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九月事件:约旦战争

奈何桥等你 2024-09-21 14:56:28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约旦吞并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广大土地,并赋予了当地居民以完整的公民权利,使约旦的公民人口从40万增长到130万,其中包括三分之二的巴勒斯坦人和三分之一的约旦人 。这一人口结构的剧变极大的影响了约旦的政治形势,使约旦深深卷入了巴勒斯坦问题当中。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于1964年成立后,该组织就以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埃及为基地,不断对以色列发起袭击,在通过袭击扩张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让约旦和以色列的关系不断恶化。1967年六日战争后,以色列吞并了约旦河西岸,当地的巴解游击队纷纷转移到了约旦境内,使约旦和巴解组织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

在1968年3月21日以色列国防军为报复巴解游击队埋设地雷炸毁一辆以色列校车并造成十余人伤亡而发动的卡拉梅战役后 ,由于巴解组织认为以色列不会袭击人口稠密的地区,来自各地的巴解游击队都开始向约旦汇聚,约旦成为了巴解组织反击以色列的主要聚集地,甚至巴解组织的许多指挥部都设在约旦首都安曼附近 。在1968年巴解游击队袭击约旦警察后,约旦侯赛因政权立即与巴解组织达成了七点协议以约束巴解组织在约旦境内的违法行为 。然而,巴解组织无意遵守协议,反而继续在约旦的巴勒斯坦难民区为所欲为,拒绝服从当局管理,甚至不允许侯赛因国王进入巴解组织在安曼附近的指挥部 。1969年3月,侯赛因国王前往华盛顿与新当选的尼克松总统会谈,提出要求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 的主张,这使得巴解组织加剧了对侯赛因政权的怀疑并激化了巴解组织与约旦政府的冲突 。

卡拉梅战役期间,侯赛因国王在检查一辆废弃的以色列坦克

卡拉梅战役成为巴解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里程碑。巴解组织首次宣告自己赢得了一场对以色列国防军的战斗,对以色列人造成了重大伤亡。据法塔赫报告,在战役结束后的48小时内就有超过5000人志愿要求加入巴解组织,截止3月下旬,约旦境内已有约20000名巴解组织战士。叙利亚和伊拉克为巴解组织提供培训,而以科威特为首的海湾国家则通过抽取国内巴勒斯坦人的税收为巴解组织提供资金。有了如此强力的支持,巴解组织开始在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建立秩序,这些难民营甚至被称为“独立共和国”。人员和资金的充足让巴解组织开始着手推进更进一步的行动,在1968年的下半年,他们开始袭击约旦警察,意图进一步扩张在约旦的势力范围,这直接引发了侯赛因国王的不满。11月初,约旦军队袭击了一处巴解组织营地,向巴解组织展示了对抗国王权威的后果。这次袭击后,侯赛因国王与巴解组织达成了七点协议,巴解组织被禁止在城市中携带武器和穿着制服上街、禁止拦截和搜查民用车辆、禁止与约旦军队竞争兵源、必须携带约旦身份证件、车辆必须挂有约旦车牌、犯下的罪行由政府组织调查、巴解组织和政府之间的争端由双方组成的代表委员会解决。换言之,侯赛因国王允许巴解组织继续在约旦活动,前提是必须尊重约旦的法律和政府的权威。巴解组织中的激进派不愿接受这些限制,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发起更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以壮大声势。到了1970年,乔治·哈巴什领导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和纳伊夫·哈瓦特梅领导的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开始公开质疑哈希姆君主制的合法性,并呼吁推翻并以革命政权取而代之。他们声称通往特拉维夫的道路经过安曼,力求将安曼改造成阿拉伯世界的河内。这让侯赛因国王陷入两难之中,如果他出动军队镇压巴解组织,约旦就会遭到阿拉伯世界的疏远;但如果他对巴解组织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坐视不管,国王在约旦的权威就会土崩瓦解。1970年2月21日,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袭击了瑞士航空公司SR330航班,导致该机坠毁于瑞士卢塞恩附近,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尽管巴勒斯坦抵抗运动联合指挥部否认有任何巴解下属组织参与了这次袭击,但侯赛因国王和约旦政府还是怀疑是巴解组织策划了这起事件并向美国大使哈里森·塞姆斯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强烈谴责 。在4月30日发给国务院的一份报告中,哈里森指出2月的卢塞恩袭击事件是“巴解组织对约旦法律和秩序的挑战”,并认为自2月之后,侯赛因只是在名义上控制着约旦 。

