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榜书艺术创作和榜书楹联书写的应用技巧

四海易文字 2024-10-01 04:28:15

榜书字径比较大,常用在题写匾额,景区刻石、市井街招,榜文碑文题额等。古今对榜书尺寸认定没有统一标准。多大尺寸方能称之为榜书呢?康南海认为一尺以上几寸之间,如按中书协大字投稿标准,必须15公分以上的字径方可参加大字投展,总之这是一个没有具体定论的基本概念。有书友认为榜书要借助肩膀的力量书写,也有认为榜书等于擘窠大字,没有权威的明文定论,也仅是一个大概意识。

书史上对榜书创作论述甚少,除近代康南海《广艺舟双楫》有一章系统描述历代榜书作品之外,康南海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大量篇幅点评古代榜名作品,涉及到榜书创作部分,有描述但文容不足,其它书论对榜书创作的描述多是只言片语的短句。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榜书的教材少,供查阅的资料有限,学习榜书相对困难一些。榜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汉字的“扩大化”,以原大的榜书石刻翻制成字帖出版,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就算有同大的榜书拓片进行临摹,书写条件也是要求极高,笔墨纸砚、临摹范本及书写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的书友都具备这种条件。正因如此,怎样从小字过渡到中字、中字过渡到榜书呢?笔者认为有一些基本要素:

①、笔力

欣赏榜书作品,第一感官是要能“立”得起来,榜书对线条的质量(力量)要求是极高的。王羲之有一则描述大字的《书论》:“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内容涉及到的力、疾、涩、紧、劲、险、起、伏,这些都同发力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发力,线条才能呈现出雄强挺拔的力量。榜书同其它的书体相比,因字径大,优点弱点更容易显现,线条质量好坏,下笔成形立马就暴露无遗,一出手便知道功力如何。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②、势态

榜书有其独特的空间要求。白纸黑字,黑白的空间,笔法和字法融合出汉字的势态,刚正、简穆、雍容,呈现出榜书的庙堂之气。苏轼在《论书》中提到:“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这句话揭示了书法中大字和小字书写的难点。对于榜书大字,难点在于写得紧密而不松散;紧密和松散都是相对空间而言的,紧密与呆板一线相隔,松散与气势往往是对立的,解决这些空间问题,方能达到威严而不失灵动,严谨而不是情趣。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③、榜书笔下的精神

王羲之四世孙———王僧虔提出了:“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行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任何艺术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常以精神追求为第一要务,其次再是表达技巧。书法中小字取其质,大字取其势,归根到底还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来决定了作品的创作层次。

李阳冰提写榜书《般若台》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其刻石屈曲回环,变化开阖,如龙蛇盘踞,凝重沉稳、奇古雄伟,下笔同神;北朝郑道昭大基山摩崖石刻,似隶似楷,外干中秀,气息灵动,爽朗自然,如仙界才子下凡,韵致中透露出雅趣;湖南祁阳浯溪颜真卿《大唐中心颂》石刻,字径20公分,苍雄厚重,骨肉丰健,篆籀运笔,显君子之风,庙堂之气。总之、不同的书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追求各有不同。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清人刘熙载艺概有述:“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之本。是则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另明项穆《书法雅言》中将人品上升到书品的观点,同时诠释了从个人思考上升到情感创作,从情感表达上升到了精神的追求。原文:“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待显之为经伦,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宜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总之、书法的艺术性不仅仅在于汉字的结构和笔画的技巧,更在于其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所以,书法创作须在书写前充分构思,以艺术形式、传承所得的笔墨技巧,另赋予个人情感,综合之下凝聚自身的思考和感悟,创作出有构思、有主题、有形式、有风格、有情感、有内涵、有深度、有感染力的作品,使作品不仅仅充满生命力、富有神采,更有有趣的灵魂‌。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对于榜书创作,笔者以为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

