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3次参观故宫城墙,却从不肯踏进故宫半步,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迷小贺说 2024-09-17 21:58:39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带领群众建设更加强盛与美好的中国。他的一生都为党与人民奉献,直至去世前也未曾停止对国家与人民的担忧。

这样一位伟大、无私的民族英雄,却有着一生都未曾踏足的地方。1954年5月,毛主席在众多国家领导的陪伴下,登上故宫城墙。先去往东华门,随后在午门的“基本建设出土文物展览”处停留了近两个小时。

一日后,他再次前往紫禁城继续参观展览近两个小时。翌日,毛主席从神武门向西参观,直至晚上7点离开。前后三次抵达故宫城墙,却从未进入紫禁城内,究竟是何原因?这一切还要追溯到,毛主席第一次来到北京。

毛主席的北京之旅

彼时,毛泽东正筹备新民学会会员,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的事宜。为办理相关手续,他第一次去往北京。出生在湖南省的他,在北京举目无亲,只好投奔老师杨昌济。

杨昌济是从国外留学归来,对于外国的形势更加的了解,并且杨昌济作为被北京大学聘请的教授,一定能够对新民学会的进步有所帮助。于是,毛主席前去探望恩师,请教救国救民的方法。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师徒二人能够安然无恙的再次相见十分难得。两人秉烛夜谈,杨昌济在知晓学生无处留宿时,主动邀请毛泽东在杨家住下。并且凭借着自己的关系,帮助他在北京大学,找到一份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

由于这一次来到北京是带着任务的,身上的担子沉重,毛泽东常常眉头紧锁。杨昌济看到后,主动邀请他同游北京城。彼时的北京刚刚爆发“五四青年运动”不久,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大街上随处可见义愤填膺的中国人。

二人漫无目的的在北京街上闲逛,不时驻足观看街上的人流。看着每个人在这个混乱的世道,努力的生活,毛泽东终于重新振作起来,每日都充满干劲,努力解决问题。

第二年,“驱张运动”爆发,众多湖南学生、教师职工与市民与军阀张敬尧开展斗争。毛泽东与众人商议后决定实行总罢课。随后,为扩大“驱张运动”的影响力,学生们分开前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区宣传。

毛泽东曾经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由组织决定,他带领一部分代表去往北京。抵达北京后,他再一次入住到杨昌济家中。恩师知晓学生的所作所为后,十分欣慰并且表示自己会大力支持。

于是,毛泽东在众人的鼎力支持下,成立“平民通讯社”,扩大宣传力度。最终,成功将张敬尧赶出湖南,此次运动的成功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革命运动的力量。

可惜的是,杨昌济并没有等到学生的成功,在1920年1月份,他因病逝世。在追悼会上,毛泽东以学生和女婿的身份为其守灵。当“驱张”运动成功后,毛泽东再一次走在北京的街头,心境却不复从前。

他走过和老师一起走过的路,周围依旧充斥着人声、脚步声、汽笛声。但是,此时的毛泽东却再也找不回当时的感觉。看着身边一个个为生活奔波的苦命人,他下定决心,一定不负恩师教诲,为国家与人民奋斗终身。

也是在此过程中,毛泽东看到了不远处的紫禁城。这座承载着中国明清两代人民的信仰宫殿,正屹立在前方。他透过高高的城墙,仿佛看到已经退位的溥仪,正在宫殿内寻欢作乐。

反观身边的百姓如此辛苦的生活,明明二者中间只隔了一道墙,墙内歌舞升平,墙外水深火热。所以毛主席在此刻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身份桎梏打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也是他最初对紫禁城的印象。

一心为民的毛泽东

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主席终于实现了曾经的理想,国家在人民的手中将会逐步走向强盛。身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真正的实现了人人平等。

此时,紫禁城外一片欢呼雀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宫墙之内却是一片孤寂。一墙之隔,依旧是两个世界。但是,墙内外的情景却调换了。故宫在1919年后,没有再精心修缮,导致许多建筑变得破败不堪。

许多垃圾堆积在故宫内部,让原本富丽堂皇的宫殿,变成人人嫌弃的垃圾场。于是,在毛主席的主持下,众人对故宫进行一番清洗、翻修。故宫在众人的手中能够,再一次重现它的威严。

修缮完成之后,故宫再一次打开它的大门,但是此次迎接的却不是封建帝国的皇帝,而是新中国的人民。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受到了众多文玩爱好者、历史爱好者的青睐。

毛主席也对历史文化十分感兴趣,因此,在故宫修缮完成后,他也曾前去参观。但是即使他所居住的中南海,与故宫仅仅相隔500米,他却只去过三次。

其实在参观故宫的过程中,也曾有人劝说主席去内部观看。可都被毛主席严词拒绝了。他表示自己是作为一名文物爱好者,到故宫是学习与参观的。只去展览就可以了,不必继续向内部探究,我们来这里学习知识就好了。

在第一次参观时,他甚至拿出小橘子与周围人分享,并且在众人的陪同下,去了午门看新展出的文物。每一件文物,毛主席都仔仔细细的观赏。第二次,他也只是去到午门,继续欣赏文物。

直到第三次,毛主席一反常态,没有去展览。反而登上城墙,向故宫内部眺望。但是最终,他还是没有进入其中。而毛主席参观故宫的行为,也被后人戏称,“古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毛主席三去故宫而不入。”

深究其原因,不仅有之前提到的,毛主席对皇权的不屑,对身份不同而区别对待的不满。还有对自己身份的审视,对国家与人民的责任。他作为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的权利与身份地位,在全体中国人民中是最高的。新中国虽然废除了皇权制度,但是自身的特殊身份,必须要时刻谨记,不能够做出任何有伤民心之事。因此,前后三次去到故宫,毛主席都只是在城墙上眺望。

他从未真正进入到内部,避免引起群众的伤感。不仅如此,在毛主席心中,故宫除去是一座历史博物馆之外,还代表着王朝的兴衰。它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共生活过24位封建帝王。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它见证了王朝的更迭。如今新中国刚刚建国不久,自己不进入其中,不留恋在封建王朝的产物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够尽量避免,进入历史的兴衰当中。

中国人民才能生活在,与封建社会背道而驰的新环境中。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毛主席虽然对这座,被称作是世界五大宫之首的故宫十分感兴趣,但是他压制住内心的渴望,没有进入其中。

结语

毛主席终生都在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不论身份如何,他一直都在设身处地为百姓考虑。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女,我们应当铭记伟人的无私奉献。

他的非凡一生,领导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创建了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中国与人民的根本与利益的非凡基础,就像一座矗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里程碑。

即使历史年轮经过,也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影响,更不会磨灭我们对毛主席的敬重与爱戴。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