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走了…
这是央视新闻的标题,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叶嘉莹这个名字。
认真看完叶嘉莹教授的生平介绍,除了钦佩还是钦佩,真正的文人风骨,品格高尚,刚正不阿,醉心诗词,心系祖国。
然而,令我震惊的是,这样优秀的人也逃不开家暴,逃不开婚姻的不幸。
叶嘉莹22岁的时候,经老师介绍认识了赵仲荪,并且在赵仲荪的热烈追求下结了婚。
赵仲荪是介绍人的弟弟,在南京工作,比叶嘉莹大10岁。
他对叶嘉莹一见钟情,往返两地疯狂追求叶嘉莹。1948年,两人在上海结婚。
婚后生活拮据,全靠叶嘉莹维持生计。那会儿时局未定,叶嘉莹跟随丈夫流落台湾。
刚生下大女儿,丈夫就因台湾“白色恐怖”入狱三年。
这期间,叶嘉莹带着哺乳期的女儿寄居在大姑姐家,睡在地板上。
赵仲荪出狱后,性情大变,不仅不出去上班赚钱,还动不动对养家糊口的妻子言语相向,拳打脚踢,以至于夏天叶嘉莹都不得不穿着长袖长裤给学生上课。
最痛苦的时候,叶嘉莹也曾想过自尽,但为了孩子,她选择了隐忍。
这一忍就是一辈子,直到她84岁,94岁的赵仲荪去世。
每次她谈起赵仲荪,从不说他不好,都是哀叹“哎,赵仲荪这个人啊…”。
很多人不理解,像叶嘉莹这样有赚钱的能力,体面的工作,学识渊博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为什么不痛快的离婚?
她用王安石的一首诗来表示对丈夫的理解: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与原诗略有出入)
这或许就是“慈悲”的具象化了。
叶嘉莹人生中的另一大不幸,大概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中年丧女之痛。
叶嘉莹52岁的时候,在加拿大教学,去参加学术会议的途中,接到大女儿和大女婿因车祸身亡的消息。这对小夫妻刚结婚两年,还没有生孩子。
悲从中来,叶嘉莹觉得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因为从战争年代苟活到和平时期,正当她觉得生活越来越好时,上天把她的大女儿夺走,以此来惩戒她的这种想法。“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这一生的坎坷、隐忍,辗转腾挪,不过是为了家人安稳平安。结果,这点儿念想也被命运的不公打破。
经过这次大的悲痛和磨难后,她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回国教书,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在她的努力之下,叶嘉莹重新站在祖国的讲台上,向中国的学生讲述诗词之美。
平日里温婉优雅的叶嘉莹,只要一站上讲台,仿若李杜再生,台下学生听的如痴如醉。
执教近80年,叶嘉莹是公认的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然而,名利并不是她所追求的。钱财对她来说真的就是身外之物。
2018年,她将出售北京和天津的两处房产所得1857万元捐给了南开大学。
2019年,她把讲学和版税所得1711万元捐给了南开大学。
两次共计捐赠3568万元。
有些人贪着用不完的钱干着缺德事,有些人散尽家财只为传承中国宝贵的传统,发扬诗词文人高尚的品性、人格。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叶嘉莹走了,但她这百年人生的故事未完待续,她的风骨、她的精神一定会在万千学子中绽放华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