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每次聊到玉雕好像不提“创新”俩字儿,就显得咱们落伍了似的。其实不仅仅是玉雕,我们在网上找些评比的事情,无论是综艺还是影视节目、音乐,只要是过去曾经有的,加一句万用句式“缺乏创新”立马就能引来一片叫好。好像谁要是不喊两嗓子创新,就跟不上这时代的车轮了。说起来到了玉雕界有点儿“剑拔弩张”的意思,一派觉得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得守着;另一派就觉得老一套早晚被淘汰,得变!
那到底谁说得对呢? 和玉大叔觉得在玉石行业,这创新可不是什么“水火不容”的冤家,思维才是。
在玉雕行业,批评新意不足俨然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尤其是在玉雕行业的各类赛事中,评审的标准往往都会落在“是否有新意”这样的评价上。“没有突破”、“题材保守太传统”等负面标签成了批评传统玉雕的惯用语言。
可是和玉大叔想冷静问一句:大家天天喊“创新”,有没有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创新?传统玉雕创新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没有答案,那么那些泛泛而谈的“缺乏创新”指责,本身就是一种无意义的呐喊。试着换个角度想想:是玉雕师们真的不想创新吗?恐怕恰恰相反,很多玉雕创作者比任何人都想实现突破,玉雕也太卷了,价格竞争也激烈,谁不想整点新花活出来呢?
然而核心问题在于,创新并不是喊出来的,需要成本。在今天这个经济快速变化、文化多元交汇的时代,人们对一切都充满了“求新”的急切情绪,玉雕行业也不能免俗。但玉雕的艺术规律决定了,它的突破需要时间积累,任何急功近利的创新都可能适得其反。
每个玉雕师傅都有自己擅长的风格和题材,这都是日积月累下来的。每次拿到一块玉料,师傅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先琢磨怎么用自己最拿手的活儿把它做好。至于创新?那得是第二步,甚至更靠后。甚至是有些师傅想创新也努力了,但做出来的东西在外行人看来,好像还是老样子,没啥大变化。玉雕艺术的传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方向,而不是规定了我们只能走哪条路,更不是告诉我们这条路该怎么走。
玉雕这门手艺有传承,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今天一个样,明天就变了天。玉雕创新不是说要把老祖宗的东西全盘否定。 它得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可能有人会问和玉大叔:“为啥非得继承传统?不就是因为老想着继承传统,才把创新给耽误了吗?”这话听着好像有点儿道理,但你想想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边界。咱要是把传统的玉雕文化都抛开了,做出来的东西,它还叫“玉雕”吗?
传统是艺术,但这种艺术在玉雕行业指的是手艺的艺术,而不是外在形式的艺术。要传承的是前辈们精湛的手艺,而不是照搬他们作品的样式,更不是抄袭别人的作品!当前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看似“创新”的作品,它们在工艺和设计上都无可挑剔,但却缺乏“灵魂”。
为什么?因为这些作品根本没有回答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为什么要用玉石来创作?如果创意可以用任何一种材料替代玉石来实现,那它就失去了作为玉雕作品的独特价值。咱中国的玉雕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跟西方的雕塑不一样,不仅仅是因为材质是玉石,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有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在支撑着。琢玉人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讲究的是“材美工巧”,讲究的是“以玉比德”,这是一套文化框架,作品也是中国人戴,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自由派风格,那么请问埋单的人在哪里呢?
这就是本文的核心,归根到底玉雕的目的是通过精湛的工艺和巧妙的设计,最大程度地展现玉石本身的质地美,而非单纯表现创作者的个人想法。换句话说,玉雕一定是“玉”在前,“雕”在后。只有尊重玉石材质的特性,充分理解和认可市场的需求,才能实现玉雕艺术的真正创新。
玉雕不仅是一种工艺,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无论是传统题材的演绎,还是新题材的开发,创新都必须有中华文化做支撑。比如说雕刻吉祥题材的“马上封侯”之类作品,其设计不仅要体现文化内涵,还要结合当代审美的变化,通过造型上的突破让传统题材焕发新生机。
玉雕“果体女性”(遇贵人)题材曾被视为一种前卫创新,但由于其市场接受度不高,最终未能成为主流,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少。这并不是说这种前卫的绘画题材没有艺术价值,而是它脱离了玉雕的文化根基,难以与大众的审美习惯产生共鸣。而那些在传统题材上进行巧妙创新的作品,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