在安曼巡逻的巴解组织战士

不过,同样在1970年2月,侯赛因前往开罗会见了埃及总统纳塞尔,这位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同意支持侯赛因。此外,约旦军队也对巴解组织感到极为不满。1970年6月,一个坦克营被巴解组织挑衅后,在没有得到安曼命令的情况下从约旦河谷出发,搜寻巴解组织进行报复,侯赛因和总参谋长谢里夫·沙克亲自出面才阻止了这支部队的行动。6月7日,约旦军队再次和巴解组织交火,巴解组织还炮击了前往事发地视察的侯赛因所在的车队,造成1人死亡。这引发了长达3天的持续交火,据以色列国防军估计,有大约2000名装备有火箭弹和迫击炮的巴解组织士兵在安曼与约旦军队交火。1970年6月成为了约旦君主制最不稳定的时期,尽管已经有纳塞尔的支持,但侯赛因还需要时间争取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此外,他当然希望避免一场可能导致数千人伤亡的内战。为了争取时间,侯赛因答应了巴解组织的要求,撤换了总参谋长谢里夫·沙克和总理谢里夫·纳赛尔,以更温和的马苏尔·贾齐将军和阿卜杜勒·里法伊取而代之。国内外观察家都将侯赛因的让步视为约旦君主制崩溃的前兆,但侯赛因自己还是很有信心。

9月1日,侯赛因的车队在三个月内第二次遭到巴解组织的袭击,这拉开了黑九月的序幕。1970年9月6日到9日间,巴解组织内的激进势力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先后劫持了从法兰克福、苏黎世、阿姆斯特丹和孟买起飞的四架民航客机(另有一次对以色列航空公司219航班的未遂劫机,参与劫机的一男一女两名突击队员被击毙一名并被逮捕一名),迫使其中三架在约旦道森机场降落,另一架美国泛美航空公司93航班的波音747客机经贝鲁特转场后在开罗降落,人阵组织在将这架客机上的170名机组人员和乘客疏散后炸毁了客机。9月7日,人阵组织提出了自己的四点要求:1)释放因1969年苏黎世劫机事件而被关押在瑞士的三名突击队员;2)将劫持以色列航空公司219航班未遂的女突击队员释放并将劫机过程中被击毙的男突击队员的遗体运回安曼;3)释放关押在西德的三名突击队员;4)要求以色列释放所有关押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囚犯 。

人阵组织在疏散人质后炸毁了客机

在与美国、以色列、瑞士和西德进行了漫长的谈判后,巴解组织释放了371名人质,炸毁了飞机,将剩余54名人质继续扣押在安曼的酒店。侯赛因国王对巴解组织的肆无忌惮终于忍耐到了极限,他决不能允许巴解组织破坏约旦和它的西方盟友的关系,后者的支持是约旦君主制存在的关键。9月16日,侯赛因解散了温和的文官政府,以一个军政府取而代之,总理由强硬的军人穆罕默德·达伍德担任。此外,侯赛因还召集陆军高级将领中的强硬派在安曼西郊的官邸开会,这些将领一直以来都敦促约旦军队重整军备,他们预计以约旦军队现在的规模,要完全清剿安曼的巴解组织游击队至少需要两到三天时间。在组建军政府后,侯赛因就在安曼宣布了戒严,并调遣部队开始对巴解组织游击队的军事行动。后来约旦高级将领阿布·伍德询问侯赛因国王,在黑九月时他做出的最艰难的决定是什么时,侯赛因的回答非常简单:夺回我的首都的决定。

9月17日,约旦第60装甲旅从不同方向进入首都安曼,用坦克、火炮和迫击炮清理被巴解组织游击队占据的难民营。但是,由于巴解组织早就意识到了军方即将展开行动,因此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让约旦军队清理安曼难民营的行动变成了一场拉锯战。第60装甲旅花费了10天时间,动用了重武器才成功将巴解组织游击队驱逐出安曼。与此同时,约旦军队还对巴解组织游击队势力较强大的伊尔比德、杰拉什、萨尔特和扎尔卡等城市发起了军事行动,但这些行动在早有准备的巴解组织游击队的抵抗面前仍显得不太顺利。据被扣押人质戴维·拉布后来描述了黑九月初期的军事行动是什么样的:“由于阿什拉菲耶是约旦军队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正处于炮击之中。电力被切断,我们再次没有食物和水。周五下午,我们听到一辆坦克的金属履带在人行道上叮当作响。我们很快就被赶进了一个房间,游击队打开了门,使建筑物看起来像是被遗弃的,这样就不会遭到炮击。“

