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这座藏着数万石经的千年古刹,为何被称为“北京的敦煌”?

探文化古今 2024-12-13 16:10:49

在北京的西郊,隐匿着一座古刹,它虽不如故宫般宏伟,也不似颐和园那样典雅,却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引得游客和信徒纷至沓来。这便是被誉为“北京的敦煌”的云居寺。

云居寺山门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具体时间为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最初名为“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至辽圣宗时期(公元983—1011年),云居寺已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的规模。此后,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和扩建。1942年,云居寺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几乎被夷为平地,仅残存一对石狮和一座孤塔。后来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复,才恢复了昔日的庄严景象。

云居寺俯瞰图

云居寺不仅藏有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还出土了令人瞩目的佛祖舍利,和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

01

云居寺形制大揭秘!

其实,云居寺本分上寺和下寺,上寺由九个藏经洞和最初的殿宇僧舍组成,位于海拔450米的石经山上。后寺庙毁,只剩遗址和藏经洞。我们现在去的云居寺,是在以前的下寺基础上修复而成的。

石经山和山上的藏经洞

上寺:佛祖舍利出土地!

石经山

我们先来讲一讲上寺,也就是现在的石经山。石经山,原名白带山。这是因为在它的山腰常有白云缠绕其间, 犹如缥缈的白带;又因这里的山中盛产莎题,所以亦可称“莎题山”。 明蒋一癸所著《长安客话》称莎题山:“峰峦秀拔,俨若天笠,因谓之小西天。”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在这里的9个石室中,珍藏着我国古代佛教经籍名刻——石经。所以,更多的人都称它为“石经山”。

石经山又称小西天

据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北齐年间有一位慧思法师,由于经历过灭佛运动,为了保存佛经不再被毁,发愿要把它们刻成石经藏在山中并封闭起来。种种原因让慧思大师最终并没有达成心愿,就把这件事托付给了他的弟子——静琬法师。

静琬法师

公元605年,静琬法师刻经藏经的第一个洞穴,就是石经山上的雷音洞。雷音洞,古名华严堂、石经堂,此洞是石经山九个藏经洞中最大的一座殿堂式洞窟。

雷音洞外景

正面居中设殿门,两侧设方形直棂窗。雷音洞的门、窗、柱、柱础、地面,都是按照佛殿的形制建造。四壁为人工构建,内砌牢固的石衬墙,外镶石经板。大门的轴线和佛舍利地穴的轴线以及雷音洞正壁的轴线都有严格的对位关系,建造时是经过精密测量设计的。

雷音洞内景

洞内4根千佛柱为隋大业年间(605-618)雕刻,共计1056尊佛像。千佛十分精美,是千佛柱造像中罕见的精品。

千佛柱

雷音洞洞内四壁置嵌佛经19种,146方。其中的《妙法莲华经》《金刚经》《胜鬘经》《维摩经》4种佛经构成主体。

四壁佛经

佛经特写

最为宝贵的是在1981年在雷音洞出土的两颗佛舍利。其实藏在云居寺的佛舍利本有三颗,是隋炀帝赐予静琬的。静琬得到之后,用青石函保存并埋在了雷音洞弥勒佛像背后的石板底下。

舍利

明万历二十年,当时的达观可禅师在清理雷音洞时,无意间发现了隋朝埋藏的石函。当时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太后下旨将三颗舍利迎入皇宫供养三日。结果宝函归还后,函内的舍利少了一颗,却多了两颗珍珠。由于明末时局动荡,达观可禅师将佛舍利再次埋藏,同时采用了5层石函。直至1981年,这两颗佛舍利才再次出土,而这也是云居寺的四宝之一。

装舍利的宝函(仿制)

除了藏经洞,山上还有一座金仙公主塔,这是北京唯一的一座唐代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

据史料记载,在唐王朝29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23位皇帝一共孕育了200多位公主,而其中的12位在谈婚论嫁之年,都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逃婚出家”。而这位汉白玉塔的主人,金仙公主正是其中的一位。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云居寺在全国小有名气,在刊刻佛经小有成绩的时候,金仙公主将新旧译经四千卷送给云居寺为刻经底本及庙产等以资助刻经事业。为表达对金仙公主的感谢,云居寺的高僧就在当时静琬大师造就的雷音石经洞上方建造了这座金仙公主塔。

此外,山顶上还有一座单檐唐塔,又称南台小石塔。小塔坐西朝东,方形亭阁式,单檐塔顶,塔刹已无存。

单檐唐塔

下寺:好多古塔!

讲完上寺,我们就来讲讲下寺吧,下寺也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云居寺,云居寺是静琬大师随着刻经工程的开展修建的供僧人香客起居食宿的地方。云居寺建筑有南、中、北三路,中路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释迦殿、药师殿、弥陀殿、大悲殿及藏经阁。每座主殿的两侧都建有配殿及配房,南路主体建筑有祖师殿和地藏殿,北路主体建筑仅有千佛殿一座,其余均为行宫或寺院用房。行宫共三组,每组均自成一个四合式建筑群体。

云居寺鸟瞰图

云居寺的山门、天王殿合二为一,历经千年而不倒,有“山门不倒,寺必重修”的佳话。虽然1942年遭到轰炸,云居寺毁坏严重,但山门仍然屹立不倒。

云居寺山门

穿山门而入迎面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千年古刹”木质牌楼,云居寺的主殿毗卢殿,是云居寺举行法事活动的地方,供奉的主佛毗卢遮那佛是一尊明代铸造的紫铜佛像,重4.5吨,云居寺四宝之二。