第一:榜书空间的问题

因榜书字径大,对各方面的技巧要求是极高的。榜书的抓笔姿势及书写笔法同中小字是完全不同的,它有一套独立的体系。中小字写得好,不见得能写好榜书,用中小字的笔法来解决榜书的实际创作,其技法是远远不够的。榜书的特性,其一厚重,要能撑得起字势、压得住阵仗;其二易辨识,过度的变形,夸张的线质,用行草书技法来书写庙堂之气的题额,显然是不适合,这一点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其三榜书的结构空间,结构空间涉及到线条的质量和结构的分布安排。

东坡先生对大字空间的表述“大字当使结密而无间”;另邓石如在《书论》中表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观点。所以我们创作时尽量把它写得紧密一些,“窟窿”一定要小,计白当黑,露白的地方小而紧密。

看下图例字,特别是这个“楼”字,挤压内部的空间,形成了山崖的陡峭感,把力量感凸显得更加明显。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第二:榜书的书写性

如果没有掌握到笔法的技巧,写出的大字很容易呆板。

榜书的大线条,如果没有加以灵动的自然变化,拼凑式的线条结构往往给人一种板滞之气、缺少生机。榜书的艺术性,是通过毛笔书写来完成的。既然是毛笔书写,笔锋的运转,起承转合的“笔路”要呈现出清晰的笔势和字势。“锋触”无论是好毛笔和坏毛笔,毛笔的尖尖始终是存在的,行笔时露锋藏锋,笔尖尖的“驶转”是加强书写自然的最好的呈现。打点发力也好,凌空起势也好,“顶锋”的运行可以使整个气息更加灵动起来。

当下书协培训,常把这一技巧称为书法的笔触技巧。书法的笔触,在书写技巧中有着其独特的实用价值。每一笔、每一划,不仅仅表现在宣纸上的留下痕迹,更是书者心理反应、情感、技法、个性的综合体现。起笔‌:起笔初露,轻盈而蕴含生机。笔尖轻触纸面或藏锋内敛,蓄势待发;或露锋直入,锋芒毕露;行笔‌:行笔笔触犹如舞者,婉转流畅,行云流水;时而顿挫,跌宕起伏。笔锋的中侧转换,带来线条的丰富变化,展现出节奏与韵律;收笔‌:收笔之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精心布局,不可草率。笔触的丰富表达,往往决定了一个字势章篇的整体气韵。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第三:线条的内涵

榜书创作,作品的质量取决于线条的质量。线条过于直白,直来直去,最终作品一定会缺少内涵。因榜书单字太大,点画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会看得很清楚。如果点画没有丰富的变化,很难表现出作品内在的质感。线条是点组成,点的曲直变化,点的线形方向,组合成横、撇、竖、捺等笔画。如横竖可以利用“俯仰平”“向背”来处理,我们进一步把“俯仰平”“向背”进行细化,把一毛横画进行多种变化处理,同古人所阐述的“千里阵云”观点吻合。

现在来看两个例子,会更加直观一点。下面这个果字,一个平横,平衡里面采取“俯仰平”的变化,线上层保持平行,线下层如“阵云”,这样是不是多一些变化?似乎这样会更加耐看。另外,这个“荘”字,每条平横,线的上下都有不同的区别。懂篆刻的朋友一眼就可以看出,一边光滑一边毛糙的显示了金石之气。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榜书石刻、木刻、墨迹多融合篆隶技巧,对当下的榜书创作起到了很好的借鉴。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第四:榜书的线条配合

任何作品,穿插避让技巧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从字法上升到章法,单字之间的部首穿插,字与字之间避让,行列之间衔接,让整体间更俱变化。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组合,结构同结构之间的配搭,穿插避让一系列的技巧都是为空间服务的。

现在例子来说明。下面3个字,部件和部件之间有机的结合,你避我让,其目地就是单字为整体来服务,从配合中来分清主次,谁是君,谁是臣?谁配合谁?谁让谁?这里有一些技巧,需要在临创转换中不断去摸索理解。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第五:榜书章法变化