在约旦军队挺进约旦第二大城市伊尔比德郊外后,侯赛因国王向巴解组织游击队提出了停火建议,约旦政府将提供将游击队员运送到边境的汽车,而巴解组织游击队将全部撤出约旦。巴解组织游击队甚至没有对这个提议进行答复,而是以激烈的抵抗作为回应。军方预计的三天完成行动显然已不可能实现,随之而来的僵局让其他阿拉伯国家干涉约旦局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行动第一天,侯赛因国王与他的顾问瓦斯菲·塔尔(右)和陆军参谋长哈比斯·马贾利(左)会面

阿拉伯国家对约旦局势的反应并不太一致。在约旦驻扎有17000名士兵的伊拉克对约旦内战的反应比较温和,即使在约旦军队攻击了伊拉克军队驻扎区的巴解组织游击队后,伊拉克也没有做出明显反应,一贯以阿拉伯世界领袖自居的埃及也是如此。与伊拉克和埃及截然不同的是,约旦邻国叙利亚做出了激烈的反应。在叙利亚与约旦的边境附近,坐落着约旦城市伊尔比德,这里除了是约旦第二大城市外,还是巴解组织游击队的主要军火仓库。约旦内战甫一爆发,叙利亚就立刻在叙约边境上开始集结军队,大马士革电台也开始号召约旦军队起义,与巴解组织游击队并肩作战。此外,叙利亚外交部还照会约旦方面,表示如果巴解组织游击队战败,叙利亚不会置之不理。面对降至冰点的叙约关系,埃及、利比亚、苏丹等国也做出反应,开始在侯赛因和巴解组织之间组织调停,以避免叙利亚介入约旦内战。然而,由于侯赛因国王和巴解组织的立场相差太远,埃及等国的调停未能成功,叙利亚也决意介入约旦局势以拯救节节败退的巴解组织游击队。

9月18日,一支带有巴勒斯坦解放军标志的叙利亚军队开始向伊尔比德进军,伊尔比德很快被这支叙利亚军队占领并被宣布为解放城市。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约旦第40装甲旅成功挡住了叙利亚军队的入侵,阻止了叙利亚军队以伊尔比德为基地继续向约旦腹地进发的尝试。在先头部队被及时部署到前线的约旦军队阻挡后,叙利亚发动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次进攻,这轮进攻由第五步兵师下属的两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步兵旅组成,拥有约300辆坦克。尽管士兵们都佩戴了巴勒斯坦解放军的标志,但这支部队是真正的叙利亚正规军。大马士革没有就叙利亚军队的入侵发表任何声明,人们普遍猜测叙利亚的目的是协助巴解组织游击队推翻约旦君主制,从而在以色列东部建立一个依附于大马士革的傀儡政权。叙利亚人至少想通过军事行动在约旦北部建立一个占领区,从而为巴解组织游击队提供庇护并据此与侯赛因国王谈判。

约旦境内的巴解组织游击队

当天夜里,侯赛因国王组织了一次内阁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寻求西方盟国的帮助以对抗叙利亚入侵。约旦王国的高级官僚们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请求美国或英国进行军事干预,另一派则认为这纯粹是阿拉伯世界的内部事务,不应该引入西方国家的干预。在第一天的战斗证明了约旦军队难以抵抗不断得到增援的叙利亚军队后,前者很快占到了上风。

由于约旦与美国驻约旦大使馆联络的中断及与以色列缺乏直接的联系,侯赛因于9月20日发出的第一份援助请求是发向英国的。他要求以色列或其他国家对叙利亚军队进行空中打击或采取其他威慑措施,同时他希望英国能考虑他的请求并向以色列转达。但英国的保守党政府一致反对进行军事干涉,认为巴勒斯坦会最终赢得对侯赛因的战争,而且如果英国采取拯救侯赛因政权的行动,将不利于英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利益。美国新任驻约旦大使迪恩·布朗直到约叙战争爆发后才到任,因此他只好乘装甲车去向侯赛因国王递交就任国书。由于英国拒绝援助,于是侯赛因向布朗发出了援助请求。

