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展会有感:穷国工业化之路,已经被堵死?

茶狐看世界 2024-09-11 23:11:47

大城市的好处之一就是,有各种专业展会,通过展会可以直观感受时代的脉动。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就不必说了,宁波这样的城市,也有不错的展会。

我最近去了一个叫「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名字有点拗口,对普通人来说,缺乏吸引力。这一届的主题是「数字赋能新型工业化」。虽然,很多东西看看视频也能知道,但现场身临其境的体验更加直观,更有冲击力。看完这个展览,我的体验可以总结为3个方面:智能化对产业的影响;中国工业化对世界的冲击;民企对创新的重要性。

智能化对产业的影响如今的自动化叠加智能化,已经无孔不入,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外行人,有几样东西,让我印象最深刻。学生态度监测仪:若干高清摄像头,可以通过体态眼神等指标,监控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度,假装听课的伎俩将被AI一眼看穿,只要开小差,系统就警告。私以为,这种系统有争议,应该不会马上普及。性格测定大模型:让摄像头拍一段45秒钟的脸部视频,就可以测定你的性格,据说准确率很高,这玩意儿也很可怕,性格弱点一旦被老板掌握,员工就更加弱势,争议有点大。还是说点没有争议的吧。

无人机清洗光伏面板。无人机不仅可以降落在面板上直接擦洗,还能悬停在空中,用喷枪冲洗。光伏发电站通常远离城市,维护成本非常高,有了无人机,就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甚至可以全年无休,实时监控电站运行。

无人机维护高空电网。原来,电网高空维护作业,是一份高危工作,看着都让人揪心。如今,也可以用无人机代替,红外热成像、激光雷达、北斗导航、数据传输、智能控制、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可以让无人机能够快速、高效地巡检电网,减少人员伤亡,极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服装业自动化。自动化结合AI,柔性生产线甚至可以代替部分老师傅,实现小批量生产,这意味着可以个性化定制,实现高利润。另外,工作效率可以提高30%,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能不断提高。

这几年,一些中国服装企业搬迁到东南亚,那里虽然人力成本只有浙江的三分之一,但员工效率远不如我们,当地的物流和基础设施也不如浙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宁波的人均GDP已经很高,劳动力成本也远高于东南亚,但宁波依然有一个非常大的服装制造商——申洲国际,本地员工数量好几万。如果你开车去北仑,可以在马路两侧看到这家公司的职工宿舍,规模巨大。虽然柬埔寨、越南的人工更加便宜,但宁波的服装生产依然有竞争力。转移出去的都是一些低附加值岗位,目的是利用当地的关税优势,直接出口欧美有利可图。但原材料、生产设备、技术人员,都严重依赖中国母公司的配套。表面上看,我们的服装出口额减少了,但利润却未必减少,把研发和自动化部门留在国内,反而提高了竞争力。中国工业化对世界的冲击二战后制造业的转移,经历了很多次。

第一次,从美国转移到日本。

第二次,从日本转移到东亚四小龙。

第三次,从东亚四小龙转移到中国大陆。

按照规律,接下来应该转移到广大亚非拉国家,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更加便宜。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杀出两匹黑马——自动化和AI,两者一旦结合,可能终结制造业的转移。也就是说,制造业一旦在中国扎根,就很难转移出去了。部分产业转移到越南、墨西哥,看起来轰轰烈烈,其实,本质上就是去阳澄湖洗个澡而已。举一个例子,打火机。我是温州人,亲眼见证了这个产业的发展。当年,打火机是一个作坊产业,每一个家庭负责一个零件的生产,然后组装为一个打火机。就这样,温州从零起步,逐渐垄断了全世界打火机制造业。当年,我有好几个同学家里是开打火机工厂,所谓工厂,就是租一个民房,雇几个外地人,敲敲打打,仅此而已。当年一个打火机的成本是0.15元,批发价是0.3元,看上去很便宜,但毛利就是100%,很多家庭靠打火机致富。如今,柬埔寨、越南、甚至乌克兰的工资,都远低于中国人,但他们想靠低工资优势,从中国手里抢走打火机制造业,却几乎不可能。20年前,打火机质量很差,1块钱一只。如今,工资高了,材料涨了,质量好了,还是1块钱一只。原因只有一个,产业自动化了。如今,中国一次性打火机之都,从浙江温州,转移到湖南邵东。当年的小作坊,鸟枪换炮。目前,湖南邵东拥有114家打火机制造企业,2021年,实现了65亿元的总产值,每年生产全球70%的一次性打火机。

