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印度也能!印度航天发布载人航天计划,直言要超越中美俄

鉴策史海说社会 2024-11-05 19:13:17

2022年1月17日,印度的“加甘扬”载人航天计划口气可不小,直接叫板中国,号称要弯道超车美俄!

首次发射就要送三位宇航员上天,在400公里轨道上待三天,比当年中美俄的首次载人飞行都“豪横”得多。

然而印度航天计划的“拖延症”可是出了名的,原定2015年载人航天发射成功,如今又再度宣布推迟到2025年。

所以这艘“天空之船”,究竟能否飞上天,还是再次成为一个“印度式笑话”?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印度载人航天计划概述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个怀揣着让印度成为航天强国的梦想,却又经常在现实面前摔跟头的机构。

他们的最新力作,就是“加甘扬”载人航天计划,名字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天空之船”。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端大气上档次?

印度太空舱

这个计划的目标,是让印度成为继中美俄之后,第四个独立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可不是一个小目标,毕竟载人航天是航天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技术难度极高,耗资巨大。

但ISRO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上天”,他们还要“一步登天”。

印度载人火箭示意图

按照他们的设想,首次载人飞行就要玩大的:一次送三名宇航员上天,在400公里高的轨道上停留三天。

就连当年美苏中三大航天强国的首次载人飞行,都只送了一名宇航员,而且飞行时间都比较短。

美国的首飞甚至还没绕地球一圈就回来了,苏联的加加林虽然创造了历史,但也只在天上待了108分钟。

中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也只在轨飞行了21个多小时。

相比之下,印度的计划简直是“出道即巅峰”。

如果真能实现,那印度媒体估计能吹上天,直接宣布印度航天弯道超车,成为宇宙强国。

印度总统莫迪和自家太空舱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ISRO也是下了血本。

他们不仅砸钱研制了“加甘扬”飞船,还斥巨资把四名候选宇航员送到俄罗斯接受了长达13个月的魔鬼训练。

这些来自印度空军的精英飞行员,在俄罗斯学习了航天器操作、太空环境适应、紧急情况处理等一系列技能。

想象一下,一群说着咖喱味英语的印度飞行员,在寒冷的俄罗斯学习航天技术,这画面是不是有点反差萌?

印度太空舱

印度载人航天计划的进展

在硬件方面,ISRO为“加甘扬”计划配备了LVM-3运载火箭,

这可是印度目前最先进的火箭,起飞重量达到64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8吨。

此前LVM-3已经进行了多次成功发射,也算是ISRO的“王牌火箭”了。

早在2007年,印度就用PSLV火箭发射了一个返回舱,测试了返回技术。

2014年,LVM-3首飞时,也搭载了“加甘扬”的乘员舱进行了亚轨道测试。

2023年,印度海军和ISRO还进行了乘员舱的海上回收演练,为宇航员返回地球做准备。

四名宇航员

同年10月,他们又成功测试了飞船的紧急逃逸系统,确保宇航员在发射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逃生。

看起来,ISRO为了“加甘扬”计划做了不少准备,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计划的实施时间却一拖再拖。

最初印度计划在2014年就实现载人航天,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时间被一推再推。

太空舱研究

2024年2月27日,ISRO正式宣布将在2025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

同时他们还公布了四名候选宇航员的名单,并表示将在2024年12月进行无人飞行测试。

然而就在大家翘首以盼的时候,ISRO又宣布,无人飞行测试将推迟到2025年2月至3月进行。

这已经不是印度航天计划第一次推迟了,此前印度的月球探测器也曾多次推迟发射,看来“拖延症”也是印度航天的一大特色。

印度的载人航天多次推延,与自身“拖延症”有关,当然技术上也肯定是落后中美俄的。

印度火箭

印度与中美俄航天技术的对比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稳健。

从1992年项目启动到2003年神舟五号首飞成功,再到如今独立空间站的建成,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而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则像一部充满变数的“连续剧”。

