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振宇:论张载气学的特点及其人文关怀

文以传道人 2025-01-04 14:04:41
摘要:张载认为,太虚至善,太虚是“至虚之实”,太虚之“实”,本质上是气。“神”是太虚内在的条理、规律。太虚本体是气与神的合一。阴阳之气创造了物质世界,太虚则论证阴阳之气创造物质世界何以可能。太虚也是一德性本体、价值本体。张载论证太虚至善,指向两大现实人文关怀:首先,由太虚至善推导出“天地之性”存在正当性。孟子思想对张载人性论有所影响,张载“君子有弗性”,源自孟子的“君子所性”。其次,仁是“事”之本体,人世间的制度与伦理,都必须以仁为体,才能获得存在的正当性。仁实际上成为人类文化与制度文明背后隐伏的道德基础、价值依托和人文精神。仁义精神的张扬,实质上是人作为主体性存在的挺立。本体主体化,儒家为天下立法,是张载德性本体论的内在旨趣与“本来面目”。 在中国古代气学史上,张载是首屈一指的思想家。但是,学界在张载气学的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譬如,太虚与神是什么关系?“虚者仁之原”究竟应如何理解,才能参透其内在的哲学底蕴?如果德性本体论是张载思想的一大特色,那么这一德性本体论的哲学蕴含与现实人文关怀又是什么?本文将就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一、“神即太虚之理”:太虚是神与气的合一“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张载集》,第7页)这一段话应当与《乾称篇》“太虚者,气之体”合观,才能领悟其中的真髓。太虚有别于具体存在,前者的特点是“无感无形”,后者的特点是“客感客形”。(见同上)刘僮云:“客者,本无而适至之称,以聚散、知识之在外者言。”(见林乐昌,第19页) “客感客形” 与“无感无形”,应从两个层面释读:首先,“无形”与“客形”,在于说明作为本体的太虚没有空间特性,或者说不可以空间“方所”来界说太虚本体。“体不偏滞,乃可谓无方无体。” (《张载集》,第65页)其次,“客感客形”说明天地之问的具体存在物有时间特性,但是,作为本体的太虚不可以用时间来界说。庄子曾经点明“道无终始,物有死生” (《庄子·秋水》),道与物截然相分,形上层面的“道”,不可以用“终始”来界说。程伊川的“天理”不仅无形,而且也无终始,甚至“天理”这一概念本身之“能指”与“所指”,也“只是道得如此,更难为名状”。(见《二程集》,第38页)张载思想体系中的“太虚” 与庄子的“道”、程伊川的“天理” 一样,也是超越“客感客形” 的至上存在。需特别指明的是,太虚之“实” 是气:“一物两体者,气也。”(《张载集》,第233页)“性通极于无,气其一物尔。”(同上,第934页) “无”就是“太虚”, “无”不同于阴阳二气, “无”是“谓气未聚,形未成,在天之神理” (王夫之,第329页), “无” 是未发之气与理的综合, 而“气其一物” 之“气” 属于阴阳之气,也就是已发之气。 在张载的太虚学说中,有一个概念出现频率特别高,那就是“神”:“神者,人虚妙应之目。”(《张载集》,第9页)“感应”是用来描述宇宙间具体存在的发生与作用的,太虚本体是绝对性的“独”,所以,“妙应” 不同于“感应”,“妙应” 是用于解释太虚本体的作用。“神” 的性质如何把握与确定?许多学者认为,神的实质就是太虚本体蕴含的“理”。徐必达认为,“神即太虚之理” (见林乐昌,第958页),余本认为,“神,理也。”(同上,第199页)刘僮也认为,“神,以理言,在天则为德,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者也;化,以用言,在天则为道,所谓‘四时运行,万物始终’者也。” (同上)王夫之是继张载之后气学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在注解《神化篇》“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 一段话时,也已经表露出神蕴含“理” 之义:“气,其所有之实也。其氤氲而含健顺之性,以升降屈伸,条理必信者,神也。神之所为聚而成象成形以生万变者,化也。故神,气之神;化,气之化也。”(王夫之,第60页)神和化皆“一于气”,神是体,化是用,神的作用在于解释“含健顺之性”何以可能,“升降屈伸,条理必信” 何以可能。因此,“一于气” 是指理与气都统一于太虚本体中。张载经常以“神” 言太虚,实质上是以“理” 言太虚本体。(除此之外,“教” 的含义基本上也与“理”等同:“天道四时行,百物生,无非至教。” (《张载集》,第l3页)何谓“教”?朱熹认为,“教便是说理。” (《朱子语类》,第2506页)王犬之也认为:“风雨、雪霜、山川、人物,象之显藏,形之成毁,屡迁而已结者,虽迟久而必归其原,条理不迷,诚信不爽,理在其中矣。