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道|别被误导了,《论语》中的“以德报怨”还有后句

雨松说文 2024-09-26 02:38:40

很多人知道“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就觉得儒家是教人宽容和仁德的态度对待敌人或仇人,尤其在批评封建道德观念和社会不公时。然却只是断章取义,完全曲解甚至故意丑化儒家思想,儒家不但让你以牙还牙,而且面对国仇家恨,建议的是“寻而杀之”。

曲解儒家为“以德报怨”现象十分普遍

“以德报怨”的成语,出自于《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听后并没有直接做出回答,而是反问:“如果用恩德来报答怨恨,又该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后面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指以牙还牙!历代学者通常解释这句都是类似,比如杨伯峻《论语译注》中“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朱熹在《集注》解释“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于其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梁朝皇侃《论语集解义疏》:“既不许以德报怨,故更答以此也。不许以德报怨,言与我有怨者,我宜用直道报之,若与我有德者,我以备德报之也。”

从词义发展角度看,“直”初义指双方在空间相对。《说文》:“直,正见也。”正见指两方相对。《墨子·备穴》讨论当发现敌人挖隧道攻城时,守方需“急堑城内,穴其土直之”,意思是说应赶紧在对着敌人所挖方向挖隧道以防范之。此义后来引申为数量方面相对,有“相当”“对等”之义。《管子·山至数》:“币数之准,一县必有一县中田之策,一乡必有一乡中田之策,一家必有一家直人之用。”

“以直报怨”即“以怨报怨”,类似于汉谟拉比法典中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它强调的是对等原则,不可因为仇怨而故意加重报复。《汉书·地理志》中批判太原、上党的欺诈暴力等不良风气,云“太原、上党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嫁取送死奢靡。”唐颜师古注:“直亦当也。”《礼记·月令》记载“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枉桡不直,反受其殃。”也是如此。

因此,受到儒家文化中孝、义、忠等伦理影响的承怨之人,不但不会放弃报怨复仇,反而会强调等值返报,“以直报怨”也就不可理解为“以仁报怨”。

更有甚者,国仇家恨,应当追而杀之。《礼记·曲礼》:“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友之仇不同国。”意思是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寻而杀之。兄弟之仇,随身携兵,准备报仇。朋友之仇,见之则杀。《檀弓上》详细记载孔子关于为父母复仇的观点:“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这是要求复仇者随身携带武器,随时手刃对方。所以,孟子感叹,杀人之父等于杀己之父。《孟子·尽心下》“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根据《礼记》《孟子》中记载的孔孟言论,可见儒家思想中的复仇观是“以怨报怨”。《论语》中的“以直报怨”即“以怨报怨”,但它强调的是对等复仇,不因怨恨而加重报复。真正的儒家正如鲁迅先生在晚年时那句话,“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两米一大个子腰里的配剑可不是什么装饰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