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丨周公并不会解梦,却比姜子牙厉害,孔子为何仰慕他?

古代神话体系谈 2024-08-29 21:30:57

周公丨周公旦的传奇一生

武王姬发背后真正的谋士不是姜子牙,而是他!

历史上第一位圣人是谁?他才是武王姬发背后真正的谋士,而不是姜子牙。

周公

文王姬昌死后,辅佐老二姬发登上王位的那个人,一直存在争议。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是相父姜子牙。他凭一人之力,辅佐四十八岁的姬发登上王位,并带领西岐大军东出伐纣,帮助姬发建立了大周王朝。而在史书中记载的那个人,却不是姜子牙,而是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公旦,也叫姬旦。据史书中记载,周公旦的影响力远在姜子牙之上。除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外,他被称为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位圣人,他是孔子梦中的老师,被后世尊称为”元圣”,意思就是最初的大圣人。

周公

周公旦,也称周公,姓姬名旦,全名姬叔旦,是西周的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儒学先驱。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周公自幼聪慧过人,在众兄弟中颇有才华。作为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忠厚仁爱,全力辅佐哥哥登上王位,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国家政务和军事。文王托孤于姜子牙和周公旦,姜子牙为国师,周公旦为丞相。姜子牙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军事战略和占卜术数上;周公旦的才能,则更多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领域。他几乎完全继承了父亲姬昌的文化素养和博学,并将父亲没有完成的理想,全部实施完成。

在武王伐纣期间,姬发虽然在军事上有姜子牙的鼎力支持,可心里始终没有取胜的把握。周公旦时刻提醒哥哥,不能单凭强兵黩武,要修仁德之心,敬尊天命,敬德保民,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天下诸侯的拥护。为了试探殷商的虚实,以及天下诸侯的反应,周公旦大胆提出孟津观兵的军事策略。这次具有演习性的诸侯会盟,竟然来了八百镇诸侯,大大坚定了姬发灭商的决心和勇气。

伐商成功之后,殷商灭亡,周朝建立,哥哥姬发却在建国两年后突然病逝。武王临终托孤,让姜子牙和周公旦辅佐儿子姬诵继位。年幼的周成王姬诵还在吃奶,周公旦力排众议,顶着全天下的骂名,临时坐上代理王位,处理国家政务,主持天下诸侯事宜,让即将崩塌的新朝再次焕发生机,江山得以稳固。七年里,周公旦开创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他制定宗法制度,分封天下诸侯,二次东征剿灭武庚,迁都洛阳,制定国家礼仪,制作祭祀器乐,编撰周易,写下《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治国方略。让周王朝走上正轨之后,周公旦主动退居二线,专心写书,还政给侄子周成王。因此,西周最大的功臣不是姜子牙,而是周公旦。那么,周公的祖上是谁,有家族的传承谱系吗?咱们下集接着讲。

周公的家族谱系。

在百家姓五百多个姓氏中,有一百多个姓氏,直接源自于姬姓。姬姓的始祖为轩辕黄帝,因居住在姬水,因此以姬为姓。

周公

轩辕黄帝与嫘祖结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玄嚣(也就是少昊),老二叫昌意。老二昌意生了颛顼,颛顼生穷蝉和鲧,鲧生大禹。咱们只说老大玄嚣这一脉,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也就是帝俊)。帝喾继承了叔叔颛顼的帝位,成为天下共主。帝喾有四个老婆,大老婆叫姜嫄,在树林中玩耍,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就用脚踩了上去,回家后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叫后稷。帝喾的二老婆叫简狄,结婚两年不会怀孕,她在河边洗澡时,一只玄鸟从头顶飞过,落下一个鸟蛋来,简狄从水中捡起鸟蛋,含在嘴里,却不小心给咽了下去,回家后也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子契。第三个老婆叫庆都,婚后夫妻生活不和谐,与丈夫两地分居,一直生活在娘家。她在湖面遇见一条赤龙,对着她吐了一口气,然后回家也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尧,就是之后的尧帝。