教者,朱子所谓‘示人以理也’ 是也。” (王夫之,第13页)因此,太虚本体是神与气的合一。“至清” “至静” “至实” 的气是太虚实然的质性,神是太虚内含的规律、条理 .太虚有别于阴阳二气,前者是本体论上的最高存在,后者是宇宙论范畴。张载用阴阳二气论证宇宙天地万物的来源,与此同时,又用太虚与神论证阴阳二气的来源。阴阳之气创造了物质世界,太虚则证明阴阳之气创造物质世界如何可能。太虚本质上是“至实” “至静? ‘至清”,“至实” 的本质就是无形之气。不仅如此,张载在证明“太虚即气”的同时,经常以“神”指代太虚本体。神的实然义之一是理,神是阴阳二气化生天地万物何以可能的“理”。“理” 或“教”,都是指经验世界背后的第?原因。“凡言神,亦必待形然后著,不得形,神何以见?‘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则亦须待人而后能明乎神。”(《张载集》,第208—209页)现象世界可以用语言解释,在可以用语言解释的现象世界背后,一定隐藏着难以用语言与逻辑界说的本体世界。太虚与神虽然“不可致思” (同上,第17页),但仍可勉强通过人揭示其意义。 此外,神其实还具有另一层内涵——太虚本体的德性。“神,天德。”(同上,第15页)此处之“天”,是太虚本体的隐喻,“天德”就是太虚之德。在有些篇章中,“天德”又被称为“至德”。(见同上,第32页)价值本体意义上的太虚,往往又可称之为“神”。因此,太虚不仅是一形上本体,更重要的还在于:太虚是一价值本体、德性本体。在价值本体层面,太虚的最高德性是“诚”:“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张载集》,第32页)诚的特点是“一而不已”,“长久而不已”。(见林乐昌,第292页)从“生生之谓大德”视域论证本体先验具有“诚”之至善德性,在运思路向上,与二程朱子并无二致。“诚有是物,则有终有始。伪实不有,何终始之有!故曰‘不诚无物’。”(《张载集》,第21页)诚与伪相对,前者是本体之德,后者是人类之情实。“不诚无物”,是以德性指代本体。太虚本体之诚,张载有时又称之为“天理”:“盖理乃天德。”(同上,第130页)“只为天理常在,身与物均见,则不自私。”(同上,第285页)天理作为最高价值原理,其本质就是“诚”。“天理一贯,则无意、必、固、我之凿。意、必、固、我,一物存焉,非诚也。”(同上,第28页)“意、必、固、我”是“私己”人欲,与诚相违忤,二者势若水火。《正蒙·中正篇》中把天理与人欲对举,主张“烛天理”,去人欲。因此,宋明理学史上“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早在张载思想中已有比较完整的表述。“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故曰‘易简之善配至德’。”(同上,第32页)张载借用《系辞传》,旨在表达一个核心思想——太虚至善!“至善者,虚也。”(同上,第326页)太虚之善不是与恶对立的善,而是超越善恶对举的至善,张载哲学思想的这一特点,在中国思想史上并非孤例。从形上层面论证至善,一直是中国哲学矻矻以求的一大主题。庄子的“道”既是形上本体,也是一德性本体。道先验至善,落实在人彰显为“德”。因为道善,所以性善,“道”由此成为逍遥自在何以可能的哲学根基。程朱思想中的“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所以然”。“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便是天理。”(《二程集》,第215页)此外,天理又是“至善”的德性本体。“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同上,第292页)“盖天道运行,赋与万物,莫非至善无妄之理而不已焉,是则所谓天命者也。”(《朱子全书》,第641页)天理之善是“元善”,“善便有一个元底意思”。(《二程集》,第29页)“元善”之善属于至善,“元善”不是与恶对立的善,而是超越了善恶对立的善。 太虚至善,是张载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进而推演出涵括天地人的思想体系。在逻辑发生学上,论证太虚本体至善,不仅仅是出于理论体系建构的需要,其实更重要的还在于:证明太虚本体至善,有着深切的现实人文关怀。 二、“君子有弗性”:从太虚至善到“性于人无不善”太虚是一德性本体,太虚至善。既然如此,探讨人如何成己成物、止于至善,就成为张载哲学本体论的重心。从太虚本体至善出发,合乎逻辑的推演为:太虚落实于天道,彰显为“乾坤”;落实于地道,显现为“刚柔”;落实于人道,表现为性,此性就是“天地之性”。