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念完一副挽联后,对周恩来说:交代你一件事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5-01-10 17:54:32

1972年1月6日,一代诗人元帅陈毅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新中国,4天后,党组织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下午两点,身着睡衣的毛主席亲自前来吊唁。

礼堂内,毛主席特意在一副挽联前驻足,他轻声念了出来: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樽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念完挽联,毛主席看向了跟在身边的周恩来,说道:“交待你一件事。”

情深意切的挽联

挽联第一句“仗剑从云”,原句出自汉书“仗剑从龙”,这个词意在表明陈毅跟随毛主席闹革命,与封建社会的朝代更替,是有本质不同的,作干城出自《诗经》。

整个上联,表达的意思就是陈毅拿起武器跟随毛主席革命,捍卫革命成果,始终忠于党的事业,多年来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战斗,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他受到了江南人民的爱戴。

挽联下句“挥戈挽日”出自《淮南子》,接樽俎的尊是酒器,总体表达意思为陈毅从事外交工作以来,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人们应该向前看,未来的事业肯定是“遍树红旗”

这副挽联采用了多种典故,歌颂了陈毅的功劳,也突出了广大老百姓对陈毅的哀悼,感情很充沛,毛主席念完,也称赞道:“写得好”,接着,毛主席又将目光看向了落款人。

落款人是张伯驹,对于张伯驹,毛主席当然知道,他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与此同时,由于他收藏了多件国宝级文物,因此也有人称他是“天下第一收藏大家”

只是毛主席并不知道的是,陈毅为什么与张伯驹之间,会有什么交往呢?

相见恨晚的好朋友

1956年,在新中国成立的第7个年头,张伯驹做出了平生最大的一个决定,他将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等全部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此时新中国正蓬勃发展,各项文艺工作“百花齐放”,张伯驹做出如此“锦上添花”一事,党组织很是高兴,文化部长茅盾亲自奖励张伯驹20万元,可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张伯驹却一分不要。

陈毅虽然是军人出身,但他尤其爱好文艺,得知此事,非常震惊,自此,陈毅对张伯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张伯驹领头在北海举行明、清书画作品展览会,陈毅当即悄悄前去参观。

一番游历后,陈毅深为感慨,不日,他便邀请张伯驹前往自己的家里做客,两人“舞文弄墨”,好不精彩,对于陈毅这位“诗人元帅”,张伯驹也很敬仰,第一次见面,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可令陈毅想不通的是,仅仅一年以后,张伯驹就被划分为“右派”,取消了北京市民盟委员的资格,兼职的工作也丢了,从前张家门庭若市,此时突然变得冷清起来。

陈毅非常同情张伯驹,他多次曾公开的维护张伯驹说:“他给国家捐了那么多东西,是不是搞错了呢?他就是个读书人嘛........”

有陈毅的接济,张伯驹的生活暂时好过一些,不过毕竟长时间这样下去不是事,因此,陈毅就通过自己的老部下等关系,为张伯驹谋取了一个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的职务。

兴奋之余,张伯驹知道,肯定是陈毅对自己的维护,就在他去陈家拜别时,陈毅还专门送了一首墨笔给他:“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陈毅的殷殷关切,让张伯驹尤其感动,后来在吉林,张伯驹又给博物馆捐献了很多自己的私藏,只可惜的是,随着特殊时期的开始,张伯驹再次的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他本来在北京的房子也被别人占了去,他与妻子潘素被分配到呼兰时,人家嫌弃他年龄大了不要,没办法,他只好与妻子返回北京,蜗居在不足10平米的房子。

对于“好朋友”张伯驹的遭遇,陈毅内心一片不忍,但这个时候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无法伸出手,陈毅曾向周恩来总理请求帮助,希望他能安置一下张伯驹,但总理也未能涉及。

1972年,在凛冽的寒冬中,张伯驹突然听到了陈毅去世的消息,这对他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张伯驹立刻给陈毅写下了一副情深意切的挽联,即毛主席夸赞的那副,同时,张伯驹申请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但被拒绝了。

毛主席的特殊关照

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看完张伯驹的挽联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当即问陈毅的妻子张茜:“张伯驹今天来了吗?”张茜摇摇头:“追悼会不允许他参加他们夫妻刚从吉林回来,一没有户口,二没有工作,生活的很不如意......”

毛主席听后,当即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啊,这件事你要过问一下,不要让人家骂我们共产党过河拆桥,要尽快解决。”

周恩来当即回答道:“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办妥此事。”

因此在十多天后,张伯驹就收到了中央文史馆的邀请,请他出任研究员,他的妻子潘素也被聘请为了中国画院的画师,眼看生活好了起来,张伯驹难免又想起了老友,当他得知陈毅去世后,还惦念着给自己送一副围棋时,他更为悲伤了。

而张伯驹与陈毅的交往,也成为了文学界的一大佳话。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