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要开除毛泽东的校长张干,病逝前交代儿子:给毛主席写封信

来自外星的波克一 2024-11-20 10:06:5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波克

编辑|波克

前言:

在风云激荡的时代,有些人一生坚守原则,却在命运的转折点留下耐人寻味的遗言。

张干,这位曾坚定要求开除年轻毛泽东的校长,在病榻之上对儿子留下最后的嘱托:写信给毛主席。曾经的针锋相对,为何在生命尽头化作了一封信的托付?是道歉、忏悔,还是另有深意?

这位教育家的选择,似乎跨越了个人恩怨与时代的桎梏,蕴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他的遗言究竟传递了怎样的信息,又为何至今仍让人回味不已?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

1914年的长沙,迎来了一位新校长——张干。他严谨治学,勤勉敬业,要求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然而,这一教育理念却与前任校长孔昭绶鼓励学生关心国事的做法大相径庭。学生们对张校长敬而远之,难免有些抵触情绪。

张干身上似乎有一股说不出的“傲气",他目光如炬,言语铿锵,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威严。

他深信,唯有潜心学习,才能让学生们在这乱世之中立足。他不愿看到学生们重蹈孔校长的覆辙,在动荡的时局中迷失方向。

1915年,正当中华大地风雨飘摇之际,湖南省议会忽然颁布一项新规,要求学生缴纳10元学费。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特别是对于那些贫苦学子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学生们纷纷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张校长为了讨好当局,而故意为难他们。

他们不知道,张校长为了这项新规,已经在教育厅和省议会之间来回奔走了无数次。每一次,他都怀着一丝希望出发,但每一次,他都带着满身疲惫和失望而归。

学校的经费已经捉襟见肘,再这样下去,恐怕连学生们的一日三餐都无法保障。

学生们纷纷罢课表示抗议,并四处张贴传单,揭露张干的“劣迹”。

一时间,驱张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其中,就有一位热血青年,他挺身而出,奋笔疾书,写下了那篇震撼人心的《驱张宣言》。他,就是后来成为新中国缔造者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年轻的毛泽东,对张校长的做法感到不满。他认为,张校长的新规,无疑是在为难贫苦学子。他们本就处境艰难,现在又要承担高昂的学费,这无异于剥夺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毛泽东的心中,燃烧着一股热血和正义感。他要为广大学子争取权益,他要让教育回归它的本质,成为每一个人都能平等享有的权利。

岁月的齿轮,就这样悄悄转动。张校长虽然被免职,却从未忘记自己身为人师的职责。他独自一人,背负着学校的重担,四处奔波,只为学校争取一线生机。

春华秋实,白驹过隙

旧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新的岁月悄然而至。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950年,周世钊来到长沙,探望昔日恩师张干。几十年未见,周世钊仍然以“张校长"相称,令张干倍感亲切。

然而,当周世钊告诉他,毛泽东邀请自己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张干却陷入了沉默。岁月的尘埃,似乎在这一刻悉数被掸去。

张校长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记得,在驱张运动中,是毛泽东写下了那篇慷慨激昂的檄文。那笔锋犀利,字字珠玑,句句如刀,直指校长的不是。

他何尝不想与昔日的学生重逢,诉说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但是,往事如烟,那个坚持要开除毛泽东的决定,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

他不知道,时过境迁,毛泽东是否还记得这个严厉的老师。最终,张干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你代我向他问个好吧......"张干的心中,有太多的歉意和不安。

他想告诉毛泽东,自己当年的决定,并非针对他个人。他只是想以此来维护学校的规矩,警示其他学生。

他想说,其实他一直在关注毛泽东的成长,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这些话,张干终究没有说出口。在这一刻,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把所有的感慨埋藏在心底。

寒来暑往,时光荏苒

1951年,张干收到了来自北京的请帖,毛泽东邀请他前往京城一聚。重逢之时,师生二人都热泪盈眶。

昔日的恩师,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昔日的学生,如今已成为国家的掌舵人。一晃数十载光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唯有这段师生之情,历久弥新。

在京城的日子里,师生二人畅谈往昔,忆苦思甜。毛泽东特意带张干游览名胜古迹,以自己的稿费给恩师购买礼物,无微不至地关怀备至。

毛泽东告诉张干,其实自己当年也有不对的地方。他太过年轻气盛,看问题有些片面。他感谢张校长当年的严格要求,正是这份严谨的治学精神,造就了他日后的成就。

张干听后,心中的愧疚和内疚,化作了感动的泪水。他没有想到,自己昔日的学生,竟然已经成长为如此宽广胸怀的领袖。

张干在北京期间,还曾谦虚地向毛泽东请教治国理政之道。毛泽东笑言,其实很多道理,都是从张校长那里学到的。

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态度,这些都是张校长身体力行的榜样。

张干听后,心中更添敬佩。他感慨,昔日的学生,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届学生,果然是可造之材啊!

窗外雨潇潇,窗内话绵绵

1963年,毛泽东再次派人前往长沙,看望张干。来人带着毛泽东的嘱托,给张干送来了2000元钱,这些都是毛泽东的稿费。

张干推辞再三,却抵不过来人的一再坚持。这一刻,泪水模糊了张干的双眼。他深知,这些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师生情谊的体现。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师生之情,早已超越了一切,成为一段佳话。

张干的内心,早已被这份师生之情所触动。他想起了自己为人师表的初心,想起了昔日学生们的朝气蓬勃。

他更加坚信,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师者,大爱无疆。能够桃李满天下,这是何等的荣光和幸福啊!

毛泽东在给张干的信中,还提到了自己的一些为政之道。他说,治国如教书,都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都需要老师以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和启发。

而治理国家,同样需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略。这其中的智慧和艺术,都离不开恩师们的谆谆教诲。

张干看完信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更加感恩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感恩自己能有幸成为毛泽东的恩师。他暗暗告诫自己,要更加尽心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涯咫尺,古稀之年话别离

1967年,张干躺在病榻之上,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在弥留之际,他唤来儿子,用尽最后的力气说:“替我......替我给毛主席写封信......谢谢他的照顾......我多想再见见他......"

话音未落,张干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带着对毛泽东的无限牵挂,走完了自己83年的人生旅程。张干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学生。而毛泽东,则是他最得意的门生,是他教育生涯中最闪亮的一颗星。

张干弥留之际的那封信,最终还是由他的儿子代笔写完。信中,饱含了张校长对毛主席的感激和敬佩,也流露出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他感谢毛主席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感谢他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他坚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后继有人。

毛泽东收到信后,悲痛万分。他没有想到,恩师竟然就这样悄然离世。他感慨,张校长不仅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更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代楷模。他的言传身教,他的教书育人,都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学习。

师恩似海,难以回报。张干用自己的方式,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他严格治学,不徇私情,即便面对学生的反对,也要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

而毛泽东,这位曾经的“问题学生",却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何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关心恩师的生活,体贴恩师的心情,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张干的教导之恩。

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缘,象征着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更映照出革命领袖毛泽东诚挚善良的人格魅力。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是张干的谆谆教诲,塑造了毛泽东的品格;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是毛泽东的关怀备至,温暖了张干的晚年。师生之情,亦师亦友,相互成就,相得益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