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敢言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男性行为一直被赋予无数标签:冲动、好色、易怒。但这些特质真的仅仅是“生物本能”的产物,还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有人认为,男人的一切行为都不过是荷尔蒙驱使下的产物,似乎所有决策、情感和行为都在荷尔蒙这根看不见的绳索下跳舞。然而,这种观点是否低估了男人的复杂性和选择权?
承认荷尔蒙的影响并不难。科学研究早已揭示,睾酮等激素在男人的青春期和成年初期飙升,驱动了性欲、攻击性甚至决策冲动。但将一切归结于荷尔蒙,未免过于简单粗暴。荷尔蒙可能是点燃火焰的火种,但火势的强弱,是否蔓延成灾,甚至是否会被熄灭,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选择。我们并非单细胞的低等生物,男人更不是行尸走肉般的激素容器。
年少轻狂,激情燃烧。这似乎是每个男人不可避免的成长轨迹。然而,难道男人的一生注定在激素的跌宕起伏中轮回?年轻时因荷尔蒙高涨而疯狂追逐欲望,中年后理性冷却逐渐“收心”,老年时则面对欲望的萎缩选择“淡然”。这个线性发展逻辑真的无懈可击吗?不,男人完全可以打破这种“生物定律”。理性与选择才是区分人类与动物的关键。如果将自己的所有行为都归结于荷尔蒙的摆布,无异于甘愿堕入本能的深渊,而放弃自我掌控的尊严。
而婚姻这个问题上,荷尔蒙的作用更显得苍白。有人认为,激情消退是荷尔蒙下降的必然结果,随之而来的是婚姻的乏味和困顿。然而,婚姻的实质从来不是荷尔蒙能定义的东西。它关乎责任、承诺和长久的情感连接。将婚姻的不幸归咎于荷尔蒙无疑是一种逃避。真正决定婚姻质量的,是彼此在面对变化时是否能共同进退,是否能在激情退去后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依托。缺乏责任感和理解力的男人,或许更应该自省,而不是拿激素作为挡箭牌。
至于人生选择,更是无法简单用荷尔蒙解释。人们的惰性、短视和对即时满足的执念,常被认为是人性的一部分,而非单纯的生物反应。选择安逸而非冒险,选择怨天尤人而非直面问题,这些都源于一种精神上的懒惰。真正有力量的男人,从来不只是顺从本能,而是敢于直面自己的弱点,敢于用行动改变命运。一个只会把错误归咎于荷尔蒙的男人,无非是为自己的人生失败找借口。
那么,男人如何摆脱所谓的“荷尔蒙束缚”?答案很简单:直面自己,超越本能。拥抱理性,不是放弃激情,而是学会驾驭它。面对诱惑时,选择责任而非放纵;面对失败时,选择反思而非推诿。男人并不需要成为完美的圣人,但必须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权。将一切归咎于荷尔蒙,只会让人活成一个可悲的生物机器,而非一个真正有尊严的人类。
激素不过是人类身体的一部分,而非灵魂的全部。将人生交给荷尔蒙主宰,无疑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最大亵渎。真正的男人,不是荷尔蒙的奴隶,而是自我命运的掌控者。那些放弃反思、放弃努力、放弃追求的人,只能沦为本能的奴隶,最终在懊悔中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而真正懂得控制自己的男人,才配得上掌控生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