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堪一用:曼施泰因对罗马尼亚盟友的看法

指文图书历史 2023-12-02 10:21:02

本文摘自曼施泰因著,小小冰人译《曼施泰因战争回忆录》

我接掌第11 集团军司令职务时,发现自己面临的新情况不仅仅是指挥范畴从军扩大到集团军。待我到达尼古拉耶夫才知道,除了指挥第11 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也在我麾下。

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东线战区这种指挥关系不太好处理。

罗马尼亚第3、第4 集团军、德国第11 集团军组成的联军,最高指挥权交给罗马尼亚国家元首安东内斯库元帅。但在作战指令方面,他听命于冯·伦德施泰特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为此,第11 集团军可以说是安东内斯库元帅与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之间的纽带,负责为安东内斯库元帅提供作战建议。

1941年秋季曼施泰因指挥的部队所处的作战态势

但我到任时,情况已发生变化,安东内斯库只指挥罗马尼亚第4 集团军,以这个集团军进攻敖德萨。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隶属德国第11 集团军,而第11 集团军现在直接接受南方集团军群指挥,继续向东挺进。

集团军司令部除了指挥自己的集团军,还得统率另一个独立集团军,无疑是件麻烦事,可如果那个集团军是联军的话,指挥难度肯定会更大。雪上加霜的是,两个集团军不仅在组织、训练、指挥惯例方面存在差异(联军总是面临这种问题),战斗力的差距也很大。因此,与指挥自己的集团军相比,更有力地介入联军集团军的指挥工作很有必要,但另一方面,我们希望与联军保持良好的关系。

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我们与罗马尼亚各级指挥机构和他们的部队合作得不错,从没发生过重大摩擦,这主要归功于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司令、后来擢升大将的杜米特雷斯库将军的忠诚。我们在罗马尼亚师、旅级以下的指挥部派驻了联络组,他们也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必要时通过他们的干劲,为双方的合作做出重要贡献。

但说到双方的紧密合作,我们最该记住罗马尼亚国家元首安东内斯库元帅的功劳。无论他作为政治家的历史评价如何,安东内斯库元帅无疑是个真正的爱国者,是个优秀的军人,也是我们最忠实的盟友。作为军人,他把祖国与帝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竭力为我们提供罗马尼亚的军事力量和战争潜力,直到自己垮台。尽管他没能实现平生理想,但这是他的国家和政权的内在条件造成的。不管怎么说,他始终忠于盟友,想起与他的亲密合作,我心中只有感激之情。

曼施泰因(左)正在与安东内斯库交谈

至于罗马尼亚军队,无疑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罗马尼亚官兵大多是农民出身,虽说简朴、能干、英勇,但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很难把他们训练成能独立作战的战士,更别说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士官了。有些德意志少数民族倒是符合条件,但罗马尼亚人的民族自尊心成为这些德裔士兵晋升的障碍。而体罚这种过时的做法,也没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相反,此举只会促使德裔罗马尼亚士兵想方设法加入德国国防军,由于上级禁止这样做,他们干脆投身武装党卫队。就罗马尼亚军队内部结构的强度而言,一个决定性劣势是缺乏我们这种士官团队。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常常忘记我们优秀的士官团队在这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罗马尼亚军队里很大一部分中高级军官不称职。特别是他们的官兵间缺乏亲密的关系,而我们这里把这种关系视为理所应当。至于军官对部下的照料,可以说他们完全缺乏“普鲁士式的”教育。

并肩而立的曼施泰因(后)与安东内斯库

由于缺乏实战经验,罗马尼亚军队的作战训练也不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这造成高昂的损失,继而影响到部队的士气。

他们的军事领导层自1918 年以来就受法国影响,军事理念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一套。

罗马尼亚军队的武器装备,部分已过时,要么就是数量不足,反坦克武器更是如此,所以很难指望他们挡住苏联红军坦克的冲击。帝国在这方面能否提供更有效的帮助,这个问题有待观察。

最后还要说说罗马尼亚人的精神负担,他们对苏联人怀有强烈的敬畏之情,严重影响到罗马尼亚军队在东线战场的效用。艰巨的态势下,这种状况很容易引发恐慌。顺便说一句,对苏战争期间,东南欧所有民族多多少少都有这种精神负担,而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对斯拉夫民族血缘关系的认同感,是另一个不稳定因素。

评价罗马尼亚军队的战斗力,另一个情况必须加以考虑。罗马尼亚现在已实现他们原先的战争目标,也就是收复苏联近期攫夺的比萨拉比亚。就连希特勒承认或强加给罗马尼亚的德涅斯特河沿岸(这片地区位于德涅斯特河与布格河之间),也超出了罗马尼亚人的愿景,继续攻入可怕的苏联腹地,许多罗马尼亚人对此没太多热情,这一点可以理解。

时任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司令的彼得·杜米特雷斯库

可是,尽管存在上述种种缺点和不足,罗马尼亚军队还是尽己所能地履行了职责。最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心甘情愿地接受德国军队指挥。与我们的其他盟友不同,他们没有把声望问题置于实际需要之上。具有军人思维的安东内斯库元帅肯定在这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具体说来,我的参谋人员当时对集团军辖内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的评价是,只要遭受相对较高的损失,他们就无法再进攻,而且只能在德国军队这件“紧身胸衣”介入的情况下勉强自保。

我与罗马尼亚同志打交道期间,遇到的几个小插曲值得在这里说说。1942 年春季,我去视察罗马尼亚第4 山地师,师长马诺柳将军率领该师奉命在亚伊拉山地清剿游击队。当时我们不得不投入整个罗马尼亚山地军,配以几支德军小股部队从事反游击战。我先视察了几支部队,随后来到师部。马诺柳将军站在大幅地图前,自豪地向我介绍他的师从罗马尼亚开抵克里木的进军路线。他显然想暗示这番努力可能已足够。我评论道:“是啊,前往高加索的路途您已经完成了一半!”

1941年10月,在敖德萨地区行军的罗马尼亚部队

这句话肯定不会起到任何激励作用。视察营地期间,一座新营房前方突然响起号声。号声对我可能是某种敬意,对部队来说则是个提醒:“有长官到来!”熟练的向导领着我来到一处营地,我走入热气腾腾的战地厨房,想尝尝士兵的伙食,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饭菜很难吃,汤也难以下咽,高级指挥官大概从来没尝过这些东西!当然,我随后不得不到师部用餐。这里的情况完全不同!罗马尼亚人根本不懂得官兵伙食平等,师部的午餐很丰盛,但也有等级之分。年轻军官少一道菜,师长身旁摆的酒无疑更好些。虽然我们为罗马尼亚部队提供了大部分补给物资,但不太好干涉他们的食物分配。罗马尼亚军官认为,罗马尼亚士兵大多是农民出身,习惯了最简单的食物,所以军官多分点东西是理所应当的。部队小卖部的货物更是如此,特别是香烟和巧克力,我们是按照罗马尼亚部队的口粮分配人数提供给他们的。可罗马尼亚军官声称,普通士兵从来不买这些奢侈品,所以大部分香烟和巧克力都放在军官食堂。我就这个问题向安东内斯库元帅提出过抗议,但无济于事。他确实调查了此事,随后告诉我,底下人报告一切都很好。

最后14小时

《二战德军三大文件》特装珍藏版仅剩21套!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