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7月19日第15届阿斯彭安全论坛在美国召开,果不其然中美竞争问题又成了热门话题之一。
接受采访时,布林肯和沙利文在“打太极”,而参联会主席布朗却提到如果和中国未来发生“台海对抗”的假设,那么美国对“击败中国”的目标非常有信心。
但紧接着布朗话锋一转,又给3亿美国人提了个醒:这场仗还真不好打,一旦美中发生冲突,须以全美国之力应对,中美战争惨烈程度将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
他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美国“一把手”:我们不怕和中国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三个军种作战力量的统筹负责人,很多人也将其称为也是美军“一把手”。
作为对华非常强硬的主战派人士,参联会主席查尔斯·布朗在“中美冲突”话题直接表态称:
目前自己对美军能击败中国这件事信心十足,这一立场不存在任何问题;美军最终的目标是胜利而不是拿下第二名,自己会保证美国和中国之间是“不公平的战斗”。
布朗的语气非常蛮横,他所拿出的理由就是:因为美军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且最受到“尊崇”的部队,也是其他国家的榜样,所以他们有必胜的把握。
第一点来看美军的杀伤力确实不容小觑。
当前美国海军总吨位、空军战机数量等优势还是领先其他国家一大截的,这也是他们要建立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的根本。
但美军拥有火力优势,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
可中国武器的杀伤力同样不弱于美国,美CICS智库去年的兵棋推演就认为,在中国的近海领域美军想仅依靠武器来击败中国非常困难。
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武器“火力集中且杀伤力太强”,使得就算是美军在亚太基地饱和部署之下,远征军队想完成目标也不简单。
所以连他们自己都承认中国武器也同样强大,不知道布朗是如何得出“拥有杀伤力最强的武器就能获胜”的结论的。
第二点是布朗自诩美军是“受到尊崇”的部队,但实际上和他的说法也有很大的出入。
美国自从上世纪打了几场毫无正义性的战争,尤其是后来轰炸南联盟、以及没有经过安理会同意就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都让他们的名声烂透了。
在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中,五角大楼又扮演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煽动地区矛盾激化。
所以很多国家提起美军无疑是不信任的,认为其是“战争贩子”,现在也很少有国家愿意用这种美式标准来训练部队了,他们不可能发挥所谓的榜样作用。
所以,不管布朗本人有多大的信心,从客观条件上来说美军不应该有他一样充足的“必胜”把握。
中美如果起冲突将会如何?之后布朗话锋一转又给3亿美国人提了一个醒,美国虽然对战胜中国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但中美之间如果真的发生冲突的话,惨烈程度将会不亚于二战。
因为中美两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双方如果爆发冲突的话,烈度肯定要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大。
这里他没有提及核战争,意味着中美即使发生只有常规烈度的冲突,也足以达到这种结果了。
布朗所强调的中美一旦交锋会产生“严重后果”,结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个。
其一是在地缘对抗问题上,美国也早就提前做过推演,因为中美之间隔着一个太平洋,美军向西太平洋投送的部队是有限度的。
即使拉上盟友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军队都不会超过中国在本土的部队,双方最多形成旗鼓相当的水平。
那么一旦打起来就是“血肉磨坊”的程度,和二战时期接近,两国都必须付出很大代价。
其二是美国学者桑格斯认为中美现阶段如果发生冲突,双方都会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程度。
中国如果没有达到目的,则失去了统一台湾的最好机会,美国如果达不到目的就将从西方“领导者”的神坛上跌落下来。
这意味着为了实现最终目标,两国很可能会向战争中不断投注加码,直到有一方撑不住为止。
比如一些理论学者设想的中美之间“点到为止”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两个大国都会为此“负责地战斗到最后”。
其三正如基辛格在生前接受英媒《经济学人》采访时认为,中美如果破坏平衡会爆发“毁灭性的冲突”。
和冷战时期完全不一样,现代社会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未来任何冲突都会加剧,中美双方都已经集聚起来强大的军事力量。
基辛格认为中美必须要管控冲突而不是放任这种风险的爆发,否则对任何一方都会产生很大代价,中国和美国都需要克制来避免最大限度地使用他们的进攻性力量。
所以中国和美国冲突的“失控结局”发生概率还是很大,布朗一再强调这点,实际上也是为了给美国国内的战争狂热分子一个回应:
美国不可能像当年解决外强中干的伊拉克一样,进行所谓的“降维打击”,就算是加上了盟友,他们也难免会付出重大的代价问题,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清醒认识到的。
所以,在后来回答主持人提问中美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就像“房间里装大象”一样,冲突不可避免时。
