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重骑:瑞典坦克发展史

指文图书历史 2023-09-30 00:22:01

本文摘自[波]理查德·奥戈凯维奇著,胡毅秉译,【战争事典077】《世界坦克一百年》

瑞典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开展过坦克研发,这主要是因为该国的部分公司与德国工业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瑞典保持了中立,但是到二战中期,该国已经拥有436辆车重在8.5吨至11吨之间的坦克,而且这些坦克全都配备了安装于双人炮塔中的37毫米博福斯炮。这些坦克包括了216辆兰德斯维克公司制造的坦克,以及220辆由捷克设计并在瑞典按许可证生产的TNH坦克(其瑞典名称是“Strv m/41”)。

捷克制造的TNH以“38(t)坦克”之名在1940年的法兰西会战中和在入侵苏联的初期阶段,为德军立下汗马功劳。但在1941年,和其他同类坦克一样,TNH开始显得过时。因此,瑞典陆军认为自己需要一种更强大的坦克。要满足这种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兰德斯维克公司已经开始为匈牙利研制的一种名叫“Lago”的坦克。Strv m/42由此诞生,而它实际上是先前兰德斯维克公司的轻型坦克的放大版。不过,为了符合瑞典交通系统的限制要求,设计者将Strv m/42的车宽控制在2.35米宽。Strv m/42重22吨,配备一门安装在一个三人炮塔内的短身管75毫米炮。这一切特点都使Strv m/42类似于德国“四号坦克”的原版。

一辆仍然具备行驶能力的Strv m/42

首辆Strv m/42生产于1943年。1945年,在最后一辆制造完成时,Strv m/42已共有282辆。这些Strv m/42是瑞典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拥有的最强的坦克,并且它们在战后也将这一地位保持了好几年。这一时期,瑞典陆军评估了几种包括“虎”式和“黑豹”在内的战时德国坦克以及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但没有进一步要求获得新的坦克。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各国对坦克重新产生兴趣之后,瑞典陆军才着手获取新坦克。瑞典陆军最初采取的措施是与英国开展购买“百夫长”坦克的谈判。1952年,双方对此达成一致。一年后,英国交付了首批80辆配备83.8毫米炮的“百夫长”坦克。1954年,瑞典又追加订单。这就使得被定名为“Strv 81”的“百夫长”坦克的总数达到240辆。

在1952年到1953年期间,瑞典陆军还考虑过采购法国的AMX-13轻型坦克。有一辆这种坦克被带到瑞典进行试验。军方一度考虑采购300到400辆AMX-13,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取而代之的是,有人在1953年提议对当时已经过时的Strv m/42进行改造—给Strv m/42换装新炮塔和战前75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的改型,以使它们在火炮威力上达到AMX-13的水平。这个提案被接受,而两辆原型车也在1954年被制造出来。之后,又有225辆Strv m/42被改造为“Strv 74”。这些Strv 74一直服役到了1984年。

一辆加装多枚反坦克导弹的Strv 74,“小车大头”加上外挂的反坦克导弹让该车的外形极为怪异

除了对Strv m/42进行改造和采购“百夫长”坦克,瑞典陆军也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研究国产重型坦克,并将这种坦克定名为“KRV”。KRV上有一个新设计的博福斯炮塔,被安装在车体前部类似于苏联IS-3的底盘上。KRV计划配备一门发射尾翼稳定聚能装药弹的155毫米滑膛炮,以便炮弹从连接于火炮的弹仓中自动装填。因此,和AMX-13一样,KRV的火炮与弹仓也是联动的。但是到了1957年,整个KRV项目在仅造出两辆底盘的情况下就被放弃了。作为替代,军方在1958年追加订购了100辆“百夫长”坦克,而这些坦克在此后的两年内交付。这一批“百夫长”坦克配备的是105毫米L7炮,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瑞典先前接收的“百夫长”坦克也换装了这种火炮。因此截至1966年,瑞典陆军共有350辆装甲战车,而这些战车在火力上不亚于西方世界除英国“酋长”坦克外的任何坦克。