牌楼

毗卢殿

毗卢遮那佛

殿前南边的鼓楼内挂有法鼓,北边的钟楼内挂有一口铸于清乾隆四十年的大钟,重1.7吨,云居古钟为云居寺四宝之三。

钟楼

古钟

后面主要建筑还有释迦殿、药师殿、弥陀殿和大悲殿,都是现代重修的。

弥陀殿

药师殿

释迦殿

大悲殿

大悲殿内塑像

在药师殿和弥陀殿中间,还有嘉庆御碑,铭刻的是清朝嘉庆皇帝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和嘉庆十八年(1813年)两次游云居寺御笔所提《瞻礼二十韵》和《再游云居寺诗》。

嘉庆御碑

讲完了建筑,来看看寺内的塔,云居寺的古塔也是四宝之四。云居寺原有南北两座辽塔对峙。其中南塔原称释迦佛舍利塔,是一座平面八角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始建于辽代,毁于1942年战火,2014年复建完工。

南塔

北塔原状保留,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因塔身曾刷以红色,又称红塔,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高三十米。下部为楼阁式,中间空,有磴道可登。上部是覆钵形,有相轮、宝顶。下部平面呈八角形,基座各面包砌浮雕砖。塔身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回檐下都有砖雕仿木结构的斗拱,塔身八面设栱门及直棂假窗,中心有八棱塔柱,柱周围有砖阶可由下层登上上层。塔身以上有一层须弥座,以上是圆形覆钵,再上为圆锥形九重相轮,最高处是宝珠形塔刹。塔身以上的覆钵、相轮部分,似为元明时期所补砌。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具特色。

北塔

有意思的是,北塔的下半部镶有176块佛偈砖,每块砖上都刻有“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的偈语。1989年修复北塔时,原来的佛偈砖需要更换,可是,没有一家砖窑可以烧制出佛偈砖。后来,施工人员无意中在塔南不远处挖出了当年建筑北塔时备用的177块佛偈砖才得以完工。

最底下有小塔样式的就是佛偈砖

佛偈砖特写

可贵的是,在北塔四周角上,各建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为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间所建。四座唐塔都有明确的纪年,塔的平面呈正方形,七层,分单檐和密檐式两种,而造型大致相同。塔身正面有尖拱形塔门,中空,形成一个龛洞,龛内正面浮雕佛像,塔身以上有七级石檐,外壁均有阴刻纪年,分别为唐景云二年(711年)、唐太极元年(712年)、唐开元十年(722年)和唐开元十五年(727年)。

景云二年塔

其中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所建的石塔,内壁雕刻有一个供养人,此人深目高鼻,推断应为外国人形象,这与当时唐代与中西亚交流广泛、大量任用外族为官有直接关系。雕刻的服饰十分华丽,线条细腻流畅,反映了盛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东北角唐塔

塔门两边的力士雕像

塔内景象

内壁供养人

此外寺内还有一座开山琬公塔,此塔为石经创刻者静琬大师的墓塔。据《静琬大师塔铭》记载:通理大师于辽代大安九年(1093年)专为供奉琬公灵骨所建。

开山琬公塔

开山琬公塔为石雕八角形三层密檐式塔,坐西朝南,通高约6米。塔基为方形,上方为八角形须弥座,其束腰上下石檐都雕有莲花。塔身为八棱柱,塔身正面刻有“开山琬公之塔”的塔铭。塔身上方为三层仿木石雕塔檐,在檐与檐之间有石雕花饰,檐角与檐角之间雕有瓦垄、椽头。

塔身石雕塔檐非常漂亮

塔刹部分的下面是一层八角形刹座,上面是一层仰莲,仰莲上置有覆钵式刹身,在刹身正中立着七重相轮,相轮上是一层仰俯莲花瓣,花瓣之中安有葫芦形宝珠。整座石塔形制庄重、典雅。

02

云居寺“三绝”

藏石板经数万!

寺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存放辽金时期石经的地宫了。这个地宫所在地就是原来存经的地穴,是1957年时根据《石经寺释迦牟佛舍利塔记》中“此塔前相去一步在地宫有石经”记载而发现。

石经地宫

现在的地宫是在藏经原址建成的,有辽金时期石刻经10082块,号称佛经里的“万里长城”,再加上石经山上的藏经洞,一共有14278块石经。

地宫石经

石经特写

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刊刻,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些石经不仅记录了佛教的经典教义,更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纸经,则是云居寺另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与石板经、木经共同构成了云居寺的“三绝”。寺内现存纸经22000多卷,多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等。“舌血真经”最让人震撼的。其中,《大方广佛华严经》尤为珍贵,为妙莲寺比祖慧刺舌尖血写成,被称为“舌血真经”。

舌血真经馆

舌血真经

《龙藏》木经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至清乾隆三年(1733年—1738年),现存77000多块,是集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来译著之大成,堪称中国木版经书之最。

龙藏木经馆

龙藏木经

人生弹指一挥间,然确有人名能长存,德可永在。静琬终因劳累过度而离去,他的弟子伴着他的骨灰继续刻经。在这一万多块遒劲洋洒的雕刻中,渗透着一千多年来不曾间断的虔诚和执着,虽然石头最终也会风化殆尽,然而,向佛之心不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