大小配,小大配,这些都是常用的技巧,图片很直观,一看就懂。看例图,掌握结构的布局,不能太拘泥于传统,过于拘谨,便缺乏创造力。下面这个“吟”字,本身是左右结构,把它变成上下结构,如果不细心观察,会忽略这些变化的细节。关于榜书创作投稿展赛,榜书的创作和行草书有共通之处,如“块面感”,一篇作品,从头写到尾依字排列,一定会给人压抑和沉闷感,所以“块面感”的安排尤其重要。榜书是一种表现力十足的书体,当下的书法展赛,以中小字的创作为主,近20年的国展榜书作品相对较少,从中可以看出榜书创作的难度。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榜书除了解决笔法字法的问题,整体的章法营造,包括行间与字间的对比、虚实、轻重等变化,左右参差,上下摇摆,块面对比,字眼的构成,章法的矛盾关系在书法创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处理这些矛盾,创作出气韵生动、富有内涵的书法作品。

现实中榜书书法创作,同适用榜书春联书写其意义和价值有着很大的区别。榜书书法创作目的‌是以艺术表达形式为主,包含了作者书写技巧及个人精神追求。榜书书法创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情和个性。而榜书春联更多在于实用价值,与古代的勒石刻碑有共同之处,其目的是为了实用、标记、宣传等。创作榜书作品,我们往往要考虑到其作品的功能,如果是实用性书写创作,需要考虑到字体的易读性和墨色的持久性,这样能很好的完成书写目的。

‌技法要求‌:榜书创作在技法上可能更加自由,允许艺术家发挥个人的书法技巧和艺术想象力。而榜书适用性书写,尤其是在古代,由于书写材料的限制(如石材、春联、木刻),书写者需要更加注重字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及光泽度等,以确保文字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易磨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尤其是书法家的作品更是受到极高的评价和尊重。然而,专门从事榜书创作的人,虽然其作品在视觉上可能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但在传统书法艺术中,适用性榜书书写者,他们往往不被视为真正的书法家,而是被归类为匠人或艺人。这反映了社会对这两种创作认可度的不同,同时也反映出了书写者在社会上的地位之别。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榜书创作和榜书适用书写,许多方面是相通的,特别是书写技巧方面更是同宗同源。写对联、贴春联是一个传统的文化活动。书法展览榜书创作更趋于纯艺术性,传统春联书写既有艺术性、更注重装饰和实用性。书法分五体,并不是每一种书体都适合写对联的,如果书写秀美飘逸一类的书风,虽然有很强的艺术性,但不适合贴在大门之上。例如《瘦金书》结体流畅、爽朗劲健,行笔多用笔锋的弹性来表达线条的质感,虽为楷书但极少人用瘦金体来书写公共区域大门的春联。这里没有表达书体好坏的问题,而是谈到了适不适合的问题。显然纤细的笔画无论如何也撑不起大门的气势,您说对吗?另外长期书写中小字,对榜书没有进行过专项训练的书家,就算经常入大展的高手,不见得就能写好榜书对联。术有专攻,《兰亭奖》高手写不好榜书对联者大有人在,笔者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主要的原因显现在大字和小字的书写技法有很多相冲之处,长时间习惯了那种创作模式,短暂的时间内是很难发生改变的,主要区别在:

结体上、小字宽绰而大字须紧密

用笔上、小字多爽劲大字多内涵

行笔上、小字多快捷大字多迟涩

榜书的临创转换同样需要专项训练,首先从熟悉书写材料开始,熟练掌握工具再进行技巧学习,暂不论对书写环境的要求,就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也要高过其它书体的学习。

本文作者《全国第二届傅山奖》入选作品

榜书春联创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怎样写好榜书对联,笔者常以“八字诀”的八种技巧来支撑榜书春联创作,现拙字成文,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八字诀”分别是:“黑、大、光、粗、亮、净、炫、长”,逐一分解如下。