天道、地道和人道都是太虚之德与理在不同领域的证明,本质上并无二致,理一而分殊。《周易·说卦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张载诠释说:“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又云:“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同意。”(《张载集》,第234页)张载所说的“性”,既有别于佛教的“寂灭”,也不同于告子的“生之谓性”。牟宗三先生说:“落于个体生命上说,此清通之神、太虚即吾人之‘性’也。”(牟宗三,第384页)从太虚本体而论,称之为“理”;从太虚本体所授而言,称之为“命”;从人受之于天(太虚)而言,称之为“性”。“天授于人则为命,(亦可谓性)。人受于天则为性,(亦可谓命)。”(《张载集》,第324页)性与命,在张载思想体系中,经常称为“性命”或“道德性命”。“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同上,第32页)朱熹与王夫之都训“塞”为气,应无疑义。“帅”是志、心,也可训释为理,人得天地之心以为性。源自“天地之帅”的“天地之性”,具有先验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正因为如此,张载强调“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已死,此则常在”(同上,第273页)。太虚本体不生不灭,自然而然其内在的神理也永恒长存。“性通乎气之外,命行乎气之内。”(《张载集》,第21页)不仅如此,还需特别指明的是,作为太虚德性本体之理落实于人的“天地之性”,因为太虚至善,自然赋有善的特性。有人问:“智愚之识殊,疑于有性;善恶之报差,疑于有命。”张载回答说:“性通极于无,气其一物尔;命禀同于性,遇乃适然尔。”(同上,第331页)人生天地间,命同性同。因为性源出于“无”,“无”就是太虚本体。天地之性源于太虚,所以具有先验善的品格,“性于人无不善”。(同上,第22页)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张载畅言人应“率性”而行,“儒者穷理,故率性可以谓之道。”(同上,第31页) 在中国古代人性论史上,认为人性一分为二,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同时并存于个体生命之中,这一观点肇端于张载。二程朱子深受张载思想浸润,继而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同上,第23页)在这一段话中,值得玩味的是“君子有弗性”一句。张载“君子有弗性”的思想,脱胎于孟子的“君子所性”(《孟子·尽心上》),区别仅在于前者是否定句,后者是肯定句。由此也透露了学术史上一大线索:在宋代思想史上,张载真正领悟了孟子人性思想的真髓。程颢称赞张载为“孟子后一人”,并非空穴来风。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端,“四端”源自天,存之于性。但是,“大体”与“小体”一同存在于人之性,犹如人兼具四肢与五脏六腑。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从”,“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所以,评价孟子人性论,应当区别“善端”与善、“君子所性”与“人之性”两对概念。“善端”是善质,善属于“已发”;在“君子所性”层面,孟子刻意强调君子与禽兽的“几希”之别,论证人性有“善端”,仁义礼智四端“根于心”。“四端”是“在我者”,而不是“在外者”。因此,君子在应然意义上,应当自觉以“四端”为性,而不可以“小体”为性。概而言之,孟子的“性善说”,是在“君子所性”这一意义上立论的。张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无论在逻辑思维路向,抑或学术观点上,都直接受到孟子思想的影响。天地之性纯善无恶,如“月印万川”,遍在于人之性。气质之性受“气禀”制约,有清浊、善恶之杂。在存在论意义上,因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同时存在于个体生命之中,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性都是“未成”之性,都有待于后天超越。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张载提出“君子有弗性”的命题。“君子有弗性”是说君子应当在应然层面,自觉以受之于天的“天地之性”为性,即以“道德性命”为性,切不可以受气禀影响的“气质之性”为性。