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2月26日,正是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70岁生日。
也就是在这天下午,一位中年妇女穿过新华门,在警卫员的指引下快步来到了颐年堂。
这里正是毛主席七十大寿的举办之地,由于时间尚早,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在这里,他们摆动着桌椅,在做宴会最后的布置。
看着面前的几人正在忙碌,并没有空闲招呼自己,这名妇女则很识趣儿地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景色。
由于昨天天刚下了一场大雪,树上、墙上、道路上依旧被一层白茫茫的冰雪覆盖,一眼望去显得更加宁静、寂寥。
不多一会儿,现场的布置工作便完成了,可她只是看了一眼,却不由地拉住一名工作人员,难以置信地问道:“只有一张桌子?”
在她而言,毛主席身份如此尊贵,生日宴会必然隆重热闹。更何况,七十大寿非同寻常,可大堂内只摆放了一张圆桌,看上去确实有些寒酸。
对于突如其来的一问,年轻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感到奇怪,倒是习以为常地解释道:“主席以前很少过生日的,这次也正因为是七十大寿,才破例办一次生日宴”。
见对方的眼中仍是难以置信,她继续说道:“前些日子主席就交待过,一切从简,我们也就只准备了这一桌”。
闻听此言,女人这才缓缓点了点头。
工作人员对于这个陌生人的到来也是十分意外,毕竟从未见过她,而且看她衣服上的一摞补丁,便以为只是从乡下来的村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更是没有主动招待过她。
直到入夜后,刚刚忙完工作的毛主席这才带着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等人,说说笑笑朝着颐年堂赶去。
听到这个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女人赶紧站起身。
虽然她深吸了几口气,努力使自己放松下来,但手指还是不由自主地扣动着衣袖。
当毛主席迈着铿锵有力的步子跨入大堂时,便第一时间发现了角落里稍显拘谨的她。
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伟人先是一怔,随后又仔细打量了几眼,脸上竟浮现出一抹难以言表的激动之色。
他快步迎了上去,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过了许久才颇有些自责地缓缓说道:“这么多年了,你一次都没来看过我,是不是心里头还一直怨恨着我?”
话音落下,正忙着传菜的工作人员停住了脚步,满是好奇地再次打量起那位不起眼的中年妇女。
很明显,此人与毛主席是老相识。
那么,她究竟是何身份、与毛主席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而毛主席所说的“怨恨”,又是指什么呢?
此人名叫毛远志,正是革命烈士毛泽民与王淑兰的女儿,同时也是毛主席的侄女。
1923年,毛远志出生在韶山老家,从她记事起、就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脑海中对于父亲的印象则少之又少。
其实,毛泽民也有他的苦衷。
自从加入共产党之后,毛泽民便一直追随大哥投身于革命事业,先是担任长沙笔业工会秘书,领导当地的工人运动,后来又受到湘区委员会的指派远赴江西,一边在工人夜校担任教员、一边宣扬革命思想。
后来,他又奔走于广州、上海、武汉、宁波等地,很少有机会回到故乡。
虽然从小缺少父亲的疼爱与关怀,但毛远志在母亲的呵护下慢慢长大。
那个时候,母亲王淑兰担任中共长沙秘密交通员,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抓捕,她便带着女儿乔装打扮成乞丐,一次又一次地完成组织上交待的联络工作。
然而在1929年的夏天,王淑兰带着只有6岁的毛远志执行任务时,不幸被反动派抓捕,并关入了长沙陆军监狱。
当湖南军阀何键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然大喜过望,当即来到监狱亲自提审她。
王淑兰和毛远志被五花大绑地押进询问室后,何键便摆弄着烧得通红的烙铁,皮笑肉不笑地质问道:“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否则的话……”
他挥舞着手中的烙铁,话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面对酷刑的威胁,王淑兰毫不屈服,反倒冲他啐了一口唾沫高声呼喊道:“别得意的太早,反动派终究是会被打倒的”。
这番话惹怒了何键,他举起烙铁便打算伸向王淑兰,却突然发现一旁的毛远志,便又心生一个歹毒的念头。
“我知道你们共产党人不怕死,这点刑法也算不上什么,可这娃娃能不能挺得住呢?”
话音刚落,王淑兰原本坚定的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惶恐。
毕竟孩子是娘的心头肉,自己虽然能扛得住严刑拷打,可她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苦呢?
就在王淑兰陷入激烈的内心挣扎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却传到耳边。
“娘,我不怕疼”。
闻听此言,王淑兰的泪水如决堤般涌出,她别过头、紧闭着双眼,不忍心看女儿受苦的模样。
而毛远志虽然年幼,但生性刚强,当烙铁落在大腿上后,竟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反倒是对着何键怒目而视。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狱警们经常对着毛远志施加重刑,却从没从她口中听到一句求饶的话。
直到1930年7月,红三军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攻打长沙,何键忙于召集兵力防守,对监狱的看守逐渐松懈,这让王淑兰看到了机会。
7月26日傍晚,趁着发放晚饭的机会,王淑兰和毛远志合力打晕了一名狱警,并从他的身上翻出钥匙,将被一同关押的几十名革命志士解救了出去。
虽然重获了自由,但王淑兰却迷茫了起来。
眼下再回韶山并不安全,随时都有可能被军阀抓到,可除了韶山之外,孤苦伶仃的母女二人又能去哪里呢?
