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养老金制度正式并轨,体制内和体制外,养老金有哪些变化?

一个路人甲 2024-10-02 03:31:24

今天是国庆节,也是养老金制度正式并轨的第一天,从2014年9月30日开始实施并轨制度,并且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今年2024年10月1日,养老金制度正式从双轨制变成单轨制。

养老金制度正式并轨之后,体制内和体制外,养老金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部分体制内人员和退休中人养老金待遇下降

2014年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退休的体制内老人,还是按照工龄退休金制度发放养老待遇,工龄超过35年的,养老金待遇可以达到退休前工资收入的90%以上。

而2014年实施并轨时候,还没有退休的体制内人员,包括转入民企或者离开体制内的退休中人,将参与普通职工养老保险,缴纳社保费用,来获取养老金。

但10年过渡期内,实际上这些体制内尚未退休人员和中人群体,都还保留了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的规定,老办法算的养老金待遇高,就会按照老办法来发放养老金,遵循保低就高原则。

而正式并轨之后,按照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中人和体制内人员,养老金待遇会下降,因为老办法取消了,都按照新办法算。

退休中人养老金差额补发取消

在2014年实施并轨的时候,尚未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且在2014年10月1日之后才退休的都属于“中人”群体。

这部分退休中人除了可以获得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发放之外,还可以获得新老办法计发养老金待遇的差额补发。

按照保低就高原则,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高的,就按照老办法发放养老金,而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高的,就将高出部分的养老金,按照10年过渡期,逐年递增一定比例的方式,发放给退休中人群体。

但随着养老金正式并轨,不仅老办法计发养老金待遇的方式取消了,新老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的差额补发也会随着取消,统一按照新办法算养老金待遇。

体制内和体制外都按照新办法算养老金待遇

一直以来,由于双轨制的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退休人员,有着不同的养老金待遇计算方式,使得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单位职工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无法进一步缩小。

而养老金制度正式并轨之后,体制内的工龄退休金制度,老办法计算养老金的待遇的公式,都随着取消了,这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都将统一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

即按照省级统筹的标准,统一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这有利于进一步缩小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养老金差距。

但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待遇,并不意味着同一省份养老金发放都一样了,而是计算标准一样了,实际发放的养老金还是不一样的,不同缴费年限和不同缴费档次积累,对应的养老金待遇自然不同。

养老金正式并轨,目前也只是走向省级统筹,离全国统筹还很远,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参保人员,依然存在着养老金差距。

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同,消费水平不同,人均收入水平和平均工资待遇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一部分养老金差距。

单纯靠养老金制度并轨是无法解决的,还需要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平衡,才能真正缩小养老金差距。

养老金正式并轨只是统一养老金计算方式,大家都按照新办法算养老金,并不是大家发放相同的养老金,这一点要清楚。

并轨之后该如何规划养老金?

其实,社保是基础保障机制,在基础保障机制之外,还有其他的养老金制度,作为辅助存在,构建一个多维的国内养老金制度体系,进而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拥有更多的养老收入来源。

社保养老金制度之外,我们还有年金养老金制度,以及个人养老金制度,其中社保是主体,也是规模最大的养老基金,而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则是第二和第三养老支柱体系。

体制内人员养老金待遇高于普通企业职工群体,除了过渡性养老金的优势之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强制缴纳的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的强制储蓄模式,提升了并轨之后尚未退休群体的养老金积累水平,而民企的职工大部分都不愿意参与企业年金,依赖基础的社保养老金。

即使部分效益高的企业单位,愿意与职工共同缴费,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但大部分职工更希望保留工资收入,只参与社保。

目前企业年金制度的规模远不如职业年金,只有部分央企和国企,才会给企业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养老制度。

对于普通职工和家庭来说,优先选择职工社保作为基础的医疗和养老保障规划,它能够给你带来终身的医疗保障服务和养老金待遇发放。

在社保保障之外,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较多,每年有比较多的长期闲置资金,可以尝试年金养老储蓄和参与国内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增加退休后的养老收入来源。

无论是社保养老金规划,还是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的规划,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医保保障优先,养老金储蓄次之。

你觉得10月1日养老金制度正式并轨,你的养老金会有哪些不同,分享你的观点,一起交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