大家耳熟能详的“横渠四句”中的“为生民立命”,“命”指的是理命、性命,而不是气命。“立命”是指君子应当挺立天地之性为“成性成身”之性,切不可以无节制的耳目口腹等生理欲望为安身立命之性。无论是孟子,还是张载,都是主张在道德自觉意义上以天赋善端为性,但都没有断然否定“人之性”层面完全没有恶端。“性未成则善恶混,故亶亶而继善者斯为善矣。”(《张载集》,第187页)所谓“成”,就是《系辞传》“继此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义上的“成”,也称之为“成性”或“返”。在工夫论上,具体展开为究竟是“德胜其气”,还是“德不胜气”。如果“德不胜气”,气命主宰了理命,将沦落为小人;如果“德胜其气”,意味着天地之性主宰了人的德行,“胜”也就是“成性”,理命、性命战胜了气命,“纤恶必除,善斯成性矣。”(同上,第23页)“善斯成性”之“善”不同于“继此者善”层面的先天善端,而是“成之者性”个体生命道德实践意义上的善,“变化气质”意义上的善。“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同上,第321页)换言之,是“存天理、灭人欲”之道德践履中的后天之善。由此可见,自由意志的色彩,在张载思想中非常浓郁。 天地之性完全实现的人格化载体是圣人。“大人成性则圣也化,化则纯是天德也。圣犹天也,故不可阶而升。”(同上,第76页)圣人是个体生命的最高理想境界,圣人一言一行纯粹出于天德,随心所欲不逾矩。圣人这一生命境界并不是生而既有,而是后天经过长期体悟和知行合一,才有可能臻至的内在超越境界,“大能成性之谓圣。”(《张载集》,第27页)成圣何以可能?当年孟子说圣人的标准是“仁且智”,那么,仁与智兼摄于一人之身如何可能?张载的哲学贡献,恰恰在于从自由意志高度对此进行论证。张载的思考,首先从对佛教学说的批判切入。“释氏语实际,乃知道者所谓诚也,天德也。其语到实际,则以人生为幻妄,[以]有为疣赘,以世界为荫浊,遂厌而不有,遗而弗存。”(同上,第65页)佛教大乘以空为宗,以天地万物为凭空起见,以生命为疣赘,犹如《楞严经》所言:“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天地人物,皆是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不仅如此,《法华经》认为人间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因此世俗社会本质上是“五浊恶世”。生命的理想境界在人生的“彼岸”,而不是在人生的“此岸”。张载立足于《中庸》“诚明”理论,畅言“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同上)。“诚”是“天德”,也就是太虚本体的先验德性。“天德”不偏滞于人,一与多相摄,是天地万物一体之诚;“明”是王夫之所说的“性之良能”(王夫之,第333页)。“性之良能”源出于理命、性命,人人皆先天具有这一“良能”。“自明诚”,因而人人都有可能实现。本质与属性之间融洽无间,诚与明可以上下贯通,“故交相致,而明诚合一。”(同上)一旦“明诚合一”,生命便进入“以性成身”(王夫之,第25页)的圣人境界。人的世俗生命有待于超越,因为“性未成则善恶混”;人的世俗生命完全有可能超越,因为在自由意志上,人人都有“因明致诚”的良能、良知:“君子之道,成身成圣以为功者也;未至于圣,皆行而未成之地尔。”(同上,第27页) 三、“虚则生仁”:太虚作为“仁之原”何以可能对儒家仁学正当性的哲学论证,其实从孔子就已肇始。“仁者安仁”,犹如空谷足音,意义深远。“安仁”就是以仁为安,以仁为乐。人何以能以仁为“安”,而非“利仁”与“强仁”?“安仁”意味着仁与人性有涉,仁是内在人性的先验固有,而不是外在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和伦理教条。孟子以“恻隐之心”论仁,“乍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诱发”“怵惕恻隐之心”,证明“四端”如同人的“四体”,皆是先验的存有,与后天人文教化无涉,甚至与知识论也无关。“盖自本原而已然,非旋安排教如此也。”(《朱子语类》,第383页)尽心才能知性,知性方能知天。从人性论和本根论高度证明了仁存在正当性,儒家道德形上学基本建立。张载起而踵之,进一步从价值本体论高度论证仁存在正当性:“虚者,仁之原。”“虚则生仁,仁在理以成之。”“敦厚虚静,仁之本;敬和接物,仁之用。”(《张载集》,第325页)“敦厚虚静”,本来用于描述太虚本体的遍在性、无形无象等特性,现在被“移植”用于界说仁的特点。仁甚至也像太虚一样,有“本”与“用”的区分。张载用“原”“生”等概念界说太虚与仁之间的关系,力图证明仁是太虚本体的属性与作用。