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传统节日十三首代表诗词,人间万象尽藏于此

呵呵呵文化 2024-03-13 02:27:00

本文约80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除夕等十五个节日。

这些节日是中国文化凝聚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沉淀的过程。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演变中,朝代更迭,社会变迁,对自然的敬畏,对未知的恐惧,对美好的追求,逐渐凝聚成了今天的十五个传统节日。

十五个节日中,主题各不同,有祭祀,有庆祝,有思念,有表白。除了节日中的传统仪式外,中国的文人们往往会因节日而触媒,写下他们的诗篇。

这些节日的诗篇,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细细读来,道尽了人间悲欢离合,写尽了世间森罗万象……

一、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辞旧迎新

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王安石上任参知政事,提议设置三司条例司,同年正式开始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

同年除夕这一天,看到千家万户都在喜气洋洋的准备过新年,想到变法终于开始,新年新气象,王安石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元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文乃是诗人心声。为了改变北宋常年积弱积贫的状况,王安石一生的夙愿终于在这一年开始,变法伊始,革除旧政,新政实行,当然希望有一个好的开端。

新法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变法,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历史上每一次变法,那都是血腥的战争,王安石变法也不例外。变法开始,无数的朝廷大臣和贵族拼死反对,为了能变法,诗人置生死于度外,自然也希望能够尽快摆脱这些障碍,新的一年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

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强大的自信,他非常坚定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也相信在他的坚持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和朝臣会支持他,加入变法的队伍,共同开创大宋王朝的繁荣。

图1 元日

二、元宵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人生意境

稼轩《青玉案》一出,元宵节诗词皆可废。

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辛弃疾因滁州功绩,升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后为叶衡推荐,接连提升。虽然政运亨通,辛弃疾心中还我河山,抗金复国的雄才大略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这一年的元宵佳节,南宋繁华远胜于往昔,同在歌舞升平中的辛弃疾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的上半阙完全是描绘元宵节当夜歌舞升平的绮丽景象。

“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玉壶”、“鱼龙舞”,这些琳琅满目的繁华景象让人应接不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都走出家门,欢度这个普天同庆的美好节日。

这一年,南宋虽然积贫积弱,但城市繁华却一时无二。

在这样无限风光,无限繁华的世界中,到底蕴含了什么?

词的下半阙给出了答案。

一开始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美人,“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按理说,这样繁华的街上,应该有很多这样雾鬓云鬟,袅袅婷婷的美女。词人一眼看中的这个美女一定与众不同,是非常符合他平日里审美标准,甚至是日思夜想的。

只是看到了她一眼,随后就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词人“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踪影难觅,已经绝望的时候,突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绝望的时候,发现她的一瞬间,是永恒。

那个瞬间是人生精华凝结的精彩,是悲喜莫名的交加。

那些“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玉壶”、“鱼龙舞”,林林总总,表面上繁华的一切都是这一瞬间的背景。

这个美人到底是谁?她就是词人自己,或者说是词人心底一直的渴望—还我河山的壮志理想。

找寻了半生的理想,却在不经意处,一个灯火暗淡依稀的地方发现了她。“美人”意象的复杂性造就了整首词的内涵的复杂性,整首词的主旨及意蕴亦由此而得到升华。这种复杂性尤其体现在末句的“灯火阑珊处”上。

阑珊的灯火恰表明了词人心中的孤寂及其所处政治环境的阴暗。

阑珊的灯火是词人还我河山的理想,南宋的汴州远不如临安繁华,然而如何破落,词人也不忍去想,不愿去写,便只说是灯火阑珊,却更添了一缕凄然之感,而临安的灯再亮也照不到旧都汴京,南宋的繁华说到底不过是虚假的偏安罢了,整个中原地区更不知有多少人在金兵的蹂躏下苦苦挣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为最高境界。不光在辛弃疾的心中,他的理想如此,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图2 元夕

三、寒食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之不可言传

盛极一时的“飞花令”即源于此诗。

唐天宝期间,韩翃一度羁滞长安,他虽有才名,却仕途不顺,这一日正是寒食节,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寒食》。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一、二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语出清新,非常自然的语调描绘出了春日里长安城花团锦簇、祥和安宁的景象。

“无处不飞花”,简单的五个字,给人无限想象。寒食节已是暮春,袅袅春风下,柳絮飞舞,繁花似锦,长安城春意盎然。“东风御柳斜”,五个字特取了春日里的一个片段,柔软如丝的柳枝在轻柔的春风下,随风摇曳。正是寒食日有折柳插门的习俗,所以特别写到柳。

