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破日美技术封锁,让中国军工领域从此有了“芯”

建花朵 2024-06-01 07:37:24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如果碳纤维搞不上去,拖了国防的后腿,我死不瞑目。”

2000年,国家战略科学家师昌绪提出“抓一抓碳纤维”,得到的答复却是直摇头,“这事太复杂!谁抓谁麻烦。”

当时距离60年代初我国专家组设立碳纤维课题,展开基础研究工作,已过去近40年,研发却迟迟没有大进展。

有人认为,这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这个问题不解决,根本无法面对国人,中国战斗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发展,将长期受制于日美等国的技术封锁。

因此,虽然胆怯的人不少,但总有人挺身而出。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一个小鱼竿厂,竟走在了国家的最前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被西方国家垄断的军工“芯”

2016年11月1日,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隆重举行,歼-20迎来首次空中飞行展示。

歼-20的出现,打破了西方对第五代隐形战机的垄断,让中国第一次在主力战机上与西方国家有了一战之力。

可这时却一直有日本媒体各种“泼脏水”,“如果不是日本的碳纤维,中国根本制造不出歼-20这种隐身战机。”

它们的依据是,制造战机的重要材料碳纤维被它们所垄断,而帮歼-20机翼完成减重的杀手锏,正是碳纤维复合材料。

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减重效果,且耐腐蚀、耐高温等,是国防军工发展的重要材料之一。

作为发展国防装备重要的战略物资,却由于碳纤维工艺技术复杂,研发周期长,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期由西方国家垄断。

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开发出聚丙烯腈纤维制备碳纤维技术,至此以日、美等西方国家占据了世界碳纤维领域的先进行列。

其中日本东丽公司以二甲基亚砜原丝技术于70年代初成功开发出碳纤维强度为3.0GPa的T300级。

之后,又先后开发出强度更高的T700级、T800级和T1000级碳纤维工业化技术,并应用于军工领域,确保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然而,这成为了日本政府卡住中国咽喉的重要利器,他们不惜对中国实施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严格封锁和产品禁运。

碳纤维出口到中国,每一笔业务,必须要求进口企业先办理用户承诺书,承诺只是民用,并拿到我国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盖章、背书,然后日本企业以承诺书申请许可证,拿到许可证才能正常报关。

而且,能出口中国的,大多为低端民用级别,国防军工结构材料用的碳纤维一度无货可供,碳纤维就像芯片一样,卡住了中国国防军工发展的脖子。

西方国家也常常以此,围堵我国。

2013年4月,江苏张家港商人马立颂因在美购买T800级碳纤维,遭该国国土安全部门“钓鱼执法”,被指是“中国间谍”。

2015年5月,由于涉嫌将可转为军事用途的碳纤维出口到中国,日本一家化学公司的董事长遭日本警方逮捕。

“没有日本的碳纤维,中国根本造不出隐身战斗机。”后来这句话也被日媒反复渲染。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2016年,当歼-20迎来首次空中飞行展示,被国人熟知的是,其实早在二十一世纪初,西方国家引以为傲的碳纤维技术,就已被国人攻破。

而率先攻破这一技术壁垒的,不是正规部门的国家队,竟是一个小鱼竿厂的爱国民营企业家。

回头无岸

2002年,在国家战略科学家师昌绪的推动下,科技部设立了国家863计划的碳纤维关键技术攻坚专项——304专项。

这是时隔40年后,我国再次向碳纤维发起冲刺。

无奈,希望再次落空。

2003年11月,由评估专家组独立取样、第三方盲测的PAN碳纤维独立考评数据迎来第一次出炉。

结果显示,参与考评的六家国内优势单位的碳纤维,竟无一家能够完整达到日本东丽公司最低档T300级碳纤维的强度、模量、伸长率三个指标。

压力给到当时专家团队组长徐坚,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向师昌绪做出汇报,大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师昌绪听完汇报,却留下“苦海有边、回头无岸”,这八个绝不轻言放弃的大字。

但如何才能突破几十年的关卡?

就在大家心灰意冷时,威海科技局高新科科长孙玉忠闯了进来。

他数十次让304专家组专家,去民营企业威海光威集团现场考察和取样。

众多高校院所、国有大型企业、国家科研人士都无法攻破的技术壁垒,一家民营企业怎么可能解决,更何况涉及国防军工关键材料?