从太虚本体属性视域而论,太虚是仁之本源;从太虚作用视域而言,仁是太虚所生化。在张载著述中,对“虚者仁之原”的论证是其关注的一大焦点。从理论渊源、问题意识和叙事模式分析,张载对“虚者仁之原”的论证基本上绍续《易传》。《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是易的三才,易道涵括天道、地道与人道。圣人“立”天、地、人之道,终极目的其实不在于探索自然奥秘,而在于挺立“性命之理”。张载诠释说: 易一物而三才备: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仁义德也,而谓之人。(同上,第235页) 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阴阳天道,象之成也;刚柔地道,法之效也;仁义人道,性之立也。(同上,第48页)“一物两体”是张载的核心命题之一。《易传》作者立足于宇宙论视域讨论易有“三才”,张载思想与《易传》不同之处在于:从价值本体论角度论证“一物两体”。天道、地道与人道,贯通为一,张载称之为“神”,王夫之称之为“神理”。在德性形上学层面,张载将遍及于天地人之间的太虚、太和与太极之德统称之为“诚”:“乃知道者,所谓诚也,天德也。”(《张载集》,第65页)诚分化在人,彰显为性,性的核心内涵就是仁义。“仁义人道,性之立也。”从人之道层面而论,仁是太虚之德“诚”的具体落实,或者说是“仁者天之心”(王夫之,第50页)。“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张载集》,第13页)在宇宙论上,天(太和)是万物的本根。换言之,天(太和)创造了物质世界;仁是事之本体,仁创造了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在本体论上,太虚作为本体,涵摄天与仁,是天与仁背后隐藏的终极根据和第一原因。太虚既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实然,又是道德论意义上的应然。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阴阳二气创造了物质世界,太虚创造了价值世界与意义世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同上)人世间的礼仪规范、伦理道德,乃至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必须以仁为体,以仁为本,才获得存在的正当性。朱熹评论说:“‘体事’,谓事事是仁做出来。如‘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须是仁做始得。凡言体,便是做他那骨子。”(《朱子语类》,第2509页)因此,张载气学的落脚点在仁学,而仁学重心又指向一个非常具体而又明确的目标——为人间立法。人是自身立法者,在宋明理学家看来,儒家对人类社会应当有所担当与责任,所以儒家应当是人类社会的立法者。程伊川尝言“为治之大原”源出于天理,是天理在人类社会的彰显与落实,“圣王之法”具有永恒性与普遍性。“若孔子所立之法,乃通万世不易之法。”(《二程集》,第174页)在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目标上,张载与二程兄弟的相同性远远大于相异性。“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同上,第73-74页)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性是人的本性,道德理性使人能制定社会制度与伦理规则,并使人人遵守这些社会法则与规范。“天理常在”(《张载集》,第285页),人类遵从基于自身道德理性制定的社会法则与伦理规范,就是自由。 循着张载思想的内在逻辑继续向前探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何在社会政治哲学层面,张载多次论述“民心”。重视“民心”,是儒家一以贯之的道统。孟子尝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儒家道统在董仲舒思想中有新的表述:“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春秋繁露·玉杯》)此处之“天”不是人格神,而是民心,是“民惟邦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思想的赓续,民心的本质就是天心。