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国考古有了重大发现!白鹿原上的江村大墓经证实是汉文帝霸陵,出土了不少宝贝。
说到汉文帝,可能很多朋友觉得陌生。在历史课本上,也不过上提了一句“文景之治”,文帝远不如他的父亲刘邦,孙子汉武帝有名。
作为一位太平盛世之主,第三代汉皇,他真的那么平凡吗,今天我来和大家聊聊汉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汉文帝的烦恼:天上掉下来一个皇帝位子,你坐不坐?话说高祖刘邦死后,他老婆吕后的亲戚们(叫作诸吕)和汉初功臣分成两派,激烈争斗。
最后,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派赢了。
他们就琢磨,找哪个姓刘的小子来做皇帝合适?
脾气太差不行,外戚太强不行,和吕后有恩义瓜葛更不行,盘来盘去,还是刘恒吧!
这个刘恒,也是刘邦的儿子。当时他在代国做王,虽然是做王,生活却很清苦。
代国的位置,大约就在今天山西北部一带,接近内蒙古。这地方和草原匈奴很近,经常被骚扰,显然不是什么富庶之地。
他妈妈薄氏,是刘邦失宠的妃子,反而因祸得福,免遭嫉妒狂魔吕后的毒手。
少年刘恒生活简朴,与百姓一起劳动,很亲民,并没有王族高高在上的派头。
这天,京城信史来请他去做皇帝,此去祸福难料。刘恒犹豫再三,大着胆子去了。
这一去,就是二十四年。
当人生遇到机遇时,不要犹豫,不要怀疑,勇敢地抓住它,也许就是个皇帝位子呢。
那么汉文帝到底是怎样的人?不妨从五个角度去看。
孝顺的汉文帝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则“亲尝汤药”的故事。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生病三年,汉文帝尽心服侍,端给母亲的中药,他总要自己先尝尝是不是太烫。
项维仁绘画
虽然这个故事细节难免会有夸张之处,但汉文帝对母亲的孝心是有目共睹的。
节俭的汉文帝汉文帝一生节俭,窦皇后也是苦出身,在她的劝说下,汉文帝颁布法令救济孤寡困难的老人。
汉文帝和窦皇后
百姓很感激,凑钱送了他一匹千里马。
汉文帝说:“我每天巡游不过五十里,行军不过三十里,骑上千里马又能去哪儿呢?”
他让人把马送回去,还给送马的人报销路费。不得不说他的逻辑很严密,顺手又增加了自己的德望。
有人建议他造个露台,在露台上可以吹吹风,看看风景。
汉文帝又拒绝了:“造露台多贵啊,起码要花百金,等于十户中产的家财了,我能有幸住在先帝未央宫,已经非常满足了,请勿多言!”
未央宫中的用品上也做到了极简,宫里的丝绸只能用来庆典,上上下下平时都穿粗布衣服,下摆并不垂到地面,帐幕都不能绣边。
汉文帝修自己的霸陵,都用的瓦器,没有金银铜金属来修饰,也不盖顶上的覆土,就是为了不给百姓造成负担。所以前些天我们看到霸陵中有的只是些陶俑,而且由于没有覆土做顶,他的陵墓位置难辨,直到最近才确定下来。
《史记·孝文帝本纪》如是记载: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仁德的汉文帝汉文帝宅心仁厚,这是无疑的,从他对兄弟诸王和百姓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当初,文帝受功臣拥立,地位来的不是那么顺理成章,他总怕兄弟子侄、地方王势力不服,那些人偶有越轨行为,他都是不计较,不责备,能忍让就忍让。
南越王赵佗想要造反自立,汉文帝派出陆贾带去礼物,好言劝说一通。
赵佗回赠礼物
赵佗见皇帝这样宽宏大量,也觉有些羞愧,也就收起反叛之心,并回赠白壁、翠鸟、犀牛角等特产。这是以德服人的好例子,但更多发生的,还是姑息养奸造成的悲剧。
刘长总是对文帝心怀愤恨,文帝以德报怨
文帝弟弟淮南王刘长,他明目张胆当街杀死仇人,文帝并不追责。姑息养奸,刘长后来谋反事情暴露,文帝也只是让刘长去蜀地反省一下,刘长在半路自杀,文帝非常内疚,不顾群臣劝阻,毅然给刘长儿子封侯。
吴王刘濞自己铸钱,自己晒盐,不敬文帝
至于臭名昭著的吴王刘濞,他从来不把文帝放在眼里,也从来不去朝见。文帝没去招惹这个狂徒。但面对豺狼不去打杀,后患无穷,七国之乱的祸根就此埋下了。
文帝宽厚仁慈,对待兄弟子侄们总是那样小心翼翼,至于他是真心爱护这些亲族,还是懦弱怕事,就耐人寻味了。
对百姓,文帝同样仁德宽怀,口碑是异常地好。
除了救济老人,与民同耕,灾年开仓等,还有个著名典故——缇萦救父。
有个叫淳于意的医生,牵扯上了医疗事故纠纷,被送去长安受肉刑,肉刑很恐怖,要么脸上刺字,要么割掉鼻子,要么断足。
他小女儿缇萦为了老父亲免刑,一路苦苦相随,到了长安。
缇萦给文帝写信 ,一个真敢写,一个也真敢认,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感动,觉得刑法太过残忍,就顺势废除了肉刑。
“软耳根”的汉文帝汉文帝很笨,没啥主见,典型的软耳根,谁在他耳边说了,他就听谁的。
文帝听说贾谊有水平,就召入宫中委以重任,又因朝中谗言贬他去长沙。
我们在《滕王阁序》看到那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说的那个圣主就是文帝。
后人又有诗云:“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评价文帝的态度就很不同了。
周勃心里苦,遇到昏君了?