第一:黑

墨汁一定要够黑够浓,千万不要图便宜,买那些低档练习墨汁,便宜货掺水多,再好的纸都显不出红黑分明,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流行一种速干墨汁,对于专业写对联来讲,这种墨汁可谓是“应付”墨汁,为了达到速干的效果,墨汁里添加了一些化学成分,又伤笔又伤纸,光泽中黑中带灰,建议不要使用。笔者建议用上好的浓墨书写,虽干得慢一点,但效果非常好。小时候老师教了一个方法又快又好,将墨池下面加一个小炉,放两块点燃的炭,墨水在加温的状态下书写,写上去的字,很快就干了,现在条件好,有更好的办法。另墨分五彩,搞艺术创作很实用,写对联就须慎用,墨色变化对比过强,往往成弄巧成拙。

本文作者榜书作品(八尺整张)

第二:大

写春联的字,要求大而饱满,线条厚重雄健,一定要凸出其宽博大气,骨力雄强,书写时用笔沉稳,多用铺毫,显现出线条的质感,其正大气象配得上宽大门庭,门楼越大字势越要雄浑。

第三:光

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个“光”有几重意思,之一是指纸面光洁,不要太过粗糙,越粗糙的纸,密度越低,容易渗墨;之二就是,粗糙的纸厚薄不均,书写感觉有差异;之三,网络上买纸不建议一下子买得太多,印刷出来的纸张,上联下联加上门签常有色差,细心的观者还是看得出来,有一个试纸的过程,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第四:粗

春联书写,笔法字法同展赛的笔法字法有一定区别,传统的春联老百姓最喜欢结体方正,线条高古,厚重大气,做到粗旷而不板滞,粗壮而不狂野,不能过份的使用夸张对比技巧,笔法字法越夸张,普罗大众越不能接受,雅俗共赏才是皆大欢喜,个性的发挥留到书房里和展厅里去表现。

第五:亮

好春联给人的感觉,看着舒服“亮堂”。因地域差异,春节所选用的对联纸张各有不同,北方多使用正红(大红),南方使用正丹(红中带橙),如家中有老人过世采用白、黄、绿纸张过渡,不同地方的风俗不同。但纸张的“亮相”一定要选对,纸张的密高越高,印染着色会更匀称,好的纸张无论是亮度和色差包括吃墨都极为的稳定的。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第六:净

这一条很多人容易忽略,书写对联一定要笔笔送到,浓墨重彩方能提神,线条起承转合一定要干净,“飞白”的技巧尽量要减少使用,过多使用“飞白”显得轻浮少骨力,如果春联纸吃墨性差,行笔不要过快,纸上一定要留得住墨,行笔结体每个线条做到准确线质干净。

第七:炫

春联“高档大气上档次”,不要一张口就是“龙年发财”,“金银财宝”,“水源似财源”一类词句,采用既高档又内涵的词句,把“龙年发财”改成“锦绣前程”,把“横财就手”改成“再创辉煌”,可以有想法但不要太露骨,不做土炮子一类的暴发户,文词内容多采用内敛含蓄,才能显现出主家的书香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第八:长

好的对联平仄合度、内容适宜、对仗工整、书者功夫深厚,还有一点就选择稳定性较强的纸,吃墨性强不变色,悬挂张贴耐得长久,不佳纸张三两个月就褪色了,选择好纸风吹雨打太阳晒一年了还有八九成新,尽量优质纸张,纸张偏厚为宜,好纸张经得起岁月的考验,,避免掉色严重影响观感。

综上所述笔墨纸砚的选择,书写者的创作能力,春联内容的是否合适,结合这“黑、大、光、粗、亮、净、炫、长”的小技巧,让整体有一个质的飞越。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例字由本文作者书写

小结:榜书的艺术创作和榜书的适用书写,同书写者的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书写者对传统艺术的理解、技巧继承、审美能力、取法方向、表现形式、书写习惯及创作者的情感和胸怀,有意无意之间通过笔墨跃然于纸上。无论是榜书艺术创造还是适用榜书书写,首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审美眼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阅读、观摩、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路。

同时坚持创作实践,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以提升自己的艺术综合表达能力,始终保持对艺术的真诚和热情。只有对艺术的热爱和敬畏,才能创作出灵魂丰盈、触动人心、具有深刻精神内涵的作品。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