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原检测千亿市场“开闸放水”,都有谁来分食?

恨寒聊财经 2023-01-14 20:41:02

“第一次新冠检测,竟是自己捅自己的鼻子。”

上周末,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获批上市,一些网友或出于猎奇,或有需求,纷纷开始了尝鲜。

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公布《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加之近期多地疫情爆发,国家决定在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增加抗原自测作为补充,一条新的防疫链路正在形成。

图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受此影响,上周五(3月11日),Wind新冠肺炎检测指数大涨8.16%,相关个股也迎来了一波暴涨。此外,有券商研报预计国内新冠抗原自检试剂盒市场单月规模有望达177-266亿元,按此计算,一年的市场规模或超一千亿元。

那么,千亿的市场蛋糕都有谁来分食?这波红利又将持续多久?

厂商也怕“内卷”,率先上市至关重要

一纸文件诞生千亿市场,对于投资者而言,谁能分食才是最切实的话题。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包括试剂、包装等原材料厂商,中游则为抗原检测试剂生产厂商以及下游零售终端都会获益。但整体而言,因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更为激烈。

在新冠抗原居家自测政策落地之后,接连两天内,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批准南京诺唯赞、北京金沃夫、深圳华大因源、广州万孚生物、北京华科泰生物的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随后,又批准了北京万泰生物、北京热景生物、天津博奥赛斯生物、重庆明道捷测生物和北京乐普诊断5家新冠抗原产品的注册申请。自此,在国内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一时间,市面上就有10款试剂,分摊到各家身上又将有多少份额?其实,这些厂商也怕“内卷”,毕竟,谁能第一个“吃螃蟹”,率先获批上市至关重要。一方面,抗原检测产品的技术壁垒并不高,短期内各家以获批时间和供应能力两个方面凸显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抗原检测仅作为补充手段,入场顺序注定了谁能拔得头筹。

而在零售终端,则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流通渠道。一般而言,药店龙头企业因其具备全国门店分布广泛优势,其规模效应更易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比如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等。但据第一财经报道,老百姓分销的抗原检测试剂可能会推迟上架,一方面是部分地区的药房还需要新建目录、上级审批方可入库,一方面是有的药店仍在办理销售此类产品资质。

图为网友购买的抗原自测试剂盒

反观线上,1药网、美团买药、天猫等医药电商也开始洽谈抢购上架,这也意味着只要线上开售,线下零售份额也将会进一步压缩。

不难看出,不论是生产端还是销售端,有序按时入场抢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将是未来市场空间浮动的关键要素

尽管不少业内人士普遍乐观预估抗原检测未来市场空间,但仍有不确认因素存在。

就目前发布的政策看,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仅作为补充手段,并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旨在提升“早发现”能力。

但现实情况是,居民在跨省活动、大型活动参与等生活场景中仍然需要核酸证明,导致抗原检测日常使用频次降低。如若仅在疫情出现时,居民才有购买需求,或是企业、政府统一采用,都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反观海外自检市场,很早就开始使用抗原自测方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国内,每当出现零星病例,采用大规模核酸检测,成本也高,此种打法是无穷尽的。那么,这就要看国家放开抗原检测的政策的尺度开得多大,不过如何有效衔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探索和观察。

此外,价格也是市场客观因素。不少网友表示,价格还是有点小贵,与核酸检测相比,缺乏证明力度,性价比并不高。

《方案》也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抗原检测试剂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可通过省级集中招采,不断降低检测试剂价格,减轻检测费用负担。那么,这也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毛利或将受到影响。

总体来看,国内逐步放开抗原检测市场也是未来检测标准松弛的征兆,这对抗原检测生产厂商是利好的,但若要拔得头筹,还得比拼上市时间。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