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民亦未寝”火了,而我产生了一个误会,想到八角楼上

杏坛事 2024-11-25 10:46:45

今天早晨,看到人民日报公众号推荐的一篇文章。刚看到文章标题时,我产生了一个美好的误会。

这篇文章题目是《“怀民亦未寝”又火了,更火的是……》。说实话,我的误会,是因为人民日报的官方性质。

我习惯性觉得,人民日报发的内容,是会关系到民生,关系到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以为“怀民亦未寝”被重新解释了。

初看到这个题目,我以为这篇文章可能是在赞美一个官员,这个官员心系人民,以至于夜深了还没有睡觉。

“怀民亦未寝”,我就这样解读了这句诗,并且脑海里还浮现除了课文八角楼上的那幅插图:深夜,毛主席还在思考中国革命……

“怀民”,就是心怀人民。一般而言,说某个人心怀人民,那么这个人大多数是领导,或者是科学家之类的。

所以,当我看到人民日报公众号那篇文章时,我就习惯性地以为,又出来一位令人感动的“怀民”的好官,可能像焦裕禄、牛玉儒一样的。

可是,当我打开文章一看,原来并不是像我理解的那样。在人民日报这篇文章里,“怀民亦未寝”就是本意,没有什么“怀民”而深夜未寝的官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这段话出自苏轼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张怀民是苏轼朋友,两个人夜里睡不着觉,一起月下散步。

那么,“怀民亦未寝”火了,这是啥意思?原来,这句诗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讨论浪潮,说是有一种友情叫“怀民亦未寝”,很多人纷纷寻找自己的“张怀民”。

有人创作出了“苏轼爱熬夜,怀民亦未寝”的网络热梗。还有人在十月十二日纪念“怀民亦未寝941周年”。不过,不只是张怀民未寝,苏轼也未寝。

《承天寺夜游》表达了苏轼和张怀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想想那意境,月色之下,二人漫步,只有挚爱与挚友方能如此。当然,苏轼与张怀民自然是后者。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里说的“更火的”,是指其他“玩”诗句的方式,比如有的把不同的诗混搭: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金柅园》《琵琶行》

还有古今混搭的搞笑体:

春花秋月何时了,排骨还得炖豆角。

如此等等,还有其他几种古诗玩梗的方式,不再赘述。看完才知道,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是“休闲”了一次。

但是我却对人民日报形成了思维定势,一看到“怀民”,就以为又有“怀民”的感动中国的人民公仆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美好的误会,我希望我这样的误会成真,并且全国到处都是,希望全国各地的官员,从上到下,都能“怀民亦未寝”。

其实,热爱人民的官员,为国为民的官员,忧国忧民的官员,肯定都是“怀民亦未寝”的,深夜里,他们仍在工作,仍在想着怎样造福人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