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老年人的头号杀手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老年人中每10个人中有3-4个发生过跌倒,而且跌倒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可高达50%。65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发生率为58.03/10万,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性死因,可称之为“头号杀手”。
跌倒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老年人往往患有骨质疏松症,跌倒时极易发生骨折,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丧失活动能力,甚至出现多种并发症,最终夺去老人生命,因此常把老年人跌倒所致的骨折比作是“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因此深度认识老年人跌倒,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01、老年人易发生跌倒的原因
生理因素:
1.身体机能衰退:老年人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下降、平衡感变差。
2.视力、听力减退:老年人看东西不清晰,难以准确判断环境和障碍物。同时老年人对周围声音的感知能力降低,影响对危险的察觉。
3.心血管问题: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可能导致头晕、乏力而增加跌倒风险。
病理因素:
1.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等影响肢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2.骨骼疾病:骨质疏松使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增加跌倒后损伤程度。
3.慢性疾病:糖尿病等可能导致末梢神经病变,影响脚部感觉。
4.认知功能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减弱。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如精神类药物、心血管类药物、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镇痛药、抗帕金森药物等。
环境因素:
地面湿滑、光线昏暗、物品摆放杂乱等不安全的居住环境增加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
02、老年人易发生跌倒的场景
浴室、厨房:地面湿滑,有油,缺乏防滑垫或扶手,容易导致跌倒。
楼梯:台阶高度不一致、照明不足或扶手不稳固。
卧室:夜间起床时,照明不够,被杂物绊倒。
服药后半小时:服用某些药物后,老年人的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可能受到影响,增加跌倒风险。
公园或广场:上下台阶时未注意,或者在锻炼时动作不当。
上下车时:车辆未停稳,或上下车时步伐不稳。
03、口腔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
1.改善居家环境
保持室内地面干燥、整洁,及时清理杂物和积水。为卫生间、浴室安装防滑地砖,并放置防滑垫。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尤其是通道和楼梯处。在卧室、浴室和走廊安装扶手。
2.选择合适的鞋子
老年人应穿着合脚、防滑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于光滑的鞋。
3.起床牢记“三部曲”
起床注意“3个30秒”:醒来后,先在床上躺30秒,再在床上坐30秒,再在床边坐30秒,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在保证大脑供血充足的情况下活动,避免体位突然改变引起头晕。
4.加强锻炼
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灵活性。
5.定期体检
治疗和控制可能影响平衡和步态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眼部疾病等。
6.正确用药
按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7.外出注意安全
老年人外出时使用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上下楼梯时要抓稳扶手。
8.加强照顾
对于行动不便或独居的老年人,家人或护理人员应加强照顾和关注。
9.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了解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10.加强饮食
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谷物、蛋白质、蔬果能够很好地帮助老年人维持肌力、改善骨质疏松从而预防跌倒
11. 进行合理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 mg,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 mg。维生素D老年人推荐剂量为每天400~800 IU。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 IU。目前老年人从食物中摄取的量远远不足,所以更需要进行额外补充。
04、发生跌倒时老年人该怎么办
1、在老年人摔倒时,需保护头、胸肌和腹部。当不可避免跌倒时,建议用手撑地,减缓跌倒的冲击并防止重要部位受伤,避免手腕受伤处理相对简单。
2、摔倒后不要立即起来。一般情况下,若摔倒了不要惊慌,先自我评估是否受伤以及肢体是否可动,如能活动立即打电话通知家人或打120。如有活动限制应停止活动,不要急着起身,先在原地高声呼喊引起他人注意并寻求帮助。若难以言语,可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引起关注。
3、摔倒后起身方法
(1)趴在地上如何起身:不要急着起身,若趴在地上可借助周围的墙壁、椅子或栏杆慢慢站起,然后站立片刻观察是否头晕或肢体疼痛。如有不适应通知家人或在他人协助下前往医院检查。
(2)背部着地如何起身:若是背部着地,应弯曲双腿滑至放有毯子或垫子的椅子或床边,然后舒适地平躺。休息片刻后,身体准备充分时,尽力翻身到俯卧位。双手撑地,抬起臀部,弯曲膝关节靠近支撑物,缓慢起身。站立后休息片刻,及时告知家人摔倒的情况。
来源:新桥医院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