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与继子斗了51年,临终却说:即使我有孩子也不会和经国一样

梅梅评历史 2024-08-24 15:40:41

1979年3月4日,正值宋美龄的81岁大寿。

为了表示对继母的尊重,蒋经国特派三子蒋孝勇飞往美国贺寿,没想到宋美龄却对蒋孝勇多次出言羞辱。

消息传到蒋经国耳中,蒋当即愤怒不已,他认为宋美龄之所以会如此对待孙儿,全是孔令侃和孔令伟兄妹在中间挑拨离间的缘故。

在3月26日的日记中,蒋经国怒气未减,愤懑地写道:“我实在不知道究竟得罪什么,再三思之,难以身解,自问无愧于心……小人难以对付,小人中的小人在一起,则更为难矣,痛哉!”

提起近代史,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蒋、陈、宋、孔“四大家族”沆瀣一气,几乎垄断了近代中国的军权、政权和财权。

蒋经国作为蒋介石寄予厚望的长子,他与孔家兄妹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为什么会痛骂他们为“小人中的小人”?

蒋经国只比继母宋美龄小12岁,他们的关系果真如外界看起来那么和睦吗?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还得从1927年那场轰动全国的“蒋宋联姻”说起。

一、“上海打虎”,蒋经国铩羽而归

1927年12月,蒋介石为迎娶背景雄厚的宋家三小姐宋美龄,不惜抛弃了自己的发妻、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

当时,蒋经国正在苏联学习,他得知此消息后,三度登报批评蒋介石薄情寡义,还扬言要与其决裂,气得蒋介石在日记中大骂“教子不慎,自坏家风,实在可痛可悲!”

为了弥合新婚妻子与长子之间的关系,蒋介石煞费苦心,暗地里做了许多工作,他常常以宋美龄的名义,给蒋经国发电报,以表关心之意。

1937年春,离家已经12年的蒋经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按照蒋介石的“吩咐”,蒋经国携妻带子先去拜见了宋美龄,二人初次见面,表现的都很客气。

虽然宋美龄极力表现出热情的一面,但二人在出生背景、教育方式和身份地位上的巨大差别,还是让蒋经国对宋美龄亲近不起来,而对宋美龄背后的孔家,蒋经国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宋氏三姐妹

1939年,蒋经国在重庆拜见父亲时,第一次见到了宋美龄极为看重的外甥孔令侃,这对“表兄弟”初次见面,就闹出了不愉快。

当时蒋经国出于礼貌,好心送孔令侃出门,没想到,孔令侃竟拒绝和蒋经国握手,直接跳上汽车就走了,生性敏感,善于隐忍的蒋经国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他看我大概是一个乡下人。”

蒋经国心中就此埋下了对孔家不满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渐渐地生根发芽,直到1948年长成参天大树。

蒋经国与妻儿

1948年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长达数年的国共内战,使得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的开支剧增,而为了弥补巨额的财政赤字,政府不得不采取了滥发纸币的措施。

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全国性的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飙升,民不聊生,特别是在经济中心上海,情况更为严重,市场上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的行为猖獗,普通市民生活困苦,到处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蒋介石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特于这年8月,任命蒋经国为上海经济管制区副经济管制督导员,全权负责金圆券改革事宜,以打击经济犯罪,稳定市场物价,挽回人心。

为了迅速建立自己的威望,蒋经国抵达上海后,马上组织起了一支"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作为执行经济管制的骨干力量,他还提出了"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口号,誓言要打击那些操纵市场、囤积居奇的大资本家和权贵商人。

在蒋经国的铁腕政策下,市场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一些奸商大贾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有的被直接枪毙,有的被逮捕入狱,其中被捕的64人中就有上海的大人物 、 蒋介石的老朋友 、师兄弟杜月笙的三少爷杜维屏 。

杜月笙

杜月笙为了救儿子,供出了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才是上海最大的非法囤积地。

孔令侃的名字一出,蒋经国就意识到他这次才算碰到了真正的 “ 大老虎 ” 。

但蒋经国仗着有蒋介石撑腰,当即决定查封扬子公司,逮捕公司的职员,大有“不搞倒孔公子就无法服众 ”之势 。

见蒋经国对他紧追不放,孔令侃才开始慌了,他思索了一会,迅速发出了两封电报,一封寄给美国的父母孔祥熙和宋霭龄,一封寄给南京的姨妈宋美龄。

宋美龄与孔令侃、孔令伟兄妹

宋美龄接到电报后,当即决定“飞上海”,她一向把孔令侃兄妹视若已出,为了保下外甥,宋美龄不惜放低姿态,亲自向蒋经国求情,没想到蒋经国软硬不吃,一直坚持“不办孔令侃,不足以服众 , 整个经济管制就会前功尽弃 , 父亲的殷切期望也会付之东流……”

“好,好 !既然你一意孤行 ,那就到你父亲面前再理论吧… … ”

无计可施的宋美龄,只能给远在北平的蒋介石发一道急电,当天下午,蒋经国就收到了老蒋的指示“且慢行事!”