生产环节和工序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人工减少80%,产能提升9倍,每只打火机的人力成本从1毛钱,降到了1分5厘钱。而且,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展,人力成本还在继续下降。

再举一个例子,薄荷糖。我喜欢吃绿箭的薄荷糖,上次去越南,我意外发现,越南的绿箭薄荷糖,居然是上海生产。众所周知,上海的要素成本非常高,但制造业依然有生存的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自动化,如今的上海,已经有很多「黑灯工厂」,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所有的加工、运输、检测过程均无需人工操作。这些工厂,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相比之下,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可以忽略不计,只剩下关税优势。可能有人会问,既然中国能实现自动化,难道其它国家就不能?我上次从上海坐高铁回宁波,遇到一个自动化工程师,很健谈,高中毕业当兵,退伍之后,从当学徒开始,经过10年的摸爬滚打,成了一名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调试员。他说,在他们的细分领域,长三角两省一市,也就10个师傅。他的工作,要么是出差,要么是在出差的路上,一年光买高铁票的钱,就要好几万元。长三角地区,人口2.35亿,是日本的2倍,工业增加值已经超过日本,这样的产业规模,才足以培养某个细分领域的工程师。如今产业分工已经细化到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欧美日经过几百年进化的高端产业,很难取代,而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同样难以取代。别的不说,从上海到温州,坐高铁,办完事情,可以当天来回。800公里之内的交通效率,无论公路还是飞机,都不可能超过高铁。同样的时间,我们的工程师能做更多的事情,积累更多的经验,这就是工业化时代的效率优势。人才、基建、规模,这三个因素的结合,才能促进自动化的发展。自动化就是一道护城河,越挖越深,其它国家要再想加入竞争,已经是难如登天了。如今,自动化再次叠加AI,护城河就更加深不可测。根据ChatGPT的解释: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使用「海量数据」训练而成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其巨大的数据和参数规模,实现了智能的涌现,展现出类似人类的智能。由此可见,大模型的关键是「数据」,有了数据才能训练大模型。数据,又可以分为2部分。首先,横向的公开数据,比如说,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上的所有知识,量化为大约60亿本数,让大模型去吃透这些数据,其实不难,算力要求也不高。问题是,这些知识的增长非常缓慢。换句话说,制约大模型能力的不是算力,而是数据。其次,纵向的专业数据,这些数据是保密的。比如说,各行各业积累的数据,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具备规模效益和时间积累,才可能产生海量数据,有了这些数据,才能实现AI智能化。而中国就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全世界30%,第二名到第五名分别是,美国16%、日本6.8%、德国4.7%、韩国2.8%,他们加起来才相当于我们一个国家的规模。其他发展中国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目前世界工业发展的现状。

虽然美国有最强的芯片,但美国制造业不行,没有数据。而我们,虽然算力可能不如美国,但我们至少有一定的算力,而且我们有产业,有规模、有数据、有人才。总而言之,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也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的拦路虎。这个世界很残酷,在自动化设备面前,第三世界劳动者的肉体,不堪一击,毫无价值。还是那句话,比被剥削更悲惨的是,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幸亏我们抓住了劳动力变现的最后一波红利。从此以后,剩余劳动力可能成为负担,而不是优势,没错,这里说的就是印度。在展会上,很多人业内人士都跟我说,穷国工业化之路,可能已经被堵死。民企对创新的重要性这次的展会,我发现,大部分参展企业都是民企,最典型的就是,华为、大疆、宇树、比亚迪……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中小企业,在很多行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不是否定国企,国企有国企的任务,比如说保障国计民生产业的稳定性,另外,国企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特殊时期展现强大的组织能力,实现大规模扩张。但在某些科技创新领域,风险高,变化快,依然是民企的优势。总之,只要市场经济不变,维护好企业的积极性,保持好政策的稳定性,中国经济没有悲观的理由。以上,就是我一个吃瓜群众的观展体会,今天就写到这里,各位晚安。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