张载认为民心“至公”,“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张载集》,第256页)天心实质上就是民心,“仁者天之心”,民心的内核就是“仁心”意义上的人民普遍善良意志。方其如此,才可以说“至公”。顺应民心,在社会理想上有多重含义。细而论之,在经济思想方面,财产权是儒家自孔孟以来始终关注的话题。程伊川曾经提出“三本”主张:“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二程集》,第531页)“顺民心”在经济上的体现是“厚民生”,“厚民生”的具体措施是“因民所利而利之”。什么是儒家之“利”?张载有一颇具代表性的界定:“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张载集》,第375页)“利于民”与“利于国”“利于身”相对,“利于民”才是真正的“利”。哈耶克认为财产权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善恶与否的首要道德标准,也是自由得以存在与延续的两大社会条件之一。“家不富,志不宁。”(同上,第95页)家富才是衡量国家是否富裕的唯一标准,而家富的前提就在于是否拥有土地等财产。“仁政必自经界始”(同上,第384页),基于“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王道理想,张载综合《周礼》与《孟子》中的记载,提出“井田制”,即按照土地国有原则,先把土地收为国有,然后再分配给农民,让耕者有其田。“今以天下之土棋画分布,人受一方,养民之本也。”(同上,第249页)姑且不论张载的主张是否为一善而无果的“乌托邦”设想,或如朱熹所言,推行古已有之“井田制”只有“讲学”层面的学理意义。但是,在张载看来,推行“井田制”建基于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丰沛的理论资源之上。推行井田制,是“仁义人道”在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体现。 “神”在张载思想体系中意义重大、地位“显赫”。神是太虚内在的条理、规律,也可以说是太虚固有之理,而非高悬于太虚之上的本体。神与化不同,“化”用于诠释阴阳二气运动变化规律与本质,“神”则说明阴阳二气运动变化何以可能。张载用阴阳二气论证天地万物的来源,进而又用太虚与神论证阴阳二气存在与作用何以可能。太虚本体是气与神的合一,换言之,太虚是气与理的统一。理气合一,是张载气学的一大特点。并非至明代薛碹、罗钦顺和明末黄宗羲等人,才产生理气合一思想。阴阳之气创造了物质世界,太虚则论证阴阳之气创造物质世界何以可能。 太虚不仅是一形上本体,其实更重要的还在于:太虚是一德性本体、价值本体。张载思想体系中的本体论,可以高度抽绎为德性本体论。诚是太虚之德,太虚至善。广而论之,中国哲学本体论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本体往往是德性本体、价值本体。太虚至善,是张载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张载论证太虚至善,有着深切的现实人文关怀: 其一,由太虚至善这一逻辑出发,进而推导出“天地之性”存在正当性、普遍性和永恒性。“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并存于个体生命之中,因为人性都是“性未成”之性,都有待于后天的内在超越。在人性论层面,自由意志的色彩非常浓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界以往过多注意到张载人性论受到佛教影响,却忽略了孟子思想对张载人性论的浸润。张载“君子有弗性”,源自孟子的“君子所性”,无论在问题意识,抑或思维路向与观点上,张载思想都是对孟子人性论的“接着讲”。 其二,从太虚至善出发,为儒家仁义学说寻找形上学根据。“仁者天之心”,仁是太虚诚德在人道的落实。仁是“事”之本体,人世间的制度与伦理,都必须以仁为体,才获得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仁实际上成为人类文化与制度文明背后隐伏的道德基础、价值依托和人文精神。仁义精神的张扬,实质上是人作为主体性存在的挺立和自由精神的实现。细而论之,本体主体化,儒家为天下立法,才是张载德性本体论的内在旨趣与“本来面目”。儒家一以贯之的王道理想与批判性品格,在张载思想中又一次得到凸显。 来源:《哲学研究》第2017年5期。本转载仅供学术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敬请联系,万分感谢! 欢迎关注@文以传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