就在王淑兰纠结之时,毛远志扯了扯母亲的衣袖,小声嘟囔道:“娘,我想爹爹了……”
听到这番话,王淑兰湿红了眼眶。
自从女儿出生之后,毛泽民因为革命工作的变动很少有回家的机会,毛远志自打记事开始,就没见过父亲一面,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残忍的。
于是,王淑兰宠溺地将毛远志抱起,轻轻抚摸着她的额头说道:“乖,娘这就带你去找爸爸”。
在以前的书信中,王淑兰知道丈夫身在上海,但眼下母女二人度过了一年牢狱生涯,对于外界的许多事情都不了解,便也只能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前往上海。
可她不知道的是,不久之前毛泽民已经转移到了中央苏区,这次寻亲也只能以无奈告终。
之后的几年时光里,毛远志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父亲,盼望着父女相见的那一刻。
直到1937年,毛远志终于等到了父亲的来信。
原来,毛泽民已经跟随红军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彼时正在延安,而当时正是国共联合抗日时期,他也希望能将女儿接到延安读书。
于是在年底的时候,王淑兰便和表姐章淼洪将毛远志送到了长沙,再经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的同志将她送往延安。
可不凑巧的是,时任延安经济部长的毛泽民由于连日高强度的工作,积劳成疾患了大病,早在一个多月前、组织上便安排他经新疆前往苏联治疗。
而当时,担任新疆省边防督办的盛世才也看中了毛泽民经济方面的才能,以建设新疆的名义给延安方面写了封信,将他留在自己身边担任新疆财政厅长。
虽然毛远志此次延安之行并未实现与父亲团聚的愿望,但却见到了另外一位亲人,那便是毛主席。
但毛远志在离家之前,母亲曾千叮咛万嘱咐道:“你伯父干的是为国为民的大事情,时间很宝贵,你少去打扰他”。
这句话记在了毛远志的心中,除了刚到延安时,在杨家岭窑洞见过毛主席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主动去找过他。
但令她意外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毛主席竟然亲自来看望毛远志。
在得知侄女患有胃病,吃不惯小米饭之后,毛主席连忙拿出自己的津贴递到她的手中,心疼地说道:“娃娃吃不了小米饭就先不要吃了嘛,拿着这些钱让食堂的叔叔给你弄些粥喝”。
见毛远志点了点头,毛主席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但是你也要学会适应,咱们延安就那几样东西吃,你要是一直不肯吃小米饭,怕是要饿肚子的呦”。
这是她与毛主席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交流,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的话,但却让毛远志受益匪浅。
在临分别之际,毛主席还特意转身对她说道:“闲着的时候多去我那里坐坐,我是你的大伯,爸爸不在你的身边,我就是你最亲近的人哪”。
自此之后,毛远志隔三差五便会去杨家岭窑洞走一趟,跟着毛主席练字、学习诗歌。对她来说那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毛主席就像父亲一样陪伴在自己身边,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
1943年9月底,噩耗传来,盛世才竟然背信弃义,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人,毛泽民、陈潭秋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在那场动乱中牺牲。
得知这个消息,毛主席极为心痛,起初他本想将事情告诉毛远志,但看着她天真烂漫的笑脸后,话到嘴边却又难以说出口。
毕竟这个娃娃吃了太多的苦,毛主席也不忍心再告知她这个残酷的真相,只能暂时瞒了下来。
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毛主席才将她叫到身边,说出了实情。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毛远志听后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而毛主席则不断地安慰且自责道:“丫头不要哭,都怪伯父不好,如果当初伯父不让你的父亲留在那里,而是坚持让他去苏联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你……不要怪伯父”。
建国之后,毛远志已是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先后在江西省妇联、以及中南军区司令部工作,1954年接到调令来到北京,进入交通部任职。
然而,就算是来到北京工作,她也从来没有向别人提过自己的身份,更没有前去看望过毛主席。
1963年冬天,恰逢七十寿诞,向来不喜欢设宴贺寿的毛主席一反常态,竟然主动向女儿李敏提出,要从稿费中支出一部分钱,办一场生日宴。
而且他还特别提到:“远志和你的关系最好了,你抽时间问问她,要不要来参加生日宴,我想她了”。
此时,毛远志因为身体原因辞去了职务,自愿前往农场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当她收到李敏的书信后,当即回信表示自己希望参加大伯的生日宴。
但这一切,李敏并未告诉毛主席,而是在12月26日生日宴这天,提前让人将毛远志接到了中南海颐年堂。
当天晚上,毛主席在女儿、女婿等人的陪伴下,走进了颐年堂。
虽然多年未曾谋面,但毛主席还是第一眼就发现了站在角落里的毛远志,当即快步迎了上去,紧紧握着她的手缓缓说道:“这么多年了,你一次都没来看过我,是不是心里头还一直怨恨着我?”
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毛泽民的牺牲,毛主席对毛远志一直心怀愧疚。
话音刚落,毛远志则摇了摇头。
这让毛主席疑惑起来,紧接着她便说道:“当初我离开家到延安的时候,母亲曾嘱咐过,她说大伯的工作很重要,让我不要打扰您,所以……”
听到这番解释,困扰在毛主席心头多年的疙瘩终于解开。
他轻轻拍了拍毛远志的肩膀,严肃地说道:“我现在是你最亲的人,你要常来看看我”。
毛远志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参加宴会的人陆续到场,他们纷纷举杯向毛主席敬酒,欢笑声不绝于耳。
这次生日宴令毛远志印象极为深刻,就算是时隔多年,她仍旧一脸憧憬地感慨道:“毛主席是我见过最亲切的人,他就像是父亲一样,总能在我最难过、最伤心的时候给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