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李敏拒绝看望贺子珍,与丈夫发生争吵,事后:我有苦难言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9-02 18:58:49

李敏还不到四岁时候,父亲毛主席将她送到苏联去陪伴母亲贺子珍,在苏联,李敏与母亲贺子珍相依为命,生活充满了艰险。

尽管生活条件很是艰苦,但贺子珍用牛奶、酸面包和温暖的怀抱,让李敏享受到了浓浓的母爱,而与此同时,母亲也成为李敏心中最重要的人。

然而,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在1981年的时候,李敏却拒绝去看望母亲,因此还与丈夫争吵了起来,事情过后,李敏表示,自己不去看望母亲,是有难言的苦衷。

那么李敏到底是为什么不愿意去看望母亲呢?

不堪回首的童年

1936年,贺子珍随中央机关迁到保安县不久,便在一个破烂的窑洞里生下了一个女孩儿。

听闻贺子珍顺利分娩,邓颖超闻讯高兴来祝贺,她轻轻将着瘦小的婴儿抱在怀里,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随口道:“哎呦,多可爱的小娇娇啊。”

旁边的毛主席觉得娇娇这个名字,于是便将“娇娇”作为了女儿的乳名。

对这个娇娇嫩嫩的小女儿,毛主席和贺子珍那真是很疼爱,但在那个时期,毛主席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照顾孩子,而贺子珍也一心想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为了到抗大专心学习,便将刚四个月的娇娇放到了老乡家寄养。

不久,贺子珍因为与毛主席发生了矛盾,倔强的她,非要离开延安前往苏联,去取战斗中受伤留在体内的弹片。

毛主席极力劝阻,不让贺子珍走,但贺子珍根本不听,她趁毛主席出去开会的机会,还是离开了。

贺子珍离开后,毛主席从老乡家将娇娇接回了家,本准备尽做父亲的义务好好照顾女儿,但奈何工作太忙实在是顾不过来,最后将女儿送到了延安保育院,保育院离自己办公的地方不远,可以经常去看看。

后来毛主席获悉贺子珍到了苏联后生活的并不如意,于是便在1941年的时候,忍痛割爱,将不到四岁的女儿娇娇送往苏联去陪伴她的母亲。

娇娇和妈妈团聚不久,便遭遇了德国法西斯来轰炸莫斯科,妈妈贺子珍抱着她,跟着逃难的人群来到了伊万诺沃市,随后被安排进入国际儿童院。

然而,娇娇进入国际儿童院没几天便发起了高烧,而且还不停的抽搐,国际儿童院的老师将娇娇送进医院,谁知医生诊断后,却表示“没救了”。

医院正准备将娇娇送人太平间时,贺子珍赶到了医院,在她的苦苦哀求之下,医院终于答应让她将奄奄一息的女儿抱回了家。

贺子珍流着泪呼边喊着女儿的名字,边用小勺拨开女儿的嘴唇,将热牛奶滴入她的口中......

庆幸的是,在母爱的感化下,娇娇的烧竟然奇迹般的脱了,最终在贺子珍的精心调理下慢慢的恢复了健康。

娇娇刚从鬼门关逃回来,谁知后面还有更大的厄运正向着这娘儿俩袭来。

国际儿童院听说娇娇病好了,要接她回儿童院,而贺子珍想让女儿在家再休养两天,双方怎么也沟通不好,最后吵了起来,没想到儿童院的院长竟然让手下人将贺子珍当做精神病人送进了疯人院,娇娇也被儿童院接走了,此后便成了“孤儿”。

直到1947年,在王稼祥等人竭尽全力营救之下,贺子珍才走出疯人院,同年年底,在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后,贺子珍带着女儿终于回到了国内。

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只能暑假去陪伴母亲

娇娇跟着贺子珍回到祖国后一直想见父亲,离开父亲时,她太小了根本记不住父亲长什么样子,大家都说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是自己的父亲,娇娇心中半信半疑,她要自己解开这个谜,于是,她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要毛主席亲口告诉她,他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毛主席看信后被逗得直乐,同时更加想念女儿,他立即提笔给女儿回信,告诉她,自己确实是她的父亲,而且非常想她,希望她能回到自己身边。

娇娇看到父亲毛主席的回信后,也是高兴的不得了,说很想马上见到父亲。

不久后,实在压抑不住对女儿的思念的毛主席,派警卫员来与贺子珍商量,想把女儿接到自己身边上学读书。

贺子珍想了想,觉得让女儿去跟着她的父亲生活,比跟着自己,对她的成长更有利,于是便强忍对女儿的不舍,让娇娇回到了毛主席身边。

后来,贺子珍为了疗养多病的身体,移居到了上海。

娇娇回到父亲身边后,准备上学时,父亲给她了个学名,叫李敏。

之所以叫李敏而不叫毛敏,毛主席给女儿的解释是,他在战争时期有过好几个化名,而他最喜欢“李得胜”这个名字,因此便给女儿起名叫“李敏”,另外,娇娇同父异母的妹妹叫李讷,她起名李敏,这样的话姊妹显得更亲近些。