侯赛因最初向美国发出的援助请求,是希望美国能发表谴责叙利亚入侵约旦及通过国际行动制止外部军队干涉的声明。从侯赛因的请求来看,侯赛因事实上还是希望尽量避免美国的直接干预,以防招致阿拉伯国家的指责;而对于采取国际行动的请求,则是希望更多的国家能够参与进来,这样既会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也为美国的支持提供合理的理由,同时也不会受到阿拉伯国家的指责。因此,尽管侯赛因是亲美的阿拉伯温和派,但在采取针对阿拉伯游击队的行动时,对其形成掣肘的还是阿拉伯国家的态度。但伴随战争形势的发展,侯赛因的初衷逐渐被现实考虑所取代。9月20日下午,由于叙利亚在约旦北部的大范围进攻,侯赛因的副官电告布朗大使,称侯赛因国王要求美国采取行动。

巴解组织游击队活跃的城市一览表与叙利亚军事行动路线

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伙伴国家,约旦王国在冷战时期美国中东政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1957年约旦的“四月危机”后,艾森豪威尔政府开始将约旦视为冷战中的“同盟者”,并从这一年开始向约旦提供军事援助 。1957年4月24日,在约旦“四月危机”进入高潮阶段时,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新闻秘书詹姆斯·哈格蒂在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他表示“总统和国务卿都认为‘约旦的独立和完整至关重要’” ,这意味着在“四月危机”后,美国已经将约旦视为对美国利益具有重要关系的国家。因此在侯赛因向美国请求援助后,华盛顿对此极为重视。美国国务院一方面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进行谴责,要求入侵约旦北部的叙利亚军队立即撤军;另一方面又照会苏联方面,要求莫斯科约束大马士革的行动。除了外交上的反制外,华盛顿还以实际行动为侯赛因撑腰——尼克松于当天下令第82空降师进入战备状态,部署在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也前往黎巴嫩外海进行威慑。不过,美国人不愿意亲自介入约旦局势,华盛顿的选择是与自己在中东最亲密的盟友以色列协调,要求以色列介入约旦局势以制衡叙利亚。对以色列来说,维持侯赛因的统治也是极有必要的,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以色列东部的安全,因此特拉维夫也愿意以空中打击的方式支援安曼的行动。面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干涉准备,苏联也向东地中海增派了3艘导弹艇,但除此以外没有更多行动。中东的另一个地区性强国埃及自约旦内战爆发时起就秉持调停立场,面对叙利亚的军事干涉也表示反对,开罗与众多阿拉伯国家一道要求召开阿拉伯国家峰会以解决约旦问题,侯赛因对此表示赞同,但要求在峰会上控诉叙利亚武装入侵约旦。

在接到美国的干涉请求后,以色列内阁在介入约旦的问题上也有了很大分歧。以总理梅厄夫人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暂时放下六日战争中约旦与以色列开战的往事,出动空军保护侯赛因政权。但强硬的右派主张让巴解组织推翻约旦君主制,以此为下一次战争中以色列对约旦的入侵行动提供借口。一贯最为激进的以色列军方甚至制定了占领约旦领土(包括基列高地、卡拉克和亚喀巴)的应急计划,以防该国解体并被伊拉克、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邻国掠夺。在激烈的辩论后,梅厄夫人一派获胜,以色列国防军立刻在东部边境集结部队,空军战斗机则以超音速在叙约前线附近巡航,以音爆声震慑叙利亚军队。以色列方面倾向于对叙利亚发动空地联合打击,直接攻击入侵约旦境内的叙利亚军队,但侯赛因国王拒绝以色列军队进入约旦境内,要求以色列军队攻击叙利亚本土。这极有可能引发苏联的不满,迫使以色列寻求美国的担保。

