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年的记忆!河北泥河湾遗址或揭示人类起源新线索?快来看看!

船长卡戎 2024-12-28 13:06:28

我们之前说过咱们国家的泥河湾遗址群。宛如一部镌刻着人类远古记忆的史书,每一页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人类的智慧,它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等待我们去聆听去解读。它就在河北阳原县的一个小山村。地方虽小,可不得了。从 200 万年前到现在,历史记录非常丰富。到现在,科学家在这一片发现了 300 多个遗址点。全世界范围里,像这样的史前遗址才 50 多处。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研究发现,200 万年前泥河湾地区有个大湖。这湖可有 9000 多平方公里,大得很。湖里鱼虾成群,湖边森林茂密。猛犸象等哺乳动物都在那生活繁衍。人类祖先也在那安居乐业。约 1.8 万年前,地壳运动使大湖消失。湖底变迁后就有了现在的泥河湾地层。再看泥河湾遗址,东西 60 多公里、南北 10 公里左右的区域。考古学家发现超多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时间从 200 多万年前到 1 万年前。这段时间没明显文化断层或人类活动空白。就是说,古人类在这繁衍,历史脉络不断。对了解人类起源发展是相当重要的线索。

又有大发现

今年12 月 22 号,泥河湾 2024 年考古发掘项目论证验收会,在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2024 年时,新庙庄遗址 5 号地点,发现个超罕见的“楔形细石核技术石器初级加工场”。这还为桑干河北岸于家沟遗址,找到了石器原料来源和运输路线。海量石制品里,那保存完整的“热处理石料”窑炉,可是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首次发现。它把距今 1.8 万到 1.5 万年前,东方人类“高精尖”制造工艺流程和场景,都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

具体什么情况

从 2022 年到现在,一直在挖新庙庄遗址的 1、2、3、4、5 号地点。2024 年挖的 5 号地点,是第六期遗存,有 4 到 6 三个自然层位。其中第 6 层,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显示,距今 1.8 万到 1.5 万年。这个遗址挖出好多古人类活动面,还有 7 万多件正在加工的石制品。

5 号地点和旧新石器过渡时期的于家沟遗址,隔桑干河相对。在石器技术上,两边一致,这对探索华北旧新石器过渡时期,古人类石料咋采集、加工、输送,很有用。在 5 号地点底部的古人类活动面,发现个特罕见的“热处理石料”窑炉。窑炉是椭圆形的,大概 1 米长,用几块砾石围起来的。石圈里有灰烬、红烧土啥的,估计是靠加热改变火山角砾岩性质,好剥离细石叶。

这在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可是头一回发现这种遗迹,对研究古人类咋“热处理石料”,有实物参考了。这遗址还挖出 100 多件鸵鸟蛋皮类串珠装饰品,在华北旧石器遗址里,它出土的装饰品数量最多,对探索装饰品咋制作、咋演化,意义不小。

您没看错

是鸵鸟

印象中都觉得鸵鸟是非洲才有的。可考古发现不是这么回事,鸵鸟以前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到处都是。比如周口店遗址,都出土过鸵鸟蛋和腿骨化石。这就说明旧石器时代晚期,鸵鸟在这一带可常见了。还有呢,古生物学家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了临夏鸵鸟化石,后来也叫东方鸵鸟。随着时间往前走,气候环境变了,鸵鸟数量越来越少。据说到尧舜禹那时候,鸵鸟就成珍稀动物了,还慢慢变成传说里的凤凰神鸟。

新庙庄遗址,身处泥河湾盆地。地貌独特时段超敏感。恰逢现代人全球大扩张、大演化的关键时刻。古老的石器制作技术的本土演变痕迹清晰可见。新庙庄遗址的石叶技术演变,可能暗示着当时人类智慧发展的独特路径,这对传统的人类走出非洲单一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对东亚现代人起源模式的探索,价值不可估量。这里面难道没藏着能颠覆认知的大秘密?人类真就只是走出非洲那么简单?

各位朋友

讨论一下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