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朝鲜最早的成文法

萧家的老大 2024-07-31 17:48:37

箕子朝鲜最早的成文法

箕子是商朝末年遗臣,名胥余,称箕子(畿内采地之爵)。箕子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是孔子在《论语.微子》中称赞的“三仁”。

周初,周武王命召公释放了箕子。至于箕子是如何移居朝鲜半岛的,根据汉初儒生伏生所传《尚书大传》的说法,箕子是因为不愿意周朝来释放他,而自己前往朝鲜的。周天子得知消息后,便将朝鲜封给了他。箕子在接受周朝分封后,曾经觐见过周天子姬发。

周天子向箕子请教人伦规范,箕子便作《洪范》,向周天子讲述定国安民的道理。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的记载,与《尚书大传》大致相同,只是先后次序略有不同,它认为,是周武王先向箕子请教,箕子告以《洪范》。武王就以朝鲜封之。

班固《汉书.地理志》则认为,箕子来到古朝鲜的时间是在商朝末年,而不是武王灭商以后。箕子也许是看到商朝大势已去,便率领一部分商民迁居朝鲜。

后来,周天子封箕子于朝鲜,只是承认一种既成事实罢了。以上古代汉文资料的记载,虽然存在一定的出入,但都不否定箕子入朝鲜这一事实。

朝鲜的早期历史文献,如《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也都赞同这种说法,并基于儒家正统文化观认为箕子王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对于箕子入朝鲜之事,考古学材料也透露了一些信息。中国商周之际,大致相当于朝鲜考古学上新石器时代中期。在这一时期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有石斧、石镞、石刀等。特别是其中数量众多的半月形石刀,这正是中国龙山文化的典型特征,中朝学者普遍认为,它与商朝的灭亡是有关系的。

《尔雅.释地》相对于《尚书.禹贡》增加了幽州和营州,考古学也发现,商代中期开始大力开发辽宁地区的铜矿,而商朝一般习惯在铜矿附近的中转站,建立据点城市,商末的伯夷、叔齐的孤竹国就是这样的据点城市。箕子之所以移民迁居东北,在文化上是有基础的。

箕子走之辽东建立箕氏侯国后,客观上,促进了朝鲜半岛的文明开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箕子入朝鲜后,带去了先进的殷商文化。他以礼义教化人民,又教给耕织技术。受殷商文明的影响,朝鲜半岛社会有了迅速的进步,产生了自己最早的成文法《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

这里“乐浪朝鲜民”,指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乐浪郡,及其治所朝鲜县的,过去箕氏王朝时期的平民。对于“犯禁八条”这一成文法,中朝学者一般认为,应该是商周之际,来自中国的百姓集团制定的。而成文法的制定,是一个社会具有较高文明的标志。“犯禁八条”虽然内容记载不全,却足以反映箕子朝鲜民众的文明程度。

从在朝鲜平壤城南发现的箕田,也可看出殷商农业文明对于古朝鲜的影响。据朝鲜朝学者韩百谦的《箕田考》记载,箕田,方正有规则,与中国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相吻合;每田分4个区,每区有田七十亩,与中国“殷人七十而助”的文献记载相一致。箕田的出现决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应该说,是受商朝耕作制度影响的结果。

据《史记》记载,箕子在朝鲜立国后的某年,曾经回到周朝国都朝见周天子。当经过殷商故国,看到过去华丽的宫殿,如今已成为废墟,禾黍丛生时,箕子十分伤心,便作《麦秀之诗》咏道: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诗中所说的“狡僮”,指的就是商纣王。商朝遗民听到这首诗后,都感伤不已,不禁痛哭流涕。这个故事说明,朝鲜的箕子,与周朝之间还有一定的政治往来。

当然,在箕氏朝鲜时期,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这方面虽然没有留下具体文字资料,但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朝鲜半岛北部各地,出土了大量中国战国时期燕国的货币—明刀钱,多者一次竟达千余枚。这充分说明,燕国与箕氏朝鲜经济往来的密切程度。

在秦末民变潮中,有个名叫卫满的燕人,率领一千多名部属,来到了朝鲜半岛。后来,正是他灭亡了已经衰落的箕氏王朝,建立了“卫氏朝鲜”。

卫氏朝鲜前后存在近九十年,于公元前107年被汉武帝所灭。汉朝在卫氏朝鲜旧地置郡统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乐浪文化”。

卫满率领部属刚来朝鲜时,得到朝鲜王箕准的礼遇。箕准拜他为博士,并按中原礼俗赐给珪,封给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箕准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过卫满,来为他守护西部边境。然而,卫满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为依托,不断招引流民,积聚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

公元前194年,羽翼已丰的卫满,派人向箕准假传汉朝要派大军来进攻,请求到准王身边来守护。箕准不知是诈,竟答应了卫满的请求。于是卫满趁此机会,率军向王都王俭城(今朝鲜平壤)进发,一举攻占王都后,自立为王,国号仍称朝鲜,历史上称其为“卫氏朝鲜”。

箕准战败后,逃到了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一部分考古发现表明,被认为是箕子封地的朝鲜(今辽东、北朝鲜)琵琶型的铜剑在外形和金属成分上,与同期中国其他地区的类似武器有所不同,但礼器、生活器具则大体相当。

有一种观点认为,箕子朝鲜的疆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动的,起初与孤竹国一同处于辽西地区,有辽西出土的殷晚期青铜器中,方鼎内底中心有铭文“亚侯”为佐证。后来,由于燕国的强大而退居辽东和北朝鲜。《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魏略》中记载:“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自称为王,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两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箕子朝鲜后被卫满朝鲜所灭。汉武帝又灭了卫满朝鲜。

箕子朝鲜的法律是保护私有财产的。《旧唐书》上记载,后世的高句丽“颇有箕子之遗风”,“其俗多淫祀,事灵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民间传说和各种小说也有箕子朝鲜的叙述,如封神演义中对箕子朝鲜的描述为:“子姓。乃殷贤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于周,武王请见,乃陈‘ 洪范九畴 ’一篇而去之辽东。武王即其地封之。至今乃其子孙,即朝鲜国是也。”

(本篇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