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还没到,全球的贸易战火已经开始升温。美国将对中国产的太阳能硅片和钨产品征收高达50%和25%的关税;沙特对磺化萘甲醛开出高额反倾销税;墨西哥取消电商小额免税政策,直接对所有跨境商品加征16%的增值税;欧盟更是在酝酿取消150欧元的免税门槛,并计划向跨境电商平台收取行政费用。而在东南亚,泰国和印尼也对中国商品展开了全面检查。这些政策像一张网,正试图将中国制造“困”在全球市场的边缘。问题是这些国家的算盘真能如愿吗?面对这些“关税大棒”,中国制造又是否会就此止步?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边是全球化的浪潮汹涌而至,一边却是关税壁垒接连筑起。美国这次的关税调整堪称“狠到离谱”。2025年1月起,中国产太阳能硅片的关税将从原来的10%飙升至50%。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几乎一半的产品成本都要贴在关税上。而钨产品的关税也从原来的10%提升到25%。美方给出的理由是,这些产品涉及“国家安全”,对国防、医疗和能源领域至关重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更多是为了限制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地位。
与此沙特也开始动手了。他们对中国产磺化萘甲醛征收18.12%到34%的反倾销税,而这一政策将持续五年。表面上这是为了保护本土建筑材料产业,但深挖一下,你会发现,这也是沙特在“2030愿景”之下,对过度依赖单一进口来源的一种对冲策略。如果说美国的做法是直接掐住了中国制造的“喉咙”,沙特的举动则像是在防守中试探。
通过承接中国的产业链,印尼能够推动自身产业的升级,因为中国许多产品的一部分工序可以在东南亚完成,这为印尼提供了新的机会。这种机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超过对中国产品征收200%关税所能获得的。
印尼政府正在积极促进本国产业与中国的融合,因此印尼官员的某些言论不一定代表官方立场,可能是西方媒体的炒作,意在分化中印两国的合作关系。印尼与中国在经济发展上有许多互补之处,印尼可以向中国出口动力煤,同时其农产品也能在中国市场上获得良机。
印尼是美国积极拉拢的对象,因此国内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从印尼的整体战略来看,它坚持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但美国并未放弃,试图将印尼变成另一个菲律宾,为此采取了多种措施。在推动所谓“印太战略”时,美国将东南亚作为拉拢的重点。分析认为,这一点需要引起警惕。
不用拳头教训它们不行了!
对中国征税的国家列出不友好国家名单
所有出口商品提价,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