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于U19国青征战U20亚青赛预选赛对阵马尔代夫之前,我不知道数小时之后,国青是否还会“不美丽的大脚”。这只是本文的一个引子。
承接我之前的分析,中国青训,需要公平公正公开的高水平的竞赛体系,展现在足球从业者和球迷眼前,让青少年球员通过高水平高频次比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让青少年球队的选拔,更科学更有依据。
本文,我谈谈中国青训的另一面,也是争议最大的——中国青训,要普及还是提高(精英足球)
我以一个现实的问题开头:中国,有多少踢球的青少年?是张路说的八千(注:有很多版本)?还是“登峰造极”的5500万?
看个现实吧,首届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U13全国总决赛,64支球队也凑不齐;预选赛阶段,惨案频发。而“登峰造极”的校园足球,却也“投了几百个亿”,媒体报道,“全国有5500万踢球的青少年,3万所足球特长学校”。
张路:从2000一直到2015开始搞校园足球之前,全中国常年踢足球的孩子,据说是5000人
王登峰(已落马):全国已有3万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500万名学生参加足球运动
这个问题,随着“登峰造极”的王登峰的坠落,可能我们也得不到答案了。
我认为,在现阶段——中国足球处于历史低谷(无论是水平还是舆论),中国足球的提高,精英化,更重于普及。
最大的普及,就是校园足球,而校园足球的普及,如上所述,投了几百个亿(截止2017年),搞了围栏足球,有了“5500万”,现在,有牛逼的青少年足球队吗?U19国青在“不美丽的大脚”中苦苦挣扎,看杨晨的U16能否正名了。
现在,中国青少年足球的现状就是,没有那么多发自内心想踢球的,你硬要为了一个普及的“指标”,一个数据,来砸钱(假设钱都是正当地花出去了而不是“登峰造极”了),最后的结果是,盲目的普及,追求放卫星的数据,就是一个开幕式闭幕式的烟花,或者,贻笑大方的“足球操”。
中国特色校园足球项目:足球操
我不爱踢球,你非让我踢球,几个意思?我上去踢两脚,被惨案,也成为你政绩棋盘上的棋子?
日本的校园足球普及,那是花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我们要普及,但不是现在这种数字化的普及。
把现在愿意踢球的孩子组织起来,花钱,组织高水平的比赛,在比赛中进行精英层层选拔,精英再集中,投入最好的资源,进行提高,包括但不限于高水平师资力量的训练,国内外比赛,出国游学等。
健力宝青年队曾是精英足球的缩影,虽然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高度,但毕竟,李玮峰、李金羽、李铁也成了国家队的支柱,而在更漫长的时间里,张晓瑞、隋东亮、郝伟等,也在为中国足球发光发热。
当年承载中国足球希望的健力宝青年队
可以把精英足球,理解为速成,能集中力量,最有效率地争取“短期”的效果。这个“短期”效果的体现有很多,比如,在亚洲级别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打进亚洲比赛的四强、决赛甚至夺冠——现在的成年国家队很难,那就从青少年开始吧,0708的,09/10的,11/12的,现在和亚洲水平差距或许并不大,经过精英化科学化的提升,完全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U16“板寸”国少队,杨晨寄予厚望
有了好成绩,就有了榜样,有了榜样,就不担心没有后继者参与。因为,后来的人,看到了前辈取得了好成绩,有了热爱,看到了希望,就激发了参与的动力。家长也会从成功者那里,看到自己孩子的道路。
那么,普及不久来了吗?那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热爱的普及,那才能由普及,提高。
他山之石
(一)日本足球的腾飞,有职业化,而职业化的起点,也是1992年亚洲杯的日本奇迹般的夺冠,彻底带动了整个日本足球的氛围,带来了日本足球的彻底崛起。
1992年亚洲杯首夺冠,成为日本足球腾飞的起点
(二)中国网球,有李婷/孙甜甜的奥运冠军,郑洁/晏紫的大满贯冠军,单飞李娜的大满贯冠军,给后辈树立了榜样,探索了中国网球崛起的方式方法,于是,打网球的孩子多了,前赴后继,有了现在的郑钦文、王雨曦、王欣瑜,有了张之臻、吴易昺、商竣程,还有很多很多在奋力打怪升级的青年球员。
李婷/孙甜甜:小小的奥运冠军,大大的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起飞,总设计师、伟人邓小平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现在的中国社会,虽然还存在贫富差距,但整个社会经济条件,人民的生活条件,比之改革开放前,天地之别。中国人更自信,更自强,建设和见证着中华又一盛世。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的经济腾飞(交通)
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给中国足球青训,其实很好地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