安装有配重假炮塔的KRV坦克原型车底盘,该型号的炮塔并未研制完成

另一方面,瑞典陆军军械局坦克设计科的负责人斯文•贝耶(Sven Berge)在1956年提出一种标新立异的无炮塔坦克—其固定于车体的主炮通过改变车体的俯仰角来调整射角,又通过转动整辆车来调整射向—的方案。7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AMX-13的启发。这是因为在瑞典陆军考虑购买AMX-13时,贝耶曾研究过AMX-13,尤其是它的火炮与自动装填系统的组合方式—通过将火炮和弹仓固定在摇摆式炮塔的上半部分,火炮和自动填装系统就相对简单地组合在了一起。因此,贝耶提出的坦克基本上就是把摇摆式炮塔的上半部分直接放到一个履带底盘上。

据贝耶本人告诉笔者的,德国的无炮塔突击炮的战时记录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突击炮不仅拥有外形低矮的优势,而且在需要面对目标时也能快速转向。但是,当时他还不清楚车辆的转向是否已经平稳到足以跟踪目标。这个问题通过1957年至1959年使用不同车辆开展的一系列试验得到了解答。这些试验结果使贝耶决定采用一种两级转向系统—这种系统以离合器加制动器的模式可使车辆实现快速转向,同时又以液压驱动的双差速器可使车辆实现较为缓慢而平稳的转向。

到了1959年,贝耶的方案在研发上已取得足够进展。这促使军方给博福斯公司下了制造两辆原型车的订单。两年后,2辆原型车完工。此后,10辆预生产型又被制造出来。接着,贝耶设计的坦克全面投产,并且总共完成了290辆。其中,首辆坦克在1967年交付,最后一辆在1971年交付。

这种投产的坦克通常被称为“S坦克”,其实它的正式名称是“Strv 103”。S坦克配备一门加长身管的105毫米L7炮—这门炮由装有50发炮弹的弹仓自动供弹,而弹仓又位于车体后部的理想位置。S坦克车体前部的一套独特的动力装置,由一台柴油发动机和一台燃气轮机组成。这种动力装置虽使S坦克因复杂化而付出了一定代价,却具有燃油经济性的潜在优势(尺寸适中的柴油发动机在大部分时间里能独立为坦克提供动力,而小尺寸的燃气轮机可提供偶尔才需要的额外功率)。那台燃气轮机还确保坦克能在极端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启动,而且两台发动机都能独立驱动坦克,这就使S坦克因发动机故障而抛锚的常见风险减少了一半。与瑞士的Pz.61和Pz.68一样,S坦克的发动机也是唯一需要进口的主要部件。其中,柴油发动机起初来自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后来由美国底特律柴油机公司提供,而燃气轮机原本购自波音公司,后来则由卡特彼勒公司生产。

S坦克的车组为三人。其中的两人并排坐在车体中央,并且各有一套完全相同的转向、悬挂和火炮控制装置,因此这两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独立地全面操纵该坦克。这使S坦克成了第一种,也是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一种可由一个人操纵的坦克。S坦克还为其乘员提供了高强度的防弹保护,这不仅是因为它有大角度倾斜的前装甲,还因为其发动机和变速箱都位于乘员前方。

Strv-103的剖视图,该车的布局极具特色

不过,S坦克也有一个重大缺点,那就是它无法在移动时射击目标,除非目标刚好位于它的正前方。在坦克必须停车才能精确射击的年代,这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因为S坦克在停车时射击也可以和其他坦克一样快。但是,随着火炮稳定控制装置的进一步发展使坦克能够在移动时精确射击,S坦克就被这方面的缺陷严重拖累了。

