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导弹突袭以色列后,美国人一比才发现,解放军的“深不可测”

蒋福伟 2024-10-08 18:55:34

伊朗不久前以报复之名对以色列发动的中程弹道导弹突袭,已经让一部分美国人,提前感受到了解放军“深不可测”的中导实力。

在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克里斯·帕内拉以10月2日伊朗使用导弹攻击以色列境内一事为引子,一边表示这场打击行动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次导弹攻击,一边又表示这种规模的打击行动放在中国不过是冰山一角。

【解放军的东风-16中程弹道导弹】

这一观点很难不引起外界对于中国远程打击能力的关注,毕竟在最近几年五角大楼以及各家智库组织的兵棋推演中,推演方总是喜欢设定解放军导弹不足,难以重创西太美军,从而将推演局势引导向美军赢得胜利的结局上。

但明眼人都清楚,这种有明显偏向性的推演并不存在任何参考价值。而这也使得在五角大楼真的开始推进对华军事准备时,西太美军也是老老实实地去买反导系统,试图用更加密集的防御体系应对解放军的导弹威胁。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个问题开始出现并困扰五角大楼,那就是反导拦截作业的成功率并不稳定,想要尽可能确保拦截成功,防御一方就需要发射至少2枚拦截弹攻击来袭导弹。

【商业内幕发布的分析文章】

也就是说,如果解放军有100枚导弹瞄准关岛,美军就得准备200发导弹应对。而这甚至还没有考虑到解放军这边的导弹突防性能以及可能进行的各种干扰作战,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上,3倍数量的拦截弹也很难保护安德森空军基地的周全。

而且不要忘了,美国不止有关岛安德森基地这一亩三分地需要守,琉球群岛、天宁岛甚至菲律宾、韩国以及日本境内的驻外美军基地等,都是五角大楼在对华问题上的“高价值资产”,也自然都是解放军的计划打击目标。

想要让它们全都可以在可能爆发的中美军事冲突中幸存,五角大楼需要的拦截弹数量将呈几何式增长。

这显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对此,五角大楼方面的应对就是进一步提高反导系统的性能,以期做到一枚拦截弹击毁一发拦截导弹。最起码不能让拦截成本超过1比2,不然就算五角大楼每年能拿8000多亿美元的军费,这些钱也不够西太美军烧的。

【以色列上空的伊朗导弹】

可就是这般想法,也在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攻击下被砸个稀碎。因为伊朗在行动中发射的100多枚导弹的性能固然很落后,基本都是液体燃料导弹,没什么突防设计,精度也不算高。

但在面对以色列与美国联合组成的防空反导网时,伊朗选择了一个非常质朴的打击战术,那就是集中数十枚导弹对同一目标发动攻击。这样就算美以的反导系统能够做到百发百中,一旦耗尽备弹,他们也拿剩下的导弹没有办法,只能干看着这些老式导弹命中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商业内幕》的这篇分析文章会吸引外界关注,因为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攻击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次导弹攻击,可即便如此,伊朗在这场行动说破大天也才发射了100多枚导弹。

可中国有多少导弹呢?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外界也普遍认为中国拥有2000-3000枚导弹,且里面有至少一半是可以在射程上覆盖第一岛链,另有四分之一可以打到身为第二岛链核心的关岛。

【美国海军的标准-3拦截弹】

这一威胁不是美国可以靠升级反导系统性能就能应对的,毕竟美军自己的标准-3拦截弹一年的产能也才区区12枚,截至2018年时美军的总采购量更是只有336枚。如此算来,即便不考虑消耗,400出头的标准-3也不是美军可以挥霍得起的数量。

更何况在红海护航以及帮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的过程中,美国已经打掉至少12枚,约合1年产量的标准-3了。

陆军的萨德系统也是如此,直到2023年12月洛克希德·马丁才交付了第800枚拦截弹。考虑到这套系统同样进行过各种试射,实际可用导弹算700枚都是乐观估计。至于爱国者,乌克兰的使用体验已经证明了爱国者对付巡航导弹或许有一手,但面对速度更快的弹道导弹就只能起到补充火力的作用了,难以肩负主力责任。

可以说今天美国可以用在对华问题上的反导力量,满打满算就这1000出头的标准-3与萨德,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巴以问题的消耗下持续减少。

【解放军的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

与之相对的,中国不仅有数千枚导弹,而且在世界第一工业体量的加持下不断扩大这些导弹库存。此消彼长之下,就算美国能够在对华问题上保持稳定的反导资源投入,西太美军的劣势仍旧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

届时,解放军手上的导弹库存势必会达到一个足以令美军反导力量都难以匹敌的规模,而这也意味着在可能爆发的中美冲突中,西太美军在第一、第二岛链上的基地群将会遭到数百甚至上千枚导弹的攻击。对比伊朗发射的100多枚导弹,中国与伊朗之间导弹打击能力的差距确实是冰山与冰山一角的关系。

1 阅读: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