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6岁老人闯入县政府,遇阻后竟痛哭道:是毛主席让我来的

才灿看历史 2024-08-01 01:05:07

1950年的冬天,漫天大雪给华夏大地铺盖上了一层厚重的白衣,天寒地冻之际,男女老少纷纷躲在家中“猫冬”,可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却迈着艰难的步子,孤身一人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了湘潭县政府门口。

看着眼前这位衣衫褴褛的老者被冻得瑟瑟发抖,门口的守卫虽然于心不忍,但还是伸手阻拦道:“老同志,这里是县政府大院,您不能进”。

或许是因为身体临近失温的边缘,老人家愣了好大一会儿,才哆哆嗦嗦地开口说道:“就让我进去吧,我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都死了,他们不能白死啊!”

见对方仍旧不依不饶,老人家指了指身后雪地里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脚印,略带哭腔哀求着:“我一把老骨头了,冒着大雪走了几十里山路,摔了不知道多少跤才到这里,你不能让我白来一趟吧”。

闻听此言,原本还竭力阻拦的守卫缓缓缩回了胳膊。

他的余光瞟了一眼远方,雪花仍旧在肆无忌惮地飘零,而老人的肩头也生起一层薄霜。

“唉……那你到值班室烤烤火、等一下吧”。

话音落下,守卫便将老人带进了一旁的值班室,随后冒着风雪朝院中的办公楼走去。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他便兴冲冲地跑了回来,大口喘着粗气说道:“老人家,快进去吧,我们书记等着您嘞”。

此时,担任湘潭县县委书记的正是华国锋,当他见到老人的那一刻,便热情地迎上前去与之握手,并仔细询问起此次前来县政府的缘由。

老人则是颤抖着从大衣口袋里翻找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眼含热泪地哽咽道:“这是……这是毛主席的亲笔信,是他让我来这里的”。

当华国锋接过信件,只是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因为从字迹上不难看出,这的的确确是毛主席的亲笔信。

那么,这位衣衫褴褛的七旬老者究竟是谁?他为何会有毛主席的亲笔信呢?他不顾艰险、冒着风雪赶往县政府,究竟所为何事呢?

而当华国锋在判定信件的真伪之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这位老者名叫李漱清,已经76岁高龄了。

不要看他穿得破破烂烂,放在几十年前,他也是湘潭一带赫赫有名的人物。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从多年以前少年时代的毛主席被迫辍学开始说起。

时间回到1907年,彼时的毛主席已年满14岁,并且在当地的私塾学堂里读了5年书,此时父亲毛贻昌便萌生了让他退学的念头。

毕竟孩子已经长大,有了一身的力气,正好可以帮家里分担一些农活。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毛贻昌的眼中,孩子读上几年私塾,能够识文断字、梳理账目就够用了,没必要再把辛苦钱往学堂里送。

虽然彼时的毛主席十分不情愿,但出于对父亲的尊重、也为了帮家里分担压力,他最终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堂。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毛主席便过上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碌生活,赶上春种、秋收的时候,还要借着月光在田间地头忙活到半夜。

当然,对于读书这件事,毛主席也从来没有懈怠,每当闲暇的时候,他总是会捧着珍藏的书籍翻阅一遍。

此时,一直在外教学的李漱清被族人请回了韶山老家,并委任他为李氏族校的执教先生,正是因为这个经历,让李漱清与少年时代的毛主席相识。

那是1908年的春天,接受过西方新思想熏陶的李漱清决定趁着这个鸟语花香的时节,带着族校学生们外出踏青。

当他们来到一处稻田时,恰巧遇到了正坐在田埂边上看书的毛主席。

他看得极为认真,以至于李漱清来到身后都浑然不知。

而李漱清呢,则笑眯眯地抚着胡子,俯下身轻声问道:“小先生,不知你看的是何书啊?”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深陷书籍之中的毛主席猛地抬起了头,目光则与李漱清温润的眼神撞了个正着。

见对方一身儒生气质,又如此和蔼,毛主席连忙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应道:“这是《资治通鉴》,是我割了两个多月牛草换来的”。

随后,他又有些失落地说道:“只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卷……”

李漱清则点了点头说道:“《资治通鉴》我家中还有几卷,你可以到我家中去看,另外还有许多别的书”。

李漱清之所以邀请毛主席到家中看书,一来是因为他谦逊有礼,二来则是因为被他那股好学的品性所打动。

就这样,毛主席在忙完农活之后,便会小跑着翻过几个山头,到李漱清家中看书。后来李漱清觉得这样极不方便,便允许他将喜欢看的几本书带走,等看完之后再来换其他的书籍。

时间一久,相差20岁的两人成了忘年之交,李漱清也总是会在毛主席面前谈论一些新文化、新思想,成为他人生中重要的引路人。

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当消息传到韶山,激动不已的毛主席当即找到了恩师李漱清辞别。

临别之际,李漱清则特意叮嘱道:“革命道路曲折艰险,要万分保重,我期待着与你再次重逢的那天”。

在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毛主席曾多次回到故乡韶山探亲,而每次归乡他都要特地前去看望李漱清,聊一聊过去一段时间的种种经历。

1925年春天,毛主席因病回到韶山休养,在这期间,他便萌生了革命不仅要从大城市开始,更要放眼于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并第一次提出了农民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于是,毛主席便开始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