帝喾觉得自己头上戴了三顶绿帽子,这三个儿子都不是亲生的。就娶了第四个老婆,名叫常曦。为了不出现意外,帝喾把常曦关在房间里,一连几天呼呼大睡后,常曦终于也怀下身孕。不久一口气生下十个儿子,把帝喾高兴坏了,十个儿子就是天上的十个太阳,老大取名叫挚。帝喾认为挚才是长子,就将王位传给了帝挚。可惜帝挚生性贪玩,主动把王位禅让给了哥哥尧,尧又将帝位禅让给了外族部落的舜。

周公

在帝喾的十三个儿子中,常曦生的十个儿子,生性顽劣,老三尧帝派后羿射死了九个,只剩下一个弟弟挚,成了天上唯一的太阳。老二子契,之后成为殷商的先祖,因为是玄鸟蛋所化,所以就有了“玄鸟生商”这个传说典故。老大后稷,虽然是帝喾的长子,因为是母亲姜嫄所生,来历不明,父亲从来都不想见他。然后,后稷却不甘平庸,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君王的信任,成为谷神,受人间香火。后稷传至第十五代,叫姬弃,是商朝的第一任谷神。传至第二十九代,就是文王姬昌,姬昌生下二十二个儿子,周公旦排行老四。因被封在山东鲁国,后世子孙以国为姓。因此,周公不仅是黄帝的后裔,还是鲁姓的始祖。

同样都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周公旦和姜子牙谁更厉害呢?咱们下集接着讲。

姜子牙和周公旦谁更厉害?

抛开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人,姜子牙好像除了会打仗和占卜之外,啥也不会。而周公则不同,他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

周公旦

在军事上:周公旦完全不输于姜子牙,由他策划的孟津观兵,堪称军事史和外交史上的开创性典范。在武王伐纣大战中,具体执行人虽然是姜子牙,而幕后谋划者仍是周公旦。西周建立后,武王姬发突然驾崩,十二岁的儿子姬诵继位,史称周成王。成王毕竟年幼,四叔周公代理天子主持国政,导致天下诸侯不服,三叔管叔和五叔蔡叔,怂恿纣王的儿子武庚起兵造反,致使东方几十个诸侯方国叛变。王室内部也开始怀疑周公旦有不臣之心,刚刚建立三年的周王朝即将面临崩盘。在此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困境中,周公旦沉着冷静,先稳定朝局,团结有德之人,在太公望和召公奭的帮助下,亲自带兵东征,一举荡平叛乱,诛杀武庚。

周公旦

为了长治久安,周公旦重新整编这些叛军,任用贤能,征调两万精锐,组建周八师天子卫军,分布在洛阳都城周围。又组建殷八师,分布在殷商旧都朝歌附近,防止叛军死灰复燃。又组建了西六师,部署在镐京故土周围。专属天子掌握的精锐军队达到十几万人之多,之后被历朝历代效仿,被称为“禁卫军”。

在政治上:周公以先王姬昌的治国理念为基础,开创性的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主要包含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等。严格规范了君臣等极之别、宗室大小亲疏之别、公田私田国有和私有的界限等。

在文化上: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 还提出“敬德保民” 政治理论。为了国家有法度,社会有秩序,周公制定了一系列礼仪标准,比如:公侯伯子男 爵位之间的祭祀礼仪规范、不同等级的官员见面怎么行礼、男子如何举行成人礼、女子如何相夫教子、出门要坐几驾马车、上坟要磕几个头等,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的行为准则,你就是俩人打架,也要先行礼。 他还写有《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政治方略,留于后世。周公还在父亲姬昌的理论基础上,完成了对《周易》的编纂,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

周公

总的来说,周公辅佐武王,克商建周,平定三监之乱,大行封建,迁都成周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周朝的巩固与发展统治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常说的封建制度,是谁开创的,2000年前的中国封建王朝,比欧洲不知先进了多少倍?咱们下集接着讲。

中国的封建制度是谁创立的?