汉初功臣周勃,官至右丞相,当初就是他捧着玉玺迎接汉文帝登基的,按理说他应该最忠心,文帝居然也被人鼓动,把周勃逮捕起来审讯谋反罪。后来也是听薄太后劝说,才释放周勃。
这不是耳根子软是什么?
这样的事情文帝没少干,一天,他把季布叫来长安。
季布,就是那个“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的季布。
文帝正准备给他做个御史大夫,有人就说季布性子太猛、爱喝酒爱闹,不靠谱。文帝听了就叫季布回去。
季布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对文帝说:“我突然被您召唤来,想必是有人夸我了,现在又要被您赶走,想必是有人骂我了,您听一面之辞就招我、赶我,天下人恐怕要议论您的见识深浅了。”
季布对汉文帝很无语
汉文帝听这话有点刺耳,他干咳一声说:“额,你守的河东也是重要地方,我就是想你了才找你的,别多想,别多想,回去吧。”
有人说文帝任用贤士,从谏如流。
不,我认为这仅仅是因为他耳根软,他自己也不知道该用什么人,该怎么办,别人说风就是雨罢了。
迷信的汉文帝汉文帝对鬼神有着浓厚的信仰。他虽然一辈子节俭,却愿意在祭祀上花费重金。
再加上他耳根软的特点,没少被方士骗子忽悠。
有个叫新垣平的人,说长安东北有五色云彩,由此装模作样地勘测地形,按照东南西北中,青赤黑白黄五色设计,文帝大兴土木,造了座五帝庙。
新垣平是个优秀的职业骗子,比徐福还能蒙,他还能安排仙人送玉杯,甚至偷偷修改日晷,假装时间逆流,文帝不明真相,被骗了很久。
“这个玉杯很好”
汉文帝有一次做梦,发现自己飘飘欲仙,就快上天了,只差一口气,得亏下面有个黄头郎(船夫)托了他一下,他就够着了。
文帝心满意足,醒来就找那个梦中的黄头郎,恰好有个叫邓通的黄头郎符合梦中特征,从此文帝因一梦而宠一人。
当然,邓通自己也很努力,那次文帝长了疮,有脓水,太子都不肯吸脓,邓通张嘴就吸。
太子感到恶心
所以后来邓通飞鸿腾达,王婆对西门庆说男人五宝“潘驴邓小闲”,其中的“邓”就是要像邓通一样有钱。
文帝把贾谊贬去长沙,后来也后悔,叫他回来,回来那天晚上就找这位智囊聊迷信。李商隐有诗云:“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总结一个人平庸、甚至愚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愚蠢,还自以为是。
细看下来,汉文帝这个人,并不是天资聪明,甚至有些笨笨的,还带有些迷信。
不过好在他颇有自知之明,对于良臣的规劝总也能听得进去。
他的运气不错,朝中陆续有陈平、张苍、申屠嘉、廷尉张释之等一众贤才辅佐,他只要做个乖乖听话的皇帝,不折腾,对天下苍生也是大好事了。
他当初能被功臣派选出来成为新一代汉皇,正是因为他有着宽厚无争的性子。文帝一生都按照老庄的休养生息的路子治国,他崇尚节俭,孝顺母亲,爱护百姓,甚至放过潜在的敌人。
一个笨蛋老好人。这就是我对文帝的评价。
临终前,文帝有过这番话:
“朕闻之……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內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惧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其奚哀念之有!……”
其中达观生死,至死爱护百姓之心,可知可见。
他甚至也很清楚自己不聪明,但有此心此念,已胜过历代皇帝无数,足以让我们后人肃然起敬了。
我是江户小歪,码字不易,如您喜欢本文,请不吝关注与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