前两句诗人用清新疏朗的笔触,勾出皇城风拂御柳的淡雅画面,不着痕迹地烘托出京城的繁华景象和皇家的富贵气象。

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只有得到皇帝的许可,才可以点火。

写赐火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内侍奉旨传送烛火的动态,而且意味着按照次第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之森严。“轻烟散入五侯家”,与上句连贯而下,由“汉宫”进而演变成为“五侯家”的特写镜头,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

“轻烟散入”紧扣“传蜡烛”而来,并在字面上与“飞”、“斜”照应,描绘出“五侯家”烛烟轻绕、袅袅飘散的迷人景象。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足以令人想见内侍代皇帝赐火而走马传烛、逐一送到“五侯家”的生动画面,至于“五侯家”如何感激浩荡皇恩,又如何烛照如昼、富丽堂皇,都在不写之中。同时,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

首先,风光无处不同,家家禁火而汉宫传烛独异,这本身已包含着特权的意味。进而,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五侯”之家。诗中以汉代唐,其实是唐代诗人的惯用手法,同时也已暗寓讽喻之情。

四、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凄冷料峭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时任池州(今安徽池州市)刺史的杜牧,在当年的那个清明节,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的早春时节,花红柳绿,春光明媚,而往往也就是在这样的春天里,清明时节的突如其来的春雨,给春光增添了一份陡峭的寒意。

“纷纷”,纷纷扬扬的大雪最为常见,但是,如果形容雨,夏天是疾风暴雨,秋天是淅淅沥沥,只有春天密集的细雨,才会让人感觉到“纷纷”。

“行人欲断魂”,能让人“如断魂”的春雨,再结合上句的“纷纷”,清明节对亲人的怀念,对羁旅的哀愁,加上这阵“纷纷”的春雨,就可以如临其境的感受到,这是一场料峭的春寒。

全诗的前两句就是有场景有声音有沉浸的背景,后两句就是近在咫尺的话剧和电影主演出场。“借问”,“遥指”,无声的背景中,突然有了画外音和动作,如果镜头一转,是不是还应该有更庞大的清明春雨图?

诗在此处顿住,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谢枋得在《千家诗》评价道:“此清明遇雨而作也。游人遇雨,巾履沾湿,行倦而兴败矣。神魂散乱,思入酒家暂息而未能也。故见牧童而同酒家,遥望杏花深处而指示之也。”

凄冷料峭的清明春雨中,慌乱的行人顺着牧童的手指处,也许看到了远处杏花村中草木半遮半掩,挑出来的酒幌子。

五、端午节-“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之时光浮华

某日端午节,年逾花甲的唐代诗人殷尧藩,写下了这篇《七律·端午》。

七律·端午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殷尧藩是唐代诗人,早年贫困失意,中进士后,为长乐县令,多有政绩。与韦应物为好友,其诗受白居易多称赞。

殷尧藩好山水,尝曰:“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

这首《七律·端午》是殷尧藩的代表作,也是其唯一入选《全唐诗》的诗篇。

端午节应季诗文众多,其中也不乏名家名作,如杜甫的《端午日赐衣》,苏轼的《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浣溪沙·端午》多首,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文天祥的《端午即事》,贾岛的《寄朱锡珪》,汤显祖的《午日处州禁竞渡》……

但是,众多端午节诗文逐一品读下来,还是殷尧藩的《七律·端午》独占鳌头。

这首诗写于作者花甲时期,那个时候已是晚唐,宦官与藩镇冲突日益酝酿,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看透一切,选择隐居。

年轻时候对功名的渴望,对佳节的喜爱,现在看来已经是过眼云烟。

这种危机环生的大环境下,年迈睿智的作者透过端午节的表面浮华,看到的是背后的空虚、无奈和危机。所以,作者最后发出不管圣贤还是愚民,时光易逝,流芳者几人的感慨。

不禁让人联想到王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的名句,让全诗一下子上升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看似稍显消极,其实却是对人生对宇宙的深思。

六、七夕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之爱情永恒

公元1096年(绍圣三年),四十七岁的秦观被贬谪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取道长沙的时候,结识了当地一位歌女,临别之际,答应秦观北归时重逢,谁知,秦观竟然在放还北归的途中,广西滕州(今广西省梧州市)中暑而死。此歌女闻讯,行数百里为秦观吊孝,哀恸而死。

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七夕,秦观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片刻胜于永久。

