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粟裕包围了杜聿明三个兵团20来万人,这三个兵团并非普通的兵团,是老蒋最精锐的嫡系部队,也是国民党中央军最后的机动力量。这一支部队,包括杜聿明在内的所有将领,都对老蒋非常忠诚,被包围的时候,仍旧保持了强悍的战斗力。
自1948年12月4日被围,杜聿明仗着自己手握20万重兵,且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主力嫡系,想要突围而出,和黄维兵团汇合,反败为胜。
直到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全歼,杜聿明仍旧不死心,下面的国军都没有人投降,还是跟我军硬刚。
可以说,即使杜聿明集团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还是具备一定的战斗力,我军如果强攻的话,损失是巨大的。
我们要知道,淮海战役其实并不如电视剧所说的那么顺顺利利,国军就像猪一样被我军抓,其实,淮海战役打得非常不容易,对于国共双方来说,都是血与火的煎熬,双方意志力的比拼,两边将士都展现出较高的军事素养。
打黄百韬兵团,该兵团投降的仅仅一万人,伤亡六万人,其余被俘,华野同样付出了六万人的伤亡,代价惨重。
打黄维兵团,中野几乎都快撑不住了,伤亡人数还多过黄维兵团,打下来后,中野伤亡也有三四万。
可以说,杜聿明集团还没被消灭,淮海战役解放军伤亡的总和就已经超过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伤亡总和。
此时,强攻杜聿明不是一个好选择。于是,毛主席特地写了一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雄文,这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文字非常诛心,也彻底让杜聿明集团的人死心了。本文罗列几段诛心的文字,让我们来看看毛主席的另外一种文风。
诛心文字一:
原文: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
解析:毛主席连续用了三个反问句,把杜聿明集团心里的幻想彻底浇灭。此时,黄维兵团已经被歼灭,李延年兵团已经逃走,华野、中野的主力全部都能调转过来,包围杜聿明集团,外围还有东野的百万大军可以抽出空来,真的是四面八方都是解放,杜聿明,我就问你们怎么能突围呢?
诛心文字二:
原文:十几天来,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华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
解析:这段文字有点威胁的意思,杜聿明集团加上家属、闲杂人员和青年学生,总数大概有30万人了,那么点面积,集聚那么多人,确实是我军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但威胁的最大作用在于威胁而不用,我能那么做,但是我不那么做,让你始终提心吊胆。我军确实可以万炮齐发,但是我们不使用,而是留有一线。毛主席这段文字,估计让杜聿明读起来,心里发毛。
诛心文字三:
原文: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
解析:这段文字直接就是劝降了,让杜聿明学习习长春郑洞国将军,这样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都可以保障。如果这样,就皆大欢喜。如果你们还想打,那就打,但最终解决是你们还是要被解决。注意,这里用到是解决这个词,不投降,杜聿明的结果恐怕就不好。
最终,毛主席这一篇劝降文被广播反复播放后,战斗力强悍的杜聿明集团发生了很大的心理变化,他们彻底军心涣散,从以前的拒不投降,到不断地有小股部队投降,累计有1.4万人之多,士气近乎于崩溃,对于突围而出也就彻底死心了。
1949年1月6日下午3点30分,粟裕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杜聿明集团完全崩溃了。整个围剿杜聿明集团,我军伤亡只有1万来人,远远低于围剿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某种程度,要感谢毛主席这篇雄文瓦解了敌军的士气,让我军减少数万人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