印度火箭

2006年启动,最初预定2014年首飞,之后却不断跳票,至今仍未实现真正的载人飞行。

在航天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测试方面,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前。

都经过了多次无人飞行试验,对各项系统进行充分测试和优化,确保万无一失。

长征系列火箭也经过了长期的研发和改进,可靠性极高。

相比之下,印度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测试,例如2014年的“加甘扬”乘员舱亚轨道测试和2023年的紧急逃逸系统测试。

但测试次数和经验积累明显不足,航天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印度火箭

而谈到航天任务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美俄两国无疑是领跑者。

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到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都展现了他们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深厚功底。

他们进行的太空行走、空间站建设、月球探测等复杂任务,对技术和经验的要求极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印度目前的航天任务,主要集中在探测器发射和卫星发射等方面。

虽然“月船三号”成功登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但任务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还有较大差距。

在航天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方面,中国航天坚持自主创新。

从长征系列火箭到神舟系列飞船,再到天和核心舱,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成果。

而印度的航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支持。

例如宇航员在俄罗斯接受培训,航天测控系统需要美俄的帮助。

而航天技术强大不是像印度一样说说就行的,要知道美国在航天领域投入巨大,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资源保障,能够支持各种大型航天项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俄罗斯作为老牌航天强国,也投入了很多的资源,但与鼎盛时期相比,资金投入有所减少。

而印度在航天项目上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虽然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但与美俄相比仍然有限。

印度秉持着“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但在某些项目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可能会制约其发展。

火箭发射

印度的长远航天规划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ISRO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在2035年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并在2040年实现载人登月。

印度的空间站计划,代号“印度空间站”,计划在2035年左右建成一个小型空间站,重约52吨,可容纳3-4名宇航员。

与国际空间站等大型空间站相比,“印度空间站”的规模要小得多,但对印度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空间站的建设需要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例如大型火箭的研制、空间站舱段的对接技术、长期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等。

至于载人登月计划,需要更强大的运载火箭、更先进的航天器、更可靠的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更精确的导航和着陆技术。

印度专家

以印度目前的航天实力,想要在2040年实现载人登月,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是什么驱动着印度制定如此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追赶中国的心理。

莫迪和印度火箭发射

印度媒体和一些专家经常将中印两国的航天计划进行比较,并认为印度可以复制中国的模式,实现航天领域的“弯道超车”。

例如,《欧亚时报》总编辑尼廷·蒂库就曾表示,印度一直在追赶中国,并且速度相当快。

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印度一定也能在不久后做到同样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中国能,我们也能”的心态,虽然可以激励印度航天发展,但也容易导致盲目乐观和不切实际的目标设定。

毕竟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长期积累。

印度想要在短时间内赶超中国,恐怕并不现实。

印度领导人与太空舱合照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印度航天近年来取得的进步。

在探月方面,印度已经成功实现了探测器登陆月球,成为第四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

在火星探测方面,印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使印度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

火箭建设

这些成就表明,印度航天确实拥有一定的实力和潜力。

但要实现载人航天、建造空间站、载人登月等宏伟目标,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前进的道路上,印度需要克服技术上的瓶颈,加大资金投入,培养更多航天人才,并加强国际合作。

同时印度也需要更加务实地制定航天发展规划,避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太空舱设计

结语

ISRO能否带领印度成为下一个航天强国,我们拭目以待。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的能看到三名印度宇航员乘坐“天空之船”,在太空中留下属于印度的足迹。毕竟,探索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每一个国家的进步,都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息来源

1.中国青年网,2024-03-01,《路线图雄心勃勃,现实中诸多难题,印度载人航天准备好了吗?》

2.齐鲁壹点,2023-10-23,《印度宣布:载人航天计划首次无人测飞成功》

3.环球网,2023-10-23,《英媒:一波三折,印度不载人飞船测试成功》

4.新华网,2018-08-15,《印度宣布到2022年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5.光明网,2023-12-12,《印度欲在2035年建成空间站,“拖延症”或致无法按时完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