中国的封建制度,比欧洲要早2000多年,而且有本质上的区别。那么,什么叫封建制度呢?封就是册封,是天子特有的权利,包含封爵位、封土地。然后你自己可以建立自己的小邦国,你的嫡长子长孙,祖祖辈辈可以世袭爵位和土地。除了长子长孙,外人不可以继承,军事上接受天子的节制和约束,这就是封建制度。

姬叔旦

开创这个制度的人,正是周公旦。周天子把王室子孙以及有功之臣,论功勋大小分封爵位和土地,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这些爵位均可世袭罔替,封地均称为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公爵领地三百里、相当于省长。侯爵领地一百五十里,相当于县长。伯爵领地七十里,相当于乡长。子爵和男爵领地五十里以下,相当于村长。

官员级别分为:卿、大夫和“士”三级。其中,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比如上卿、亚卿、客卿,基本都是宰相或将军等高官,属于正部级以上干部。上中下大夫级别,基本都担任中枢要职,或地方大员,属于正厅级待遇。士的级别就很低了,基本都担任公卿的家臣,或者县级官员,属于正处级以下待遇。卿、大夫和士,属于官爵,不能世袭罔替,不上班就没有工资。当然,也有一些被封了爵位的人,却没有封地。因为天子太穷拿不出土地来,到处寄人篱下,靠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基本就成了士大夫阶层。比如孔子的父亲,就沦落为“士”这个阶层,这种是可以世袭罔替的。

根据这些爵位和官职,再制定一系列复杂的、繁琐的、严格的规矩礼法、祭祀形式和规模等。比如公爵出门,最贵可以开什么车,不能开什么车;大夫的家里不能超过几个丫鬟和老婆;接待不同级别的人,需要出动多少记者和礼仪小姐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你只要敢违规,就有人来收拾你。各个邦国的人可以自由来往,不用办理签证,国君可以制定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法律法规。但是,有两条红线不能踩,那就是祭祀和军队。周天子对各个诸侯国的控制,主要就是祭祀和军队。比如“天帝”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其他人都不允许。公侯伯子南可以祭祀百神,山神河神农神等。卿大夫和士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或者别人的祖先,不允许祭祀仙神,不能搞迷信,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教合一。而欧洲的封建制度下教会独立,政教分离,君王不具备垄断宗教的权力。

周王朝之所以能持续八百年,跟这套完整的封建制度分不开。在三千多年前,这套制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统治制度。那么,开创了封建制度的周王朝,究竟是靠什么维持了将近八百年呢?是靠礼乐制度吗?咱们下集接着讲。

是谁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礼乐文明?

国歌响起,就能想到升国旗。听见敲锣打鼓,就知道有红白喜事发生。听见吹唢呐,那就是要吃席了。为什么会有这些音乐的存在,都是谁规定的呢?这个人就是三千年前的周公,他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就是制礼作乐。通俗点说,就是宗法制度,类似当时的民法典。

姬叔旦

礼,主要用于解决社会阶层的尊卑贵贱之分,维护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兄尊弟卑,男尊女卑的等级礼法。以维护“父权制”,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为核心,谁要违反了这些礼仪、居室、服饰、用具等等具体规定,就被视为非礼、僭越。周天子能授民 授疆土,则必须以土地国有化为前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时代,这四句话,就是当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天子会采用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宗法制度,持续不断地监管天下诸侯的一举一动。

周公制定的礼,包括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宗法制、井田制、刑律制和国家重大活动的礼仪制度。小的方面如日常生活中婚丧嫁娶、宾朋来往、节日祭祀等等。综合起来说,分为五类:有祭祀的吉礼,丧葬的凶礼,军事上的军礼,外交上的宾礼,日常生活中的嘉礼。构成了一整套君臣、父子、夫妻和人际之间的礼仪规范。

周公

乐,举行礼仪需要配上音乐,不同的礼仪演奏不同的乐章。主要用于增加庄重的氛围,带动节奏,或者缓和现场的气氛。其中包含了乐器、音乐和舞蹈三部分,分类也很清楚。无论是吉乐、哀乐、军乐,还是礼乐,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在举行什么活动。并对演出音乐的仪式、服饰、道具、宫调、舞者身份和演出场合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乐服务于礼, 以“礼”来区别宗法等级的远近,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礼和乐相辅相承,不可偏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乐文明是国家和谐的基础。经过周公孜孜不倦的努力,西周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在礼乐制度的规范下进入了文明社会。

随着礼乐制度的逐渐完善,出现了许多官方典籍,比如《周礼》《仪礼》《礼记》等,详细记录了关于“礼”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礼制的内容、发展和变迁等等,内容十分庞杂。正是如此,我们才有了礼仪之邦的美名。时至今日,很多礼乐依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和习惯。比如,升国旗就要唱国歌;红白喜事都要放鞭炮;听见吹唢呐,那就是要吃席了,这就是礼乐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周公不仅会制礼作乐,他还会解梦,就是解读所有人的梦境,这是真的吗?咱们下集接着讲。

周公真的会解梦吗?