尽管如此,为了研发S坦克的轻量化后续版本(S坦克最初的版本有37.7吨重,但其最终版的重量达到了42.3吨),瑞典陆军还是对包括S坦克的布局在内的设计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这些轻量化车辆的研究始于1972年,并且持续了大约十年的时间。与英国和德国的类似研究一样,瑞典陆军提出的车辆概念包括了以外部基座安装的火炮取代炮塔的车辆。为此,他们将一门105毫米炮装到一辆从德国租借的“黄鼠狼”步兵战车上,并对其进行了试验。这些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又一种非常具有独创性的车辆,即制造于1982年的、重26吨的UDES XX 20。UDES XX 20是一款铰接式车辆。该车的前半部分可容纳三人车组的乘员和一门安装于基座的120毫米坦克炮,而后半部分装有发动机和弹药。研制UDES XX 20的赫格隆(Hagglunds)公司因其Bv 206铰接式无装甲全地形履带输送车(被大约15个不同国家共采购了11000辆)大获成功而深受鼓舞。与Bv 206一样,当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或穿越堑壕及类似障碍时,UDES XX 20在性能方面也拥有相对于常规履带车辆的固有优势。不过,UDES XX 20比较复杂,其造价也较为高昂。UDES XX 20进行了120毫米炮试射,但在1984年的原型车试验后就没有继续开发,同时其火炮装填系统的设计也未完成。

UDES XX 20的原型车和设计方案侧视图

UDES XX 20研发的终止标志着,瑞典人停止了发展火力出色但重量较轻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的尝试。此后,瑞典人改为专心研制更重的车辆,旨在最终替代“百夫长”坦克和S坦克。备选的研究方案又包括了一种采用基座安装火炮的坦克的方案和一种炮塔低矮的比较常规的坦克的方案。最终在1991年被选中并被定名为“Strv 2000”的坦克是一种原创设计的坦克。Strv 2000有一个中间开缝的双人炮塔,还在该炮塔中并列安装了一门仅配备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140毫米炮(用于对付敌军坦克)和一门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用于对付其他各类目标)。在这些方面,Strv 2000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所有坦克,而且与它一样将发动机置于车体前部的同时代的坦克也只有两种。但是Strv 2000在造出全尺寸模型后就没有继续研发,因为军方认为它成本过高,而且可以通过采用其他国家已经生产的坦克来替代它。

Strv 2000的全尺寸木制模型,该型车的攻防指标在提出时相当惊人

在研究Strv 2000的同时,瑞典人已经在谋求采用外国的坦克。为此,他们在1989年和1990年对一辆德国“豹2A4”坦克和一辆美国M1A1坦克进行了初步测试。接着,在1992年至1993年,他们又对一辆改进的“豹2”坦克、一辆M1A2和一辆法国“勒克莱尔”坦克进行了试验,还在1993年至1994年测试了俄国的T-80U。根据实验结果,瑞典人决定采用“豹2”坦克,并且他们还与“豹2”坦克的德国制造商—克劳斯-玛菲-威格曼(Krauss-Maffei-Wegmann)达成在瑞典生产一部分“豹2S”的协议。“豹2S”是最新的“豹2A5”的进一步改进版本。“豹2S”大大加强了针对炮弹和地雷的防护,这使其车重也增至62.5吨重。瑞典陆军共订购了120辆“豹2S”。其中,首批29辆在德国制造,其余的则在瑞典组装(使用的是瑞典和德国生产的部件)。它们在1997年以“Strv 122”之名开始服役,并在2002年完成生产。

Strv-122坦克不仅是瑞典目前最新锐的坦克,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遭受战损的瑞典坦克

除了达成在瑞典生产Strv 122的协议,瑞典陆军还在1994年向德国陆军租借了160辆“豹2A4”,并将其定名为“Strv 121”。Strv 121和Strv 122的服役使“百夫长”坦克和S坦克先后被淘汰。2001年,最后一辆S坦克退役。2006年,Strv 121也逐步退役。因此,瑞典陆军只剩下一支完全由Strv 122组成的小而精干的坦克车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