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打骂孩子,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老话题。
在很多人看来,孩子不听话,不采用打骂的方式是很难取得管教的效果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类所谓的“古训”更是被很多家长奉为家庭教育的良方,以“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动辄对孩子进行打骂教育,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做法或许能有一时的效果,却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经常打骂孩子,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毫不避讳的说,我就是一个从小被打骂的比较多的类型,这些年也接触过一些有同类遭遇的成年人和喜欢打骂孩子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容易自卑、自暴自弃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往往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即便是原本比较优秀的孩子,在长期处于打骂训斥的家庭环境下,也容易变得自暴自弃起来。
我的一位表哥就是这样的情况,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还是班干部,但是从小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很苛刻,而且总是强行将意愿要求强加在他的身上,一旦表现不如预期,就很容易遭受到他妈妈的批评、嘲讽、斥责和打骂,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初中之后,原本成绩不错的表哥开始学坏,打架、逃学,受到打骂的次数越来越多,却一直没有改变他,从此一路走向歧途,后来因为犯了罪,坐了两次牢。
有很多年少时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即便没有走上犯罪的道路,也普遍会表现出自信心不足、自我怀疑的特质。
二、容易脾气暴躁
我本人就是这类特征比较明显的类型,因为小时候父母在进行管教的时候,相对比较粗暴,挨打挨骂是常有的事情,甚至会有一些现在看来侮辱人格的遭遇,这些经历让我在成年之后的脾气性格变得相对暴躁起来,工作中对于下属表现不佳的地方会不受控制的横加指责和训斥,孩子表现不如预期的时候,容易发火,甚至开车在路上也很容易路怒跟别人怼上。这样的性格,在这几年反思之后才意识到,跟我在年少时期所经历的家庭教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正因为此,我才开始学习克制自己的脾气,调整心态,让自己所经历的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的作用尽量降低。
三、缺乏幸福感,对亲情的认同度不高
长期处于打骂等家暴环境下的孩子,很难对父母亲人保持足够的依恋和信赖之情,尤其是在反复面对父母暴怒的情绪下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容易对父母亲情产生怀疑、厌倦和陌生感,产生排斥的情绪,进而对其未来的人生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有不少这种童年经历的人,在成年后,对父母的感情淡薄,认同度低,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对家庭的依恋情绪也不高,严重影响夫妻关系和亲子感情。
四、传承负面情绪,影响下一代
经历过打骂、棍棒教育的人,会从内心深处建立一种认知模型:“父母怎么教育我的,我就应该怎么教育孩子。”,这样就会建立一个恶性循环,从小经受过的打骂,自己是这么过来的,那么自己的孩子也理应经受同样的教育模式,这样一种价值观,会将棍棒教育、屈辱意识作为一种遗传基因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贻害子孙后代。
为什么家长会热衷于棍棒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很多父母热衷于采用打骂、训斥、羞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哭闹,表现不如家长预期,陪孩子写作业等时候,这种问题尤为明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家长热衷于棍棒教育呢?
一、对教育工作的懒惰情绪
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除了需要父母投入足够的爱心、耐心之外,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育儿、教育的知识,了解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身心需求,但是客观的说,没有谁天生就懂得做父母,有些家长觉得教育孩子太辛苦了,不愿意花心思投入进去,干脆采取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其实质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的懒惰和不作为。
二、迷信教条式的教育方式
迷信教条式的教育方式,迷信哪些虎妈虎爸的成功个案,并以此奉为金科玉律,也是不少家长喜欢干的事情。尤其是对所谓传统文化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类所谓的“古训”的迷信,导致很多家长简单的认为,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努力,使劲揍、使劲骂就好了,孩子一定会知耻而后勇的,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只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予致命的打击。
三、不善于控制情绪,喜欢迁怒
情绪控制是很多成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尤其是在遇到工作不顺心、家庭不和睦、过度疲惫、工作压力大等问题的时候,容易积累负面情绪,当孩子出了一些小问题的时候,不少家长喜欢借着这种时候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迁怒于孩子,对孩子进行无端的指责和打骂,这种不成熟的做法,会引起孩子的厌恶和反感。
四、原生家庭的“遗传”因素
很多热衷于打骂孩子的家长,往往有一个被频繁打骂、羞辱的童年时光,这种原生家庭传承下来的“基因”,会深深的烙印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变成他们的一种习惯认知,如果不懂得反省自我和原生家庭的问题,不能进行自我改善和突破的话,往往会选择接受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将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继续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怎么做,才是更好的管教方式?其实,打骂教育一定是最差劲的管教方式,而且这种教育方式,会随着孩子年龄和自我意识的成长,人格的独立,变得越来越没有效果和约束力。
当孩子出现过错的时候,当你想要惩罚孩子的时候,如果你要想让孩子遵守规则、激发内在驱动力、变得更加优秀,通过以下这些做法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建立规则,带头遵守规则
管教孩子,实质上是一个建立规则、遵守规则的过程,作为父母,要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因为规则不清、执行标准不一致、奖惩不明的原因导致的,因此,父母要跟孩子就日常行为规范一起商定共同认可的规则,不管是看电视、玩游戏、学习还是其他活动,一旦建立了规则,就要一起监督执行,让规则意识深入孩子的内心。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千万不要自己玩着手机,却要求孩子努力学习。
二、保持一致的原则性和尺度,态度温和而坚定
对孩子的管教,最忌讳一时松一时紧,爸爸妈妈要求严格,爷爷奶奶放纵纵容,一定要在关键性的原则问题上保持足够的一致性,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底线和标准,无论孩子如何央求、哭闹,都要保持坚定而温和的态度。
三、用剥夺“好处”的方式进行惩戒
如果孩子出现犯错的情况,尤其是重复犯的错,家长可以通过剥夺孩子的某些“权利”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惩戒,比如取消孩子看动画片的权益三天的时间,禁止使用手机一个月,取消一个月的零花钱等,让孩子失去一些原本可以得到的和关注的利益,会让孩子更深刻的体会到这种惩罚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不便,也更能够加深孩子的记忆。
四、鼓励孩子的优点和积极的表现
惩罚孩子不是目的,作为父母,真正要做的是激发孩子的热情和正向的积极性,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值得鼓励的表现,比如说孩子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写作业的时候更专注了,知道进行复习和错题检查了,类似这样的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应该及时的鼓励,让孩子认识到,积极努力的投入,就能够得到认可和褒奖。
五、就事论事,不给孩子贴标签
批评孩子,最忌讳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作为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要求,千万不要责骂孩子“蠢”、“不要脸”等说法,这种贴标签的做法,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后果。
说在最后的话: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年龄多么小、多么的不成熟,孩子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采用打骂和棍棒教育的方式,只会摧毁孩子幼小的心灵,无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放弃粗暴的打骂教育方式,是每一个还在这么做的父母首要解决的问题,别让你自己的错误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