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刘公岛,拜谒民族英雄邓世昌

塞北神剑 2024-11-02 02:53:20

李爱萍

10月17日上午,我们战友军嫂一行8人乘景区的游轮登上了刘公岛,参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及陈列馆,拜谒民族英雄邓世昌,观看岛上的风景。

刘公岛全图,此图片来自网络。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市威海湾内。其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数百年以前,一条商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浪,夜间危难时刻,船上的人们终于发现前方有一点火光,那是一个岛上的灯光。船只靠岸后,岛上的刘公刘母热情地帮助他们,提供食物和住所,使这些人得以生存。为了感谢刘公刘母的恩情,人们将这个岛屿命名为刘公岛。‌

丁汝昌纪念馆

刘公岛炮台

刘公岛是威海市的海上天然屏障,具有重要的国防地位。岛上峰峦起伏,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森林覆盖率达87%。岛上的人文景观丰富,包括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

在渡海途中,海鸥群飞,围轮觅食。

一登岛就看到一个好大的锚立在那里,象征着永固海疆。

刘公岛已经建设成为国家5A景区。

向右行,一块巨石上刻写“威震海疆”。一战友说:“明朝行,现在行,清朝末期没做到。”

再向右走,便到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及陈列馆。博物馆顶部有一雕像,那是邓世昌手拿旧式望远镜,身着披风,面向大海,威风凛凛,立于舰头。

从正面看,博物馆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巨大的“致远”号巡洋舰的模型。

我们走进博物馆进行参观。大家过去曾学过中国近代史,通过参观,对中日甲午海战的历史背景、作战过程、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水师的英勇无畏、甲午海战的结果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中日甲午海战是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在黄海北部水域爆发,按照中国天干地支的传统纪年法,这一年是甲午年,故称甲午海战。由于日本狼子野心,蓄谋已久,而清朝预料未及,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海战中,关键时刻,致远号管带(舰长)邓世昌大喊:“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随后致远舰发起最后的冲锋,悲壮之举,撼天动地!致远号被击沉时,邓世昌并没有死,他跳入海中,本还有生还的希望,他的仆人和爱犬先后救他,都被他拒绝。他悲愤不已,对清廷的腐败透顶失去信心,说:“事已至此,义不独生”……

光绪皇帝垂泪为邓世昌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其“壮节公”谥号等。邓世昌的英雄业绩和不屈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所以,我们登上刘公岛,首先拜谒民族英雄邓世昌。

装备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海军,为什么干不过日本联合舰队?为什么败的那么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制度和清朝廷上下腐烂不堪造成的。战友军嫂们议论说:“落后就要挨打,腐败也要挨打!”

走出博物馆,我们又参观了巨大的“定远舰”模型。

接着还游览了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北洋水师提督署等自然和人文景点。因离本文主题较远,故不一 一尽述。

不忘国耻,强我中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保护人民的和平劳动。

摄影:李文平、郭双忠、胡考进、赵宗锋、张风英、蔡淑萍、刘惠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