当李漱清得知后,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甚至将家中长子李耿侯推荐给了毛主席,帮助他创办夜校以及农民组织。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在湘潭地区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还组建起了湘潭特别区农民协会、以及农民自卫军。

对于李耿侯的付出,毛主席十分感动,在不久之后便介绍他加入了共产党,并推举他担任韶山总支部的负责人。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在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李耿侯带领部队转战湘赣边界的时候,被敌人的大部队包围,不幸中弹牺牲。

也正是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的破坏,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毛主席为了挽救中国革命四处奔走,领导秋收起义后又转战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也渐渐地与李漱清失去了联系。

虽然两人之间的联系中断,但李漱清经过多方打听,还是得知毛主席身在井冈山的消息。

李漱清虽然想与毛主席见面,但考虑到自己年过半百,前去寻他不但帮不上什么忙,恐怕还会成为累赘,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他为了支持革命,还是将膝下的几个儿子、孙子送到了井冈山。

在这其中,二儿子李贡侯在1929年夏天随军进入江西省境内,参加崇义县作战时英勇牺牲;孙子李德深在1928年的耒阳县作战中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李德深正是李耿侯烈士之子。

毛主席对于李漱清另外两个儿孙的牺牲是不知情的,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一次接见老红军代表的宴会上,毛主席才从众人的口中得知了这一噩耗。

毛主席还得知,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高洁傲岸的李漱清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也不禁让他心生愧疚。

于是在1950年11月12日,毛主席给李漱清写了一封信,并特意将一部分稿费夹在信封中,算是帮恩师度过难关。

“漱清先生:李耿侯、李贡侯、李德深三人为革命牺牲,均应发给光荣纪念证件,请持此往湘潭县府洽办为荷”。

那时,李漱清已76岁高龄,已没有那么大的精力继续教书育人,体力活自然也干不了,只能在街边摆上一张桌子,靠给人代写一些书信、或者是抄录一些文稿贴补家用。

当李漱清收到信后,不禁老泪横秋,他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日理万机的毛主席竟然还记得自己。

由于当时已是深冬,湘潭地区一连下了多日的大雪,李漱清本想等过些时日积雪融化后便前往县政府,可鹅毛般的雪花却根本没有要停的意思。

眼见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李漱清的心中焦急如焚,自己的儿子、孙子在革命中牺牲,眼看可以为他们办理烈士证件、证明英烈身份,却被这漫天的飘雪拦住了去路。

最终,李漱清等不及了,他不顾家人的阻拦,小心翼翼地将毛主席的亲笔信折好、揣进大衣里面的口袋里,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走出了家门。

一路上,他不知翻过了多少个山头,在泥泞湿滑的羊肠山路上摔了多少个跟头,终于,湘潭县政府的大院出现在了视线之中。

虽然门口的守卫极力阻拦,但出于同情,他还是帮忙前去通报了一声。

没过多久,李漱清便走进了大院,见到了时任湘潭县委书记华国锋。

他从口袋中翻找出那封信递过去,哽咽着说道:“这是……毛主席的亲笔信,是他让我来这里的”。

而当华国锋看过信中的内容之后,也是不由得吃惊。

他仔细端详着面前的李漱清,想到这位老人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为革命而牺牲,由然生起一股敬佩之意。

“老人家,您先到我的办公室坐一会儿,革命烈士的手续很快办好”。

就这样,李漱清终于完成了心愿,帮助为革命捐躯的儿孙们证明了身份。

在以后的日子里,毛主席对于李漱清及其家人也格外关照,不仅将他的小儿子李介侯接到北京读书,还给他的外孙女宋明找了个半工半读的学校。

1952年,毛主席还特意给身在韶山的堂兄毛宇居写信,由他告知李漱清以及昔日的邻居邹普勋到北京居住一些时日,彼此之间叙叙旧、追忆往昔。

对于这个邀请,李漱清激动不已,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于9月14日和邹普勋启程,经过7天的跋涉来到了北京。

由于当时是凌晨,刚下火车,二人便被接到了中南海丰泽园内,与毛主席共进早餐。

再次见到阔别20多年的恩师,毛主席快步迎了上去,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言语中透露着欣喜:“老先生精神焕发不减当年啊,很好、很好”。

这是李漱清生平第一次来北京,如此大的场面令他有些拘束,在听到毛主席的称赞后有些木然地回应道:“当年跟你在一起,我还侃侃而谈,现如今咋……咋有些慌张呢”。

而毛主席则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您是我的恩师,又是老熟人,放松一些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毛主席陪同李漱清等人参观了中南海,由于工作的原因,他还特意派人带着恩师游览了京津一带的众多名胜古迹。

不久之后的国庆典礼上,李漱清更是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李漱清放心不下家人,便提出想回韶山。

听说恩师要走,毛主席特意用自己的津贴购置了一些礼物,并且在临行前再三叮嘱道:“您一定要保重身体,等过段时间,我再把您和家里人都接来北京”。

而李漱清也笑着应和道:“咱们一言为定”。

由于李漱清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已经不适合长途跋涉,带着家人去北京的事也只能一拖再拖。

直到1957年,李漱清因病去世,这个约定也没能实现。

毛主席在得知这一噩耗后,脸上满是悲痛和遗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叹息道:“我应该早一些与他联系的,趁着他的身体还好一些,让他多来北京住些时日”。

这或许是毛主席心中的一大遗憾。

0 阅读: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