1970 年 9 月 17 日,约旦士兵在伊尔比德附近检查一辆百夫长坦克

事实上,叙利亚方面对军事干涉的立场也不一致。军事干涉约旦的决策基本上是叙利亚复兴党领袖萨拉赫·贾迪德独自做出的,以哈菲兹·阿萨德为首的复兴党温和派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太过激进,不利于叙利亚塑造在反犹太战争中的领袖形象。复兴党温和派不希望看到叙约战争进一步扩大,因此掌管叙利亚空军的空军司令阿萨德拒绝派遣空军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这为约旦军队的反败为胜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以色列军事干涉叙约战争、地区危机进一步扩大前,侯赛因于9月22日下令约旦皇家空军对伊尔比德附近的叙利亚装甲部队进行空中打击。由于约旦境内的叙利亚军队几乎没有空中掩护,约旦空军的行动异常顺利,于当天就对伊尔比德一带的叙利亚军队造成了沉重打击,遏制了叙利亚军队的攻势。在持续了两天的空中打击中,叙利亚军队损失了75辆坦克。在9月23日,约旦空军继续前往前线执行任务时,他们发现叙利亚军队已经开始撤退。为了表示友好姿态,侯赛因允许叙利亚军队回收丢弃在战场上的坦克,并放任叙利亚军队撤回国内。部分是出于与叙利亚复兴党的竞争关系、部分是出于驻约部队指挥官哈丹·提克里蒂对侯赛因的不干涉承诺,在约旦拥有一整个装甲师的伊拉克并未对约旦采取行动。

在赢得了对叙利亚人的战役后,约旦军队开始炮击安曼一带的巴解组织游击队据点。9月22日,为解决约旦问题,阿拉伯国家在开罗召开峰会,决定由苏丹总统加法尔·尼迈里领导的一个四人调停使团到约旦,试图与侯赛因国王对话并与巴解组织领导人亚瑟·阿拉法特进行联系。9月24日,苏丹总统尼迈里率领的调停使团在阿拉法特陪同下回到开罗,并在26日向阿拉伯领导人提交了一份冗长的报告,指责约旦军队违反停火协议,断言这是约旦有预谋地镇压约旦人民及清除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纳赛尔据此也向侯赛因国王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电报,指责侯赛因“丝毫不顾及曾向我们做出的承诺”,并称约旦有“清除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图谋”。侯赛因在发给纳赛尔的电报中对此进行了反驳,称苏丹总统的报告是歪曲事实、是对约旦政府的非难。纳赛尔认为对侯赛因的全面抵制可能会使他对巴勒斯坦采取极端行动,因此纳赛尔在指责侯赛因的同时,又在为侯赛因参加与阿拉法特的谈判营造一种友好的气氛。9月27日,侯赛因飞抵开罗,在对巴解组织作了一些让步后与阿拉法特签署了停火协议。协议条款包括双方实施停火、约旦军队和游击队从所有城市撤出、唯一有权维持治安的是约旦民警、释放战俘是警察维护治安的职责及结束军政府等内容。阿拉法特则向游击队军队发布了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的命令。此外,为监督停火协议的实施,成立了由突尼斯首相拜希拉德加姆领导的,包括约旦政府和游击队各一名代表在内的阿拉伯委员会。

1970 年 9 月 27 日,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在开罗举行的阿拉伯联盟紧急峰会上促成亚西尔·阿拉法特和侯赛因国王停火。纳赛尔于第二天因心脏病去世

约旦军队在接受埃及纳赛尔斡旋的停火协议之前重新控制了该国主要城市和路口。侯赛因任命巴勒斯坦人艾哈迈德·图坎为总理,指示他“包扎伤口”。停火后一段时间,侯赛因公开透露,约旦军队在安曼发现了约360个巴解组织地下基地。侯赛因和阿拉法特于10月13日签署了另一项协议,称为安曼协议。它要求巴解组织游击队尊重约旦主权,不得在公共场合穿制服或携带武器。尽管达成了安曼协议,约旦和巴解组织之间仍在互相攻讦。巴解组织仍致力于瓦解约旦君主制,而侯赛因则认为巴解组织将精力都放在了推翻自己而非与以色列作战上。1971年1月,约旦军队再次对境内的巴解组织游击队发动进攻,将他们赶出了伊尔比德。在长达两个月的持续作战后,约旦军队最终将几乎所有巴解组织游击队逐出了约旦,其中大部分被约旦军队送到了叙利亚,但也有大约200人宁愿渡过约旦河向以色列投降。7月17日,侯赛因国王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约旦王国的主权现已完全恢复“。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