。古人的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密不可分,惊蛰在古代农耕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节令的认知,尤其是惊蛰“三宝”,其有趣的文化内涵流传至今。
一,早起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此时已是仲春,桃花、梨花竞相绽放,黄莺、燕子纷至沓来。随着惊蛰的到来,各地气温渐暖、雨水渐多,大多数地区已步入春耕季节。惊蛰揭示了季节节律变化对自然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而“春雷响,万物长”便是这一时期自然生物表现出的生态景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自然也不能错过这气候宜人、万物萌发的好时节,气温回升、春雷鸣响、雨水增多,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惊蛰被视为春耕开始的重要时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意义。
二,吃梨惊蛰节气吃梨的习俗是源于民间传说。据传晋商渠济利用上党的潞麻与梨与祁县的粗布、红枣倒换赢利,他们在往返途中渐渐积累了财富,后来在祁县城落户。后来又逢惊蛰之日,渠济第十四代孙渠百川走西口,其父亲给他拿出一颗梨,讲述了先祖贩梨创业的故事,并希望他能够在创业路上继续前行,不忘先祖。于是人们纷纷效仿渠百川走西口时吃梨的行为,以表达离家创业后能荣归故里的意愿,这一行为由于名人效应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惊蛰吃梨就逐渐在当地演化成了一种荣耀祖先、努力奋斗的祝愿。
三,雷声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是时“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取名“惊蛰”的含义是指雷声惊醒了冬眠的蛰虫。按照季节的特点看,在惊蛰这一节气,人们会听到雷声,这也就是江南流传的谚语“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的来源。俗语是在强调惊蛰期间雷声的预示作用,如果听到雷声,当年粮食必然丰收,“贱似泥”形象的说明了谷米丰收供大于求的情形。清朝顾禄的《清嘉景》也有记载“若雷动于末交惊蛰之前,则主岁歉”,也就是说,雷声没有出现在惊蛰前后的话,当年的收成便会不好。所以又有“未蛰先雷,人吃狗食”的说法。这种惊蛰雷占的说法在民间流传至今,其中必然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总之,二十四节气能在今天依旧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其本身的气候指导意义外,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才更让人流连忘返。它们赋予这一天特殊的含义,让本来平淡无奇的日子充满着色彩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