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和施一公,两个教育立场不同的人,却一样的让大家耳熟能详。
而要说施一公被大家熟知的事情,创办西湖大学应该算一件。
说起国内的顶尖学府,人们脱口而出的一定是清华和北大。
而施一公当初的想法,或许就是打造一个一流顶尖的学府,5年时间,赶超清华。
为此,18年,西湖大学应运而生。
当年施一公不要霍普金斯大学给的优质条件,不要清华的校长地位,耗尽心血创办西湖大学,5年后的成果是否如他所愿呢呢?
屡屡被人蔑视“中国人虽然能上天入地,是因为经济发达的缘故,在科技上实则一文不名。”
施一公一直都记得外国人对他说的这句话,事实上,这也是他创办西湖大学的原始动力。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驻马店的一个普通家庭,综合成绩优异的他数理化尤其出色。
早在读中学的时候,施一公就已经是河南省的数学竞赛冠军,当时的老师都叫他天才。
然而父母和老师激励他刻苦读书的话语却是:你要为驻马店人争光。
这句话也是施一公在进入清华大学的时候,心里铭记的一种信仰:家国情怀。
后来施一公凭借出色的成绩,又到了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读书,后来又成为了备受校长重视的教授和科研工作者。
短短几年时间,施一公在美国已经是富翁级别的人物,因为高技术壁垒享受着美国人带给他的优质的条件。
然而在施一公的心里,总是在挂念着祖国的科技发展,后来偶然遇到的一件事情,更是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
在瑞典领奖的时候,他所遇到的一个瑞典科学家对中国人的态度十分不友好,原因是中国的科技过于落后。
施一公听后很不服气,他拿出了中国目前的成就举例子来驳斥对方的论点,然而这人却直言:如果瑞典有中国的经济条件,他们创造出的人才会比中国多得多。
施一公对中国满怀信心,在外国人面前替祖国说话从不打怵,然而他也开始真正思考中国科技发展的弊端。
到了最后,施一公才恍然大悟:中国的大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对于基础研究的工作明显不够,
那时施一公的地位非常高,他是拿过诸多奖项的著名科学家,是人脉广泛的科技大佬人物,美国人甚至拿出了相当动人优厚的条件。
但是最后他给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的答案是:我要回国。
他一想起那个所谓教育家说中国教育落后,就感到冒火。
所以,他要为此做些什么,尽自己的能力。
怎样的教育“摆在我面前的是功利式的大学教育模式。”
施一公回国后先做回了老本行,他在清华又待了一段时间,顺便为创建新事业做准备。
他到清华并不是要当领导,而是要借助这个平台观察和反思中国式教育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这次二次就业的经历让他发现了很多问题。
他发现在大学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毕业以就业为导向,对基础研究缺乏关注,还有就是人才流失的问题,也让他非常揪心。
“像这样裹足不前,中国的科技当然很落后。”
抱着改变现状的想法,施一公正式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职位,开始筹备西湖大学的成立。
在2019年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西湖大学的校长。
一个新创办的大学,如何能跟百年名校清华大学相比,施一公有胆量没把握,但是他还是要去做这件事。
因为施一公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光是会拿工资吃吃喝喝,这是庸才的做法,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
走出第一步2019年,西湖大学由原始的七位教授组成一个小组,向社会征集资金向政府请求批准,最后把西湖大学成立了起来。
在投资人的名单当中,可以看到马化腾和王健林的名字,这也让人想到:在四公里以外,马云等人投资的湖畔大学商学院也在风风火火地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比起湖畔大学,西湖大学的初心是科研而不是盈利,校长施一公认为:作为中国的一个顶尖学府,西湖大学的建筑档次不能比湖畔大学低。
湖畔大学请了高档设计师来设计校园,西湖大学也从德国的著名建筑公司请了设计师来修建大楼,最后的效果也还不错,至少是个名校的样子。
然而硬件永远比不上软件,施一公要把大学的内涵做得比外表好得多。
施一公招生的标准非常高,因为他办的大学不是要招本科生,而是要招优秀的顶级的研究生博士,来到这里的人至少是本专业的翘楚。
这和清华北大比怎么样呢?其实还是有差距。
但是施一公仍然制定了西湖大学要在5年内超越清华大学的目标,而且他的这个标准不是就业标准和理论标准,而是基础研究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标准。
施一公认为:自己创办西湖大学的初衷,是要拿到世界上的顶尖师资资源和仪器设备,把中国生化的基础研究水平大幅度地提升。
在对西湖大学的介绍中写道:小而精,这也证明了施一公对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的精确理解。
但是问题也是很显著的:一个西湖大学到底能不能改变中国的科研现状?
难题就在眼前施一公当年办校的时候,已经清晰地预料到了未来的困境:他办的了一个西湖大学,却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教育模式。
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所有的大学生不能像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一样,把眼光放到研究上来,而是要当一个“赚钱家”。
当然,普通人可以理解,这就是生活与生存。
很多理工生最后往往会抛弃自己做学术的初衷,转而到金融行业赚钱,就连施一公西湖大学最得意的弟子都是如此选择。
“但是我们还有责任。”这或许是施一公的心里话。
不是所有人都是施一公,每个人命运不同,好的物质条件和继续做研究,终究会有不同的选择。
中国真正把基础研究做得更好一点的,从西湖大学开始,然而西湖大学一年能培养多少人呢?
对此施一公深感无奈,他能做的就是尽力把西湖大学办好。
很多人以为施一公放话要在五年内超越清华大学的狂言,是功利性的吹牛皮,然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他希望更多优秀学生能到西湖大学来做基础研究,而结果或许他也不确定。
那么五年之后,施一公到底做得怎么样?
结果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出发点的西湖大学,在5年之内,研究成果非常多。
达到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有八个,到2026年预计会有三百多个助理教授,从这里毕业的高材生也达到了上百个,而论文发表也有了一定成就,施一公的努力还是有成效的。
那么他有没有做到超过清华的目标呢,答案却不是那么乐观。
因为在国人的思想中,百年名校清华依旧是首选,这实在很难改变。
一些人认为,清华大学和西湖大学没有可比性,对于这个问题不用过于苛刻。
两者办学的出发点不同,施一公办校并不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而是要搞基础研究。
也许施一公的理想已经初步实现了,尽管西湖大学在这5年之内,并没有和清华齐头并进,但是依旧不能阻挡这座科研界新起之秀前进的步伐。
施一公毅然回国搞研究办学,可以说是勇气可嘉,一腔热为国,中国的科研基础研究就需要这样的创新举措。
希望西湖大学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才摇篮。
而不管发展到何种结果,施一公都值得我们点赞。
信息来源:北晚在线 2019年3月5日 关于施一公西湖大学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