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趣史——上得庙堂下得厅堂的韭菜与福禄之果葫芦

虎山评茶 2024-08-17 13:51:12

韭菜: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味道

韭菜的原产地就在我国,野生韭菜在我国几乎每个地方都能够找到。春秋时期的《夏小正》当中就记载“正月囿有韭”意思是说正月的菜园子里种植有韭菜,这样来看我国驯化并种植韭菜的历史最少要有2500年之久。温室种植韭菜的技术早在我国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汉书·召信臣传》当中就有关于当时贵族命人冬季生火在室内种植韭菜以供食用的记载。

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得名于“韭花”二字。

东汉许慎在《说文》里这样解释“韭”字:

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

韭菜是蓿根,种下后根不用挖,一直再生,所以有了一种而久者。东汉时,人们对生长习性已经非常了解了,这说明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了漫长的种植期。

我国现在能找到的古籍文献中,记载的有《山海经》、《周礼》、《诗经》。而在《山海经》中记载了两处地方:

丹熏之山,其草多韭、薤……视山,其上多韭。

这明显是野生的。而到了《周礼·天官》中是这样记载的:

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昌本……

意思是行朝事礼时所进献的豆,盛的食物是韭菜做的菹、多汁的肉酱、菖蒲根做的菹……

韭菜之所以被世人所推崇,莫过于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其旺盛的生命力,割而复生,得“懒人菜”之美誉;二是那浓郁的香气,于尚香之时代,成为祭祀之上品。

韭菜之所以能越割越茂盛,得益于其深厚的宿根及不断萌发的芽苗,此乃其野外生存之道。即使叶片被动物吞噬,亦能迅速补充,确保光合作用不间断,宛如自然的食物“工厂”。古人欣赏韭菜,不仅因其为持续的食物来源,更寓意着对生命力的向往。

而这连续的新生背后,韭菜也需消耗能量以防动物之侵扰,于是它演化出独特的“化学武器”——含硫化合物。这些名字复杂的化合物,如二甲基二硫醚、丙烯基二硫醚等,正是韭菜辛辣香味的来源,未来有望成为新型生物农药,既防真菌之害,又驱虫保蔬果。

尽管韭菜的气味让一些人退避三舍,担心口中余味,但其实刷牙、嚼茶叶、饮牛奶等方法便能缓解。尽管如此,若韭菜饺子食之过量,那股独特的气息便会挥之不去。即便如此,韭菜鸡蛋水饺仍是我的至爱,只是在重要场合之前,我会克制自己,以免一时的口腹之欲影响大局。

有趣的是,这股气味或许是韭菜成为标准蔬菜的关键因素之一。回溯商周时代,蔬菜尚未有明确的分类,它们要么如同韭菜,作为重要的香辛料,要么仅为普通野菜,如蘩、堇、藤与卵蒜。在那个时代,智慧的中国农民不仅采集易于辨识的野菜,更将本用于他途的植物,如葫芦,培育为桌上佳肴。

葫芦:不仅当水瓢,还可变蔬菜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葫芦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水漂原料,它的最初身份,是一种温润雅致的容器。在古老的神话《八仙过海》里,铁拐李凭借大葫芦渡过波涛汹涌;在《水浒传》的篇章中,梁山英雄们以葫芦为酒器,畅饮豪情;而在我国许多淳朴的农家庭院,葫芦瓢也常常用来舀面、盛水。山西的古谚“缴枪不缴醋壶”,其中的“醋壶”往往就是葫芦的化身。曾几何时,我以为葫芦的使命仅止于此,直到有一天,邂逅了以葫芦为食材的佳肴,方才领悟到葫芦的另一面。

葫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500多年前的岁月里,它便在人工的精心照料下,成为了房前屋后的绿色“常客”。尽管我国拥有数千年的葫芦种植与食用历史,但关于葫芦的野生起源却依然是个未解之谜。有学者推测,葫芦的故乡或许位于遥远的非洲热带地区,然而这一说法尚待确凿的考证。

从植物学的视角来看,我国的葫芦可分为五个变种:瓠子、长颈葫芦、大葫芦、细腰葫芦和观赏葫芦。依据形态的差异,又可将葫芦归纳为四个种类:瓠瓜的圆柱饱满,长颈葫芦的颈部细长,大葫芦形状扁圆,而细腰葫芦则以其特有的分段形态,承载着传统的审美意趣。

在我们的餐桌上,瓠瓜成为了常见的食材,它虽形似冬瓜与西葫芦的交汇,却确确实实属于葫芦家族。瓠瓜的圆筒形状或许并不符合我们对葫芦的传统印象,但它的易种植、易收获的特性,使得它早在远古时期便受到了农家的青睐。

中国的瓠瓜食用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古文献《诗经》中便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的记载,其中的“断壶”便是摘取瓠瓜的形象表述。《管子》、《汉书》等史籍也留下了种植瓠瓜的记载。而到了东汉时期,《释名》一书中更有瓠瓜储存以备冬日食用的描述,可见葫芦条的食用传统由来已久。

此外,我们还能够享受到长颈葫芦、大葫芦和细腰葫芦的滋味,它们成熟之后,同样可以转化为各式容器,无论是盛醋还是舀水,均能发挥其独特用途。而那些小巧精致的观赏葫芦,虽不宜食用,却也是案头把玩的好物件。

苦味的危险份子

瓠瓜以水分为主,含有95.3%的水分,其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但不容忽视的是,它所蕴含的呈味酸为我们的味蕾带来了别样的鲜爽。需要注意的是,若瓠瓜出现苦味,则需提高警惕。

苦瓠瓜就是出现问题的瓠瓜。其实,在自然状态下,瓠瓜发苦才是正常状态,出现在人类餐桌上的甜瓠瓜才是“畸形”个体。 而瓠瓜发苦是因为在栽种过程中出现变异,重新带上了苦味。瓠瓜的苦味来自其中的葫芦素。葫芦素在植物界非常常见, 现在能科学分离出葫芦素的植物有14种,我们通常碰到的苦味黄瓜、苦味甜瓜,其苦味都来自其所含的葫芦素。如果只是少量摄入葫芦素,倒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稍稍过量, 就会引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晕等症状。摄入量大时,还会引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衰竭,甚至导致死亡。所以, 碰上苦味的瓠瓜时,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就不要硬吃了。

苦味一直都不是友善的味道,它通常意味着有毒或者强刺激性等对身体有危害的物质的存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对苦味的判别能力也比对酸、甜、咸等味道要强得多。一般人对甜味(来自蔗糖)的识别能力为0.5%,对苦味(来自奎宁) 的识别能力却是0.0016%,也就是说,一般人能分辨出1升水中溶解5克糖的甜味,1升水中溶解0.016克奎宁的苦味。

有些“超级味觉者”,甚至可以辨别出一杯水中以分子计数的苦味物质。 虽然我们经常把“良药苦口”挂在嘴边,但真要碰到反常的苦味食物,还是躲远点为妙。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类对于苦味的识别能力远超其他味道,这无疑是对潜在有害物质的一种天然防御。虽然我们常言“良药苦口”,但面对异常的苦味食物,避而远之无疑是明智之举。除了葫芦这样被人类驯化为蔬菜的植物,还有一些植物因意外的机缘,放弃了原有的“职责”,转身投入了蔬菜的行列。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