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则母亲临终寻子的新闻引发了热议。
江苏常州的郭巧娣老人身患尿毒症,弥留之际最大的愿望是能见到儿子王永强一面。
但这位曾在北大攻读博士的“天之骄子”不仅没有回家,还拒绝回应母亲的呼唤。
一个曾经改变家族命运的优秀儿子,为什么选择了彻底与家人断绝联系?
王永强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中排行最小。父母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原本打算“儿女双全”即可。但不幸的是,他的哥哥因小儿麻痹症失去了劳动力。
为了未来能有更多保障,父母选择再生一个儿子,希望能承担起家里的重担。就这样,王永强出生了,从一开始他便被赋予了“家庭劳动力”的使命,而非一个被期待成才的孩子。
从小到大,他不仅要下地干活,还要照顾身体不好的哥哥。
吃不饱、穿不暖是生活常态,但他从未因此放弃自己的学业。
村里的老师都说,这孩子聪明,课堂上一听就会。然而父母却认为,读书没有用,将来还不是要种地?王永强对家人寄托的唯一希望是能赡养父母、照顾哥哥,而不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1981年,王永强考上了初中,这对村里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
但当他兴冲冲地拿着奖状回家时,迎来的却是父母冷淡的态度和一句“考第一有啥用?能换钱吗?”
他无奈地收起奖状,暗下决心要凭自己的努力走出这个家。
他一边读书,一边做零工挣学费,逢年过节也尽量少回家,省下车费买书。
三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常州的重点高中,但父母却一口咬定供不起。母亲甚至直截了当地说:“你这年纪该出去打工了,帮家里改善生活条件。”
亲戚和邻居们劝了好久,父母才勉强同意,但条件是他必须把补贴全交给家里。
从那以后,王永强在学校更加省吃俭用,饿肚子是家常便饭,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
1987年,他终于考上了苏州大学物理系。
这个消息在村里引发了轰动,但他却不敢告诉父母。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才硬着头皮开口,换来的却是父母的一顿怒骂。
他们不但拒绝给学费,还斩钉截铁地说:“读什么大学?还不如早点挣钱回来给你哥看病!”
这一次,王永强没有再试图说服父母。
他离开家,靠打工攒够了学费,自己一个人扛起了大学的所有费用。
大学四年,他白天上课,晚上打工。
虽然辛苦,但他从未向父母伸手要钱。即便如此,父母依然多次登门索取奖学金。为了不让学校领导为难,他只能咬牙把奖学金交给父母,自己却在食堂刷盘子、扫地挣生活费。
一次,父亲带着哥哥到学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闹,王永强只能把身上最后的几十块钱递过去,低声哀求:“别闹了,这些钱给你们,够了吧?”
1994年,王永强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中科院保送读博,之后又进入北大物理系攻读博士后。
此时,他的导师很欣赏他,还撮合他与自己的女儿结婚。面对这一切,他的父母却毫不关心,他们担心的只是:“你结婚了是不是就不往家寄钱了?”
更过分的是,父母还觉得他结了婚以后,就能跟儿媳妇儿一起照顾他们三人了。
婚礼当天,他选择让舅舅代替父母出席,父母对此耿耿于怀,但他没有多解释,只是简单地说:“这样对大家都好。”
1999年,他与妻子计划去日本工作,父母再次试图干预,并责怪他“忘本”。
在经历了多年争吵后,他终于下定决心与家人断绝联系。
他注销了国内的身份信息,带着妻子去了日本。但频繁的经济索取和父母的干涉最终导致婚姻破裂,他离婚后移居美国,在硅谷成为一名工程师,从此再未联系家人。
郭巧娣病重后,媒体费尽周折才找到王永强。他的回应只有一句话:“清官难断家务事。”
许多人无法理解,一个母亲的临终心愿为何得不到满足。但仔细回看王永强的成长经历,是否还能用“不孝”来一言以蔽之?
从小到大,他在家庭中扮演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供养者”的角色。他的付出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索取和对自我价值的忽视。
或许,王永强不是不想尽孝,而是不知道如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家庭关系中,是否需要重新定义“孝道”?子女为家庭付出时,是否也有权利被尊重、被理解?
王永强的选择或许极端,但它绝非孤例。许多像他一样的“寒门贵子”,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在为脱离原生家庭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考资料:北大博士后与家人失联20年 母亲病危欲见儿子最后一面——青瞳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