刻骨铭心的一次相会,即使是以后远隔千里,也远胜过卿卿我我的低俗爱情。

只要是真心相爱,哪怕天各一方,聚少离多,也远胜过庸俗的朝夕相伴。

这是秦观的爱情观,当然,也充满了无奈,乃无奈之语。世人颇多冷眼,却无妨本词成为千古绝唱。

许宝善在《自怡轩词选》评价道:“七夕词以此为最,以其本色耳。”

也许,有一种陪伴,叫做,江山相隔,心在身边。

七、中元节-“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之梦里迷情

唐某一年的中元日,李商隐写下了自己与女冠的一段扑朔迷离的恋情,就是这篇《中元作》。

中元作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诗的首联写中元节寺观法会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借此与女冠幽会的情景。 “回”,即朝拜归来。归来后他去做什么,诗人有意含蓄其词。但联系下文可知,他是悄悄地寻找那个在七夕一见钟情的美丽女冠幽会去了。正当人们热衷于法会之时,这一对“学仙入道”的青年男女却不顾封建礼教和道家清规戒律的约束热烈地追求爱情。这是一种大胆的叛逆行为。诗人之所以用暗示的笔法,是有其苦衷的。

颔联运用两个有关爱情婚姻的典故,暗写在节日盛会之际,二人虽然甜蜜地幽会并互赠信物以定情,但因女子既为入道之人,终竟不能成婚。“羊权”、“温峤”,都是诗人自况 “虽得”而“终虚”,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凄楚、怨愤。

颈联借用两个人神恋爱的典故,写自己为女冠的姿慧深情而神魂颠倒。这两句写思念观中女冠,为之梦魂颠倒,同这首诗的颈联意蕴相近,都切合女冠身份和玉阳境地。句中的“花开”、“雨过”,既借用典故。字面,又实写景物,借以暗示,烘托诗人内心情思,非常耐人寻味。

尾联写他希望能与女冠永结琴瑟之好的心愿。诗人是直用《离骚》句意,将有娀女喻意中人,意为“我”和有娀女相隔既近,连遥远的神山仙女都可以请青雀传递情书。而“我”偏偏错请鸩鸟为媒,它竟然从中加以破坏,把“我”的美满姻缘拆散了。这样解释,则以一种惋惜、悔恨和伤叹作结,强调这种违犯礼法的爱情的悲剧结局,也可通。

本诗驰骋于天上人间,把美丽的神话传说、历史掌故、前人诗意同现实生活、自然景物、恋爱隐秘交融在一起,从而使这首诗的意象和意境富于暗示、隐喻和象征意蕴,有一种深情绵邈、哀感顽艳的风格,但也带来了诗意的恍惚闪烁、捉摸不定的缺点。也符合李商隐一贯的风格。

八、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人与月的对话

南宋文学家胡仔和当今学者康震曾评价说,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古今中秋诗词尽废,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中秋诗词流传至今几千首,中间不乏与苏轼相提并论的名人大家,为什么苏轼的《水调歌头》能千万军中独占鳌头?

写尽了古今文人的理想和不得志,写尽了古今两地之人的相思和寄托,写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道出了人生和宇宙的意义。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外放到密州(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做知州。对当时时局的不满,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的思念,中秋节那一天,苏轼望月思人,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开篇,就是词人与天地的对话,与明月的对话,表达了词人以清影为伴,虽向往天上宫阙,却又留恋人间。

词人现实中虽然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外放到密州,处于人生低谷,但是,把酒问天的豪迈,处处透露出词人的高贵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逆旅但又旷达的心态。

下阕更是把望月抒怀的用意上升到天地宇宙之间,两地的思念,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正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显示出词人构思奇巧,豪迈旷达的境界。

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评价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道:“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在人生低谷中,词人既向往天上的自由和浪漫,要乘风归去,又及时反省,恐天上高处不胜寒,还是眷恋人间,不畏艰险,继续自己的理想。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几者兼具,方见千古绝唱。

这首词亦如此。中秋之月,不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更是“大醉”后,对人生的遣怀之作,伫兴之作。

图3 中秋

九、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朴实纯真

少年成名的王维来到京城很早就独自一人徘徊于长安和洛阳之间,正如那些数不清的读书人一样。当时交通、经济的不发达,几千公里外的他乡完全就是一切都不同的异域。

在这种情况下,年少的王维在重阳节这种触媒之下,于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在他乡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注:这首诗写于哪一年,说法不一。按照《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赠秘书监。”