在宋美龄的压力下,随后,蒋介石亲自飞往上海,让蒋经国放孔令侃一马。

蒋氏父子

蒋经国很委屈,他这么做明明是依法办事,是为了江山大计着想的,可他哪里能想到,蒋介石也有自己的苦衷?

孔令侃在发给父母的电报中提到,如果蒋经国坚持不肯放过他的话,就让父母公布蒋家在美国的财产数字。

一直以来,蒋家在美国的所有财产都由孔祥熙夫妇在保管、打理,一旦这个数字公开的话,那对蒋介石的执政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蒋介石只能牺牲蒋经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个人威望,宣布经济管制 “ 结束 ”。

最终,扬子案不了了之,许多奸商大贾被无罪释放,蒋经国牵头组织的声势浩大的“打老虎”行动无疾而终,就连他自己也遭到了“反噬”。

在1949年6月到1950年3月,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 ,蒋经国除了“蒋介石长子”这个身份,没有任何职务 ,既无权力可用,也无公务可办 。

自此之后,蒋经国对孔、宋两家深恶痛绝,认为他们“不仅祸我国、而且害我家!”

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蒋经国的境遇渐渐迎来了转机。

二、“打败孔家”,蒋经国谋得高位

自1949年12月败退台湾之后,蒋介石就一直在考虑培养“自己人”的问题。

当时,国民党内的谍报机构不仅门派庞杂,而且还互不对付,经常内斗,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军统、中统、保安处。

为了减少“内耗”,蒋介石决定将这些谍报机构统一起来,归一个人调度, 这个最佳人选便是 “ 太子 ” 蒋经国。

没想到,蒋介石的这一计划却遭到了宋美龄的强烈反对。

宋美龄不愿蒋经国“大权独揽”,于是联合孔令侃、孔令杰兄弟,原军统局长毛人凤等人,处处阻扰蒋经国正常开展工作。

1951年春天,蒋经国在主持军队的政治工作时,竟被宋美龄扶持的阮清源,私自吊销了淡水训练班的通行证,而无法进入办公室工作。

毛人凤也利用自己在情报系统的地位和经验,迟迟不愿交出手中的权力,然而,经过数十年历练的蒋经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大肆扶植自己人,大力推动情报机构的改革,并不断扩大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1955年,毛人凤被逼离职,一年后,就悄无声息的病逝了,蒋经国顺利将谍报大权抓了过来。

有知情人吸取教训:“千万不能和蒋夫人太接近,总统是很忌讳这一点的 ,毛人凤就死在这上面 。”

由此可见,蒋介石对妻子与儿子的争权一直洞若观火,但他始终不明确表态,但从最后的结果看,他还是支持儿子多一点。

蒋介石的这种态度,从1972年他继任第五任总统时的选择来看,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蒋介石正准备着手改组内阁人事,他有意将“行政院院长”一职留给儿子蒋经国,然而就在这时,宋美龄却突然横插了一脚。

她急令孔令侃从美国飞到台北,与蒋经国争夺“行政院院长”这个职位,蒋介石对此很不乐意。

其实,在此之前,孔令侃就在蒋介石这儿“失了圣心”。

那是1967年,准备竞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曾赴台寻求国民党的资金支持。

但熟悉美国政治的孔令侃却拍着胸脯对宋美龄夫妇说,尼克松此人是过气政客,对他的要求可以“不予理会”。

没想到,在当年的总统大选中,尼克松击败竞争对手,成为了美国第46届总统,三年后,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朝正常化方向发展,而台美关系却不断走下坡路。

蒋介石认为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孔令侃,为此,他不止一次在日记中写道:“国患至此,令侃之罪不小也”。

对此不以为然的宋美龄,仍为外甥声援道:

“不给令侃做院长,那么副院长总可以给他做吧?令侃做了那么多对国家有利的事情,难道他的能力不够资格做个副院长,不够资格做部长?就算你决意让经国做院长,也该安排令侃当个副院长!”