李敏在父亲身边生活的非常好,非常开心,但她也从没有忘记妈妈,学校一放假,她便会回到妈妈身边陪伴她。

在母女团聚的日子里贺子珍除了详细询问女儿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还非常关心毛主席的身体、工作及生活情况,当得知毛主席一切都很好,她的脸上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毛主席也是如此,李敏看望妈妈回来,他也会非常关心的询问贺子珍的身体和精神状况。

李敏婚后无奈搬离中南海 此后难见父亲面

李敏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师大。

在上大学期间,李敏与国民党起义将领孔从洲的的儿子孔令华互生爱慕之情,随后确定了恋爱关系,双方家长都很赞成这门亲事,1959年,毛主席亲自给女儿李敏主持了婚礼。

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远在上海的贺子珍无法来参加女儿婚礼,只能在心中默默为女儿祝福。

婚后的李敏和孔令华生活的非常幸福,但他们没有忘记远在上海的妈妈贺子珍,他们经常会抽时间去看她。

贺子珍对孔令华这个女婿非常满意,而孔令华对岳母也很是孝顺,每次夫妇二人准备来上海看望,他都会早早的准备好很多礼物,一点儿都不用李敏来操心。

李敏与孔令华结婚后,与毛主席同住在中南海一所大院子里,毛主席看到恩恩爱爱的小两口,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毛主席很喜欢孔令华这个女婿,有空的时候总喜欢和他聊一会儿,还建议他抽时间多看一些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

李敏和孔令华的儿子出生后,毛主席也开始享受天伦之乐,对这个小外孙那更是宝贝的不得了,一有空就想去抱抱这个小家伙。

在外人眼中,李敏是伟人宠爱的女儿,如今又找了一个温柔体贴的如意郎君,都认为她的生活过得无比滋润,真如公主般的幸福。

可谁人又知道,李敏虽然与丈夫的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但由于她生活在的这个大家庭关系比较复杂,经常会有矛盾发生,而且一闹矛盾就连上海的贺子珍都受到了牵连,后来,李敏与孔令华商量后,向父亲提出了搬出中南海居住的想法。

毛主席起初不同意女儿搬走,但在李敏夫妇的坚持下,只好无奈的点了头。

李敏刚搬出中南海那阵儿还能经常回来看看父亲,可不久后,她出入中南海的证件却被收回去了,自此后,她再难以自由出入中南海,每次想回来看看父亲,都很难。

而毛主席还在因为女儿搬出中南海后老不回来看他感到难过......

李敏拒绝去看望母亲 事后表示有难言苦衷

李敏一家搬出中南海后难以回去看望父亲,但她会经常带着孩子到上海起看望母亲贺子珍。

1972年,他们的女儿孔冬梅出生了,当时李敏和孔令华的工作都比较忙,平时照顾两个孩子,着实有点紧张,于是他们便将女儿送到上海母亲身边,这样一来,他们夫妇的压力也减轻了些,而母亲贺子珍那边,有了小冬梅的陪伴,也能缓解她心中的苦闷和寂寞。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自打小冬梅来到身边后,贺子珍的脸上有了笑容,生活变得充实了起来,总之,她的心情好了太多。

而李敏夫妇因为想念女儿,来看望母亲的次数也更加频繁,贺子珍终于享受到了一大家子三世同堂,其乐融融的滋味,她简直乐得合不拢嘴。

然而,这样的美好时光并不长久。

19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不幸去世,这个噩耗将李敏一下击垮了,她悲痛欲绝,哭得几次昏厥过去,此后,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李敏沉浸在父亲去世的悲痛中无法自拔,但她更担心的是,怕母亲贺子珍得知这个噩耗后,经受不住打击,发生什么意外,因此,她委托丈夫前往上海去照料母亲,这边的事情忙完之后,她才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往上海看望母亲。

在李敏夫妇的精心照料下,贺子珍总算没有被噩耗击倒。

1979年,组织上批准了贺子珍想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请求,由于贺子珍行走困难,于是便由李敏用轮椅推着她,去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

这次来北京,李敏本想让母亲留在北京,自己方便照顾,但母亲却坚持回上海居住。

从母亲回上海后,李敏很少去上海看望母亲,大多数都是孔令华替她去照顾母亲,后来到了1981年的时候,孔令华工作忙了起来,让李敏多去看看母亲,而李敏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孔令华有些恼火,说话急了些,于是两人便争吵了起来。

心平气和之后,李敏才吐露自己的苦衷,李敏身体一直都不是太好,自从母亲回上海之后,她的腰疼病突然犯了,但没有对孔令华说过,怕他为自己担心。

而不去看望母亲,第一,是因为路程太远,自己的腰实在无法承受那么远的路程,第二,她怕母亲看到自己的腰疼,为自己担心,会影响到她的病情。

孔令华听了李敏的话后,才知自己冤枉了妻子,向李敏道歉说自己不明真相真不该对她发火,而李敏则握住了丈夫的手,对他这些年对母亲精心照顾表示感谢。

李敏的腰疼好些后,便赶紧前往上海去看望母亲。

1984年3月,贺子珍的病情开始恶化,党中央组织全国的知名医学专家,前往上海为贺子珍进行会诊,李敏夫妇也一直守候在她身边。

但此时的贺子珍已近弥留之际,再好的医术也难以让她恢复健康,最终,在女儿女婿的陪伴下,贺子珍于1984年4月19日,走到了她的人生尽头,享年75岁。

1 阅读: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