孙玉忠的举荐,因此并未引起太大重视。但拗不过他的执着,专家组最终还是半信半疑的去到了光威集团现场考察和取样。

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光威集团用于民营生产钓鱼竿的碳纤维材料竟达到了与T300级指标接近的地步。

对于这样的表现,专家组成员兴奋不已。于光威集团掌舵人陈光威而言,这却是一场布局已久的结果。

在此之前,陈光威曾通过多年努力,将一家濒临破产的石化厂,重组为威海鱼竿厂,并将光威钓具做到了年产1000万套,全球领先的生产规模。

量的飞跃,陈光威的咽喉却始终掌握在别人手中,问题就出在碳纤维这一核心材料上。

由于碳纤维是生产钓鱼竿的重要材料,陈光威经常需看日本供应商的脸色,他们提出“赏赐性供给,通知性涨价”,总是以各种理由提价压货。

更气愤的是,国外供方还曾多次派人调查陈光威的工厂,看他们是否真的将碳纤维用于鱼竿生产,而不是用于军方。

“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

为争一口气,陈光威下定决心:“这个东西我们必须有,谁有也不如自己有。”

为此,他先斥资从日本引进一条碳纤维生产线,后又挖来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总工程师陈光大,出任碳纤维研发的技术带头人。

陈光大自1975年开始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工作,尽管始终未能形成批量化的生产能力,但在持续的研发中积累起来了颇为丰富的技术经验。

就这样,陈光威任项目总负责人,陈光大任技术带头人,他们夜以继日地干了起来。

奋战数年后,2004年,光威集团终于成功研发出了碳纤维,正式终结了中国几十年进口碳纤维的历史。

但用于鱼竿的民用碳纤维产品,能和军工在同一等级吗?

有点可惜。这些鱼竿所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只是与T300级指标最为接近。

于是在参观完光威集团生产线后,科技部专家对陈光威留下了一句:“不要总围着鱼竿转了,想办法给国家做点事吧!”

得知国防军工对碳纤维有重大需求,陈光威丝毫没有犹豫,毅然决定从民用碳纤维转战军用碳纤维,为国家干点事。

真正的民族英雄

2005年,碳纤维市场传来一个好消息。

光威集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通过验收,其研发的T300级碳纤维达到了同类产品的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工程化。

至此,我国碳纤维事业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终于撬开了一道缝。

但对于中国更高端的军工产业而言,只有T300级碳纤维是远远不够。以歼-20为例,所用材料需要用到更高端的T700级碳纤维。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深不见底的研发项目,但陈光威依旧没有放弃研发。

从2005年开始,为了持续对碳纤维进行技术攻坚,陈光威先后砸下40余亿元。

艰难时刻,他将所有渔具生产的厂房、设备全数进行抵押,甚至包括自己的住所。

他就像着了魔一样,为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化突破,倾尽所有,却从未向国家说过一句困难,提过一次要求。

只是深感愧疚的向自己的员工深鞠一躬:“我拖累了大家。”

那一刻,陈光威几乎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经常半夜两三点去车间跟踪项目进度。为了节约时间,他甚至将妻子带到厂里,吃职工餐,住职工宿舍。

大力出奇迹。就在这样艰难的境地里,陈光威终于等来了又一次重大的突破。

2008年,光威集团率先在国内建成第一条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次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碳纤维品种T700级研制成功。

紧接着,光威集团又相续成功研发更高端的碳纤维产品,涵盖T800 级、T1000级、M40J级、M55J级,成为国内碳纤维产品品种最全的碳纤维企业。

有数据显示,中国军工领域使用的国产碳纤维70%都来自于光威集团。

2017年4月18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看望陈光威时发出感叹:“陈光威同志,你这一辈子不容易。你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

4天后,陈光威因带病长期工作在碳纤维生产一线上,劳累过度,不幸逝世。

斯人已逝,精神却永存。

与父亲陈光威一样,陈亮继续驾驶着光威集团,在浪潮中行驶,并将公司推上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碳纤维第一家上市企业,并借此继续做大做强。

2022年,光威复材参研的TP500无人运输机实现首飞;参研的旋戈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顺利首飞;参研的第二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翼型风帆成功应用于大型油轮新伊敦轮。

一个民营企业,源源不断为国助力。

在光威的引领下,其他国内企业也纷纷找到了碳纤维的量产路径。

2012年,中复神鹰张国良团队,攻克T700级碳纤维工艺;2018年,上海石化突破12K小丝束到48K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瓶颈;2019年,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实现T1000级超强碳纤维重大突破等。

光威之后,中国碳纤维领域遍地开花。到2023年,我国碳纤维运行产能已达到140830吨,在全球占比达47.7%,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碳纤维最大产能国。

然而这样量的飞跃,带来了崛起的另一面。一度让碳纤维行业从曾经的供不应求,进入到了看似产能过剩的内卷状态。

2023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为115000吨,我国的碳纤维市场需求量为69075吨,二者均低于我国的碳纤维运行产能。

回归到光威复材上市公司的身上,业绩出现明显下滑。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下降 8.11%;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 8.24%。

60年后的今天,我国碳纤维行业已更上一层楼,但又一个产能过剩的问题,似乎也紧跟着来了。

无数次现实表明,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去躺平,无论是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还是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会遇上内卷,均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去解决问题。

而非一遇困难,就轻言放弃!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