面对宋美龄的“胡搅蛮缠”,已经85岁的蒋介石深感无奈,在当年3月、5月和6月的日记中,他都写了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很显然,这个“女子”指宋美龄,“小人”指的是孔令侃。

提起孔令侃的种种作为,蒋经国也是气不打一处来,1975年,蒋介石病逝,孔令侃闻听消息再次返台,蒋经国忍着不耐,不得不与之会面。

但在当天的日记中,蒋经国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如此写道:“见之不但厌,而且恨,此人对公对私,皆害了不少。”

然而,令蒋经国稍感欣慰的是,蒋介石病逝之后,他与宋美龄的关系反倒缓和了不少。

三、“同舟共济”,蒋经国冰释前嫌

蒋介石临终前,曾握着蒋经国的手,交代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向孝顺我一样,孝顺你的母亲(宋美龄),还要多与她亲近。”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蒋经国渐渐放下了心结,在宋美龄生病的时候,他常常衣不解带在旁精心侍奉。

宋美龄大受感动,也时不时关心蒋经国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

1975年4月29日,是蒋经国的65岁生辰,此时距离蒋介石去世仅过去3个星期,所以,蒋经国还在慈湖守灵。

这天一大早,蒋经国就收到了宋美龄亲自写的一封信,上面说:

“经国,今天届你的生辰,往年我都为你设席与家人共聚,一享天伦之乐,此次自父亲撒手离我你之后,我们再亦无此兴致作任何怡宴之举。

今晨我特别起得早,为你祷告,祈求上帝给你智慧、康健和毅力,并特别赐福予你,这是我今年以此为寿。母字。三月十八日于士林。”

看过信后,蒋经国“读之再三,不觉哭泣不已”,他和宋美龄在明争暗斗几十年后,在不知不觉间竟也产生了真挚的母子感情。

可对孔家,尤其是孔令侃、孔令伟兄妹,蒋经国的看法始终没有变。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按照《中美建交公报》,台美必须“断交”,为了继续争取美国的支持,蒋经国只得同意将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大使馆”降级成为“办事处”。

当时,宋美龄已在美国定居,她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不满,在发给蒋经国的函电中,她将负责谈判的杨西崑大骂了一通。

之后,杨西崑亲赴美国“谢罪”,没想到却遇到了孔令侃,和宋美龄一个鼻孔出气的孔令侃自然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

当杨西崑把自己所遭受的羞辱,讲给蒋经国时,蒋经国怒不可遏,他愤愤道:

“孔某不讲理、无情无义到如此地步,非人也,令我想起多少孔宋祸我国、害我家之往事,本来不想再算旧帐,但是何能忘耶!”

又过了月余,恰值宋美龄的生辰,为了让继母消气,蒋经国特派宋美龄最喜欢的孙子蒋孝勇去美国拜寿,没想到,宋美龄却将连续多天积压的不满,全宣泄在了蒋孝勇头上。

蒋经国心疼儿子之余,又将这一切“不和”的根源都算在了孔家头上。

“诚心善意派勇儿赴纽约拜寿,反被辱骂而返,断非我始料所及,如此无情无义、无理取闹、借题发挥,在与政治毫无关系的小孙身上,如何不令余痛心……孔家之阴魂一日不消灭,我蒋家就没有一天安宁了”。

之后数天,蒋经国越想越气,在日记中对孔家的怨怼也越来越重,3月26日这天,他更是将孔令侃兄妹骂做“小人中的小人”。

蒋经国对孔家兄妹看不惯,孔家兄妹对蒋经国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不仅是因为二者在“打虎行动”中结下了梁子,更因为在败退台湾后,二人都是对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猝然离世,前来吊唁的孔令伟竟然在与人交谈时,狂笑不止,令人侧目。

孔令伟

而晚年与蒋经国“握手言和”的宋美龄的表现,也值得人玩味。

蒋经国去世后的当天下午,他的儿女、家人都前来见他最后一面,只有已回到台北居住的宋美龄姗姗来迟。

然而,她到达房间后,并没有进去,只是站在门口朝里望了一眼,她沉默半晌,只说了句“真是世事无常”,就转身进了儿媳蒋方良的房间。

半个小时后,宋美龄在众人的簇拥下,坐车离去。

宋美龄为什么不肯见蒋经国最后一面?

有人说,这是宋美龄对蒋经国“母子情深”,不忍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有人说,宋美龄在蒋经国的房间里,看到了蒋一直悬挂着生母毛福梅的照片,心生不满,这才不愿意进去。

由于宋美龄生前一直秉承着“上帝面前不凸显自己” 的理念,在她漫长的一生中,她未曾留下任何只言片语,诉说她对蒋介石父子的真实看法,所以,我们无从知晓其中真正的答案,只能从当事人过往的言行中,一窥端倪……

宋美龄临终前曾对孙子蒋孝勇说:“我没有自己生孩子,可即使我有孩子,也不可能和经国一样”,言下之意,宋美龄对蒋经国这位继子是非常肯定的!

总结:

从1937年第一次见到继母宋美龄,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这对非同寻常的母子之间,明争暗斗长达51年,但在权力斗争之外,他们之间还有亲情的羁绊,共同利益的捆绑……

参考文献:

1,《蒋经国与宋美龄关系再探究 ———以<蒋经国日记>为中心》,林孝庭,台湾历史研究, 2022 .4

2,《扬子建业公司囤积物资的查抄及处理》,郑会欣,民国档案,2019.4

2 阅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