按照这个时间推算,上元初年是公元760年,王维当年六十一岁,那王维出生时间应该是公元699年,这首诗自注“时年十七”,可见当时王维十七岁,那么他十七岁应该是公元716年,所以这首诗写于公元716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能打动人的,往往是最朴素的,感情的传递也是这样。

“异乡”、“异客”比起“他乡”、“他客”这种孤独、飘零的感觉要更为强烈。古时十七岁的一个人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越是繁华的大都市,越是觉得自己孤零,也许正是这样,在重阳佳节这一天,王维的孤独、担忧等等情感突然都化作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喷薄而出但又化作最朴素的诗句,平淡而感人至深。

后两句别出心裁,不直接写自己的思念,反而写他乡的兄弟们登高怀念自己,更衬托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这种最直接的表达,最朴素的语言,才是最真情的思念,所谓“大巧不工”就是这个道理。

刘宏煦在《唐诗真趣编》评价道:“从对面说来,己之情自已,此避实击虚法。起二语拙,直是童年之作。”

十、下元节-“坐觉飞霜明瓦屋,天如寒鉴月如冰”之春日浪漫

这一年的下元节,寒冬料峭,朱之才直言犯忌,被罢黜,独坐家中,写下《十月十五日夜作连珠诗》。

十月十五日夜作连珠诗四首·其一

披衣开户几宵兴,永夜无眠魂九升。

坐觉飞霜明瓦屋,天如寒鉴月如冰。

下元节这一天是祭神祭祖之日。

诗人在下元节这一夜独坐屋中,披衣下地,打开门,连着几晚都是这样,一夜无眠。

突然满天飞霜而至,屋里屋外一片透亮,寒冬的天就像冰冷的镜子一样,半空中的一轮明月也如冰玉一般。

下元节本已是初冬,寒霜而至,天寒地冻,正如诗人的心情一样,一冷如斯。

十一、冬至节-“钟声出远林,雁阵横残月”之问道自然

何谓冬至?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但是在古代,这是一种难以解释的神秘自然现象。

僧人释慧空住在福州雪峰寺,冬至这一日,写下这首诗。

冬至

冬后一阳生,东君曾未睹。百草总不知,梅花先漏泄。

钟声出远林,雁阵横残月。更拟问如何,弄巧翻成拙。

这首诗其实是诗人看到冬至的场景,探讨为什么会有冬至?怎么才能准确的知道冬至的来临。

深奥难解的天文学,诗人自然是不知道的。那么,从梅花的盛开可以看出冬至的降临。而且,这一天,大雁总是排成长阵飞过,天上一弯残月如钩。

以上,就是诗人看到的冬至来临的前兆,这是天地之间的机缘巧合,如果再问其中机巧,那就不如藏拙了。

十二、腊八节-“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之灯火闲坐

清朝诗人张问陶生于1764年,卒于1814年,在他的生涯中,唯一的一个丁未年就是公元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这一年,他在成都乡试,并且在成都第二次结婚,回了一次家乡遂宁。

本诗应该写于公元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这一年的腊八节,诗人在京师(今北京市)考中举人,住在京师。本诗的标题就是纪念去年腊八节。

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

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本诗前四句都是在回忆去年腊八节的时候,自己在家乡和兄弟情人们共度佳节的场景,亲人温情,是最美好的会议。

后四句是说今年的腊八节,也就是现在,自己喝了一碗腊八粥之后,思乡之情更是无法抑制,以至于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梦里回到了家乡,家乡还是那样的温情,一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共度佳节。

少年就被称为“青莲再世”的张问陶,存诗3500余首。被誉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这首诗也是体现了他一贯的诗文风格,言简意赅,浅显易懂,但是字里行间是浓浓的情感。

十三、除夕节-“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之岁月可亲

晚清光绪年间的某一个除夕夜,已经赋闲在家的李慈铭和家人度过了一个平淡而又幸福的节日,这一天,李慈铭有感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翠柏红梅之间,家人围炉而坐,一起吃年夜饭。烛光下,一家人团圆,无比的温馨欢乐。

自己写春联,寓意祛除百病,辞旧迎新,也正是自己赋闲,不掌政务,才能安享这样闲适温馨的团圆之乐。

屠苏酒喝罢,待酒醒已经是三更时分,再过一两个时辰,外边雄鸡一唱,自己又虚长一岁,算来已经是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诗人这首词反映的正是一个普通人家,一个普通人最普通的过年景象,团圆家宴,贴春联,喝屠苏酒,也许最好的光阴就在这最普通的家常中,在这平淡的岁月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