人一出生就会做梦,梦里发生的事情,与现实有什么联系呢?于是,就出现了许多的解梦专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千年前的周公,有这么一本书,就叫《周公解梦》。

周公

周公真的会解梦吗?答案很让人失望,他不会,他也没有写过什么解梦的书,历史上更没有关于周公会解梦的任何记载。难道是有人冒充周公写书吗?可为何偏偏冒充周公,而不是李公王公呢?

周公和梦还真有一段故事。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出生在鲁国,自幼熟悉周朝的传统礼制。青年时便以博学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国,从事类似于司仪或者主持人这样的职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中年时聚徒讲学,从事教育事业,五十岁,终于进入庙堂,担任鲁国的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国君行使司法权。此时的周王朝,天子的权威已经逐渐被淡化,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已经被破坏的面目全非,人与人之间已经没了礼仪廉耻。诸侯之间全是尔虞我诈,欺软怕硬,整个国家到了礼坏乐崩,道德沦丧的地步。于是,孔子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试图恢复周公时期的礼乐制度,重回那个理想的礼乐文明时代。而这种想法和主张,遭到许多同僚的反对和排斥,与当政者政见不合。

最后,孔子弃官而去,偕众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经常在睡觉的时候梦见周公,并将周公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大圣人。时间久了,弟子们都知道了这件事,夫子常与周公在梦中相会,常做周公之梦。从此之后,人们就误以为周公是做梦的高手,会做梦,那肯定也会解梦。于是,就有人冒充周公,写了一本《周公解梦》的书来卖。结果可想而知,这本书畅销了两千多年,这人简直就是个赚钱的天才。

关于梦里发生的事情,其实与现实联系不大。书上写的解语看着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并不可信,偶尔也会发生一些小概率事件,被视为应验了,所以就有很多人对解梦深信不疑。当然,随着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学的发展,通过精神分析现实和梦境的关系,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属于科学的范畴。周公为何能得到史学家的赞誉,得道儒家学者的尊崇,他的能力和贡献,真的比孔子孟子还要大吗?咱们下集接着讲。

黄帝之后,孔子之前,还有一位圣人?

在黄帝之后,孔子之前,还有一位大圣人!相传,他才是《易经》的编撰者。

他被史学家尊为华夏第二位圣人,被儒学家誉为“元圣”,地位排在孔子之前,黄帝之后,周公旦为何会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三皇

汉初思想家贾谊这样评价周公:“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曾先后辅佐父亲文王姬昌、哥哥武王姬发、侄子成王姬诵三代君王。父亲和哥哥相继死后,侄子周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当国七年。期间,他平定三监之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洛邑,制礼作乐。最后还政成王,功勋卓著,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公的治国理念和思想,对儒家学派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他提出的“敬德保民”思想,强调以德治国,重视礼乐教化,这些观念被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奉为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他被尊为儒学思想的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拜的古圣先贤之一。论语中孔子这样说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就是说:我衰老得太快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孟子称呼周公为“古圣人”,将周公与孔子并论。荀子以周公为大儒,在《荀子•儒效》中,赞颂周公之德才。

周公

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是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社会秩序。这些制度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一直被后世所采纳使用,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都建立了礼部这个机构。制定国家大小事务中的礼仪典章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至今。自伏羲开始,中国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念,传承了七千多年。又经炎黄二帝,传至商周,被文王姬昌悉数整理,结合天地自然、宇宙星辰和人的关系,反复实践和推演,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周公又在父亲的基础上,将其整理成册,就是之后的《周易》,也称《易经》,这部传世经典,被儒道两家同时奉为教典,之后又延伸出诸子百家,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结晶,是诸子百家的启蒙教科书。

总的来说,周公是当之无愧的华夏圣人,他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后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