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之战开打之前,大概也就是在曹操刚刚挖完玄武湖,开始训练水军的时候,曹丕曾经被举荐过一次。
举荐他的这个人,名叫赵温。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赵温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但他官职很高,之前曾经是东汉的司徒,位列三公。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他哥赵谦当年做过太尉,他叔叔赵典当年也做过太尉,他爷爷赵戒当年同样还是做过太尉!
也就是说,他们家三代人,出了四个‘三公级官员’。而袁绍他们家,则是连续四代人出了五个三公。
总之,赵家的家世背景,绝对是和袁家有的一拼。
当然,等到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之后,赵家肯定就不行了。毕竟,他们家没人在地方做官,之前也没去抢地盘。到了赤壁之战开打之前,赵温都已经七十多岁了。也就只剩下赵家多年积攒下来的一点声望,还算比较有价值。
估计当时的赵温,也是想拿自己家的声望,来做最后一搏,想要在曹操那边讨一个人情。所以,他就主动向汉献帝上书,举荐曹丕做官。
尽管当时的曹操,已经手握大权,完全可以自己随便给曹丕任命官职。只要他愿意,他给曹丕专门设一个官职都可以。但问题是,如果能有赵家的声望做背书,合理走一遍流程,这显然更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所以,估计就连赵温自己,也觉得这次上书之后,曹操肯定会欠自己一个人情。
但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当曹操知道这件事之后,曹操不光没有接受这个人情。他反倒是指使自己的下属,走流程弹劾赵温,然后免除了赵温的所有官职!
因为那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尤其是那场赤壁之战,实在太过重要。所以,在赵温被免职之后,也没人多去想这件事。
但从后世的角度来说,从这件事当中,我们却能看出,当时曹操对于自己继承人的态度。
曹操为何不接受赵温的好意呢?
对此,后世曾有这样一种猜测:或许,赤壁之战以前,曹操依然还有做‘治世能臣’的志向。要知道,在赤壁之战那一年之前,曹操本人只是一个权臣,他的爵位也只是一个侯爵。至于说魏公和魏王,那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当时的曹操,对于曹丕的期待,或许依然还是想让他未来做一个大臣,而不是皇帝。毕竟,当时曹操本人,也没有想要篡位。他当时的理想,或许还是做一个霍光那样的大臣。他希望自己可以再造大汉,然后等到自己死后,把权力交还给汉献帝。最好汉献帝能再追封他一个皇帝的头衔,然后曹家还能善终,结局比当年的霍家更好。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是后人的推测。至于说曹操心里具体是咋想的,史书上自然也不可能写。
但显然,在赤壁之战结束以后,情况彻底不一样了。
在那之后,曹操逐渐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有生之年,或许都无法再统一天下了。
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曹操的接班人,必须是一个能够继承他志向的儿子。而且,这个儿子,个人能力必须很强,能接得住曹操留给他的权力!
于是,从这时开始,曹操对继承人的期待,终于变得截然不同了。而他对曹丕的培养方向,也从一个权臣的接班人,转向为一个顶级领导者。
就这样,公元211年,大概在刘备入蜀的同时,曹丕升任五官中郎将。
按照东汉的官制,五官中郎将是郎中令麾下的一个将军,主要负责管理皇帝身边的一部分禁卫军队。以曹丕的身份,担任这个官职,那自然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不过,曹丕的这个五官中郎将,和历史上其他的五官中郎将,并不完全一样。除了管理禁卫军队之外,他还负责做丞相的副手!
而当时的丞相,正是曹操本人。
所以,后世普遍认为,曹操就是在这一年,真正将曹丕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
不过,确立为接班人,并不意味着曹丕自此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对于自己的接班人,曹操要进行严格的考察。而且,曹操也不是那种喜欢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人。所以接下来,他也给了自己其他儿子,和曹丕竞争继承人资格的权力。
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他也支持其他儿子,和曹丕来竞争上岗。只不过在这些儿子当中,当时唯一一个能够对曹丕形成一点威胁的,就只有曹植。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是排在后面的儿子,普遍年龄偏小,这时候不具备和曹丕竞争上岗的资格。而排在前面的几个儿子,曹昂死了,那个神童曹冲这时候也死了。曹彰武力值不错,但是不太懂政治,也不适合做继承人。
这样算下来,也就只有曹植,还能和曹丕稍微竞争一下。
再加上曹操也有意,让两个儿子竞争的更激烈一些,以求磨练出最合格的继承人。所以接下来,曹丕和曹植两兄弟身边,各自出现了一个小团伙。
曹丕身边,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做帮手。而曹植的身边,则是聚集了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另外,后来在曹氏宗亲当中,很快也有人开始站队。比如说曹休、曹真、夏侯尚等人,后来就都站队到了曹丕这边。
这串名单,虽然有点长,但在曹丕身后的那个名单里的所有人,再加上曹植名单当中的那个贾逵,接下来将会直接主导三国时代的魏国,几乎所有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