布朗还是很果断地表示,虽然美国现在无时无刻不在准备可能会发生的冲突,但中美双方(摩擦)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或者是已经迫在眉睫的事情。
这种回答同样是在释放信号:中美两国还没有达到所谓的危急时刻。
布林肯和沙利文:还是不要打仗在布朗接受采访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安顾问沙利文两人也对中美问题做了一番表述。
布林肯是一个老练的外交官,他并没有掉入主持人所提问的“大陆攻台”的假设陷阱,而是掌握了主动权并表示:
美国当前需要做的问题,就是解决这件事,利用G7联合对中国施压,以防止中国单方面采取行动。
布林肯还强调,中美在这件事上有互相沟通是最好的,能避免双方陷入分歧和误判。
很显然,国务卿布林肯并没有把战争狂热的言论挂在嘴上,他不参加所谓的假设,就是明确美国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回顾去年在阿彭斯论坛上,布林肯再三强调,确保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只能是竞争,不能是冲突”太关键了,发生战争对任何一方都不好。
所以不管主持人问什么事情,布林肯总是能回到“中美不要发生摩擦是最好的”论点上,避免谈及战争问题。
但他同时还无理地宣称,美国会在这一基础上继续保持对台军售,美国会“继续做中国不喜欢的事情”,即使对中国制裁(包括军售)也不认为会影响中美交流。
可以看到布林肯的话术就是以周旋为主,他不承认中美会发生冲突的结局,也不愿意去做任何假设。
同时布林肯还仍然保持对中国嚣张的遏制姿态,正应了一句话:政客们对自己的能力总是过度自信。
到了沙利文接受采访时,也拒绝假设所谓“战争”的结果,而是强调现在美国的当务之急就是确保“大陆攻台”不会发生。
沙利文叫嚣要对中国进行制裁,表示中国在俄罗斯问题上已经“走错了路”,如果不及时改正的话那么美国就要准备好采取行动了。
沙利文延续的语调就是之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所造谣的一样,美国打算拿俄罗斯问题当做对付中国的跳板,这种手段还是只停留在制裁意义上。
所以综合两人的访谈内容可以知道,沙利文以及布林肯都不愿意假设“战争”的结果会在中美之间发生。
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用制裁来解决问题,这种缓慢削弱中国才是最重要的。
俄罗斯媒体认为拜登政府的政客们都非常“重视中国”,也就是说包括拜登在内的人担心和中国之间发生冲突。
这场仗不仅可能会让双方伤亡重大,还有可能让美国落下全球霸主的地位,使得他们多年以来的经营毁于一旦。
战争还是和平,美国想走第三条路在阿彭斯论坛上,虽然布朗和布林肯、沙利文等人的态度都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战争狂热。
但这不意味着美国想放下包袱和中国携手前进,毕竟在美国的博弈论中从来没有“双赢”而是奉行“赢家通吃”的规则。
美国现在正在寻求一条捷径来代替自己下场参战,这就是他们惯用的“代理人战争”。
而美国寻求的最佳“战争代理人”就是台湾和日本,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之后,美国反而是一边强化积极向台岛军售。
对台湾售卖了超过150架F-16战机、9套爱国者系统、超过1000枚“标枪”导弹和“鱼叉”导弹,并对其研发导弹提供了技术协助。
去年台湾首艘自产潜艇已经下水,被曝光有韩国工程师的帮忙,当前美军正在武装台岛成为“战争中心”,让这里成为亚洲最大的对抗中国的军事基地。
另一方面,只有一个台湾地区还不够,自从岸田文雄上台后美国又开始积极打造“日台联合”的策略,在军事方面对日本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管制。
去年日本宣布增加军费开支到7.7万亿日元,还公开表示要应对东亚地区的局势。
岸田文雄内阁官员麻生太郎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积极对台提供所谓的擦边承诺,包括菲律宾也在台湾附近建设军事基地,针对性非常明显。
显然无论到时候美国是否决定下场,他们肯定是希望“战争代理人”率先下场,如果能做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程度,是美国最期待的事情。
俄乌冲突的模式就是美国只付出了少量金钱的代价,让乌克兰成功拖住了俄罗斯在战场上进行“放血战”,使得俄军元气损伤的的同时。
美国还能从外部发起经济制裁行动,联合多国盟友将俄罗斯的经济和西方孤立起来,这是最完美的消耗俄罗斯的手段。
不过美国的“第三条路”算盘还是敲得太响亮了。
美国多次拿台岛问题类比乌克兰问题,包括前防长埃斯珀到台湾劝说“全民抵抗”,还要求台湾民众普遍装备武器,以应对将来的冲突,这些基本上都遭到岛内的痛斥。
因为不管是台湾岛内民众还是日本人,战时是肯定不愿充当美军的炮灰的。
现在不止是美国,各方都对中国的实力有最清楚的认知,到时候美国不愿意下场,想拿他们当消耗品,恐怕没有人会主动走上这一圈套。
综上所述,美国参联会主席布朗所警告的“中美开战将会付出惨重代价”,最大可能性还是说给他们自己的国民来听。
得益于美国媒体持续不断的宣传,很多狂热派美国民粹分子等不及想和中国以一场冲突解决问题,现在布朗的言论也能让他们头脑更清醒一些。
不仅是中国,当代美国还试图奉行旧式“海盗主义”,对任何国家逞凶动武解决,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参考资料:《如何防止中美之间竞争陷入战争?基辛格:美中必须学会共处》北京日报客户端
《美参联会主席炒作台海问题,竟叫嚣“有信心击败中国”》观察者网
《2024美国阿斯彭安全论坛落幕,CCG全程参会,会面百余位战略界人士》全球化智库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