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下场为什么这么惨?得罪两宫太后是假,动了八旗权贵利益是真

梨评历史 2024-05-13 13:16:33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六日,京城西市菜市口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囚犯。

说他是重量级,一方面是这位囚犯身材肥胖,远超其他瘦弱不堪的囚犯,另一方面是这位囚犯的地位高,毕竟几天前他还是大行皇帝咸丰任命的顾命大臣之首,但短短几天,却沦为阶下囚。

垂帘听政

不仅如此,他还是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妥妥的皇族人员。

皇族被送菜市口砍头,算是清朝两百年来头一遭了,也因此吸引了无数人观看。

囚车途经骡马市大街的时候,一群儿童却不断欢呼:“肃顺亦有今日乎!”

原来这位囚犯就是大名鼎鼎的肃顺。

因肃顺此前得罪的人太多,不少人趁机捡起瓦砾泥土朝他扔去,肃顺却毫不在意,一路上破口大骂两宫太后和恭亲王。

到了行刑的时候,肃顺坚持不下跪,骂声不绝,气的监刑睿亲王仁寿和刑部右侍郎载龄命刽子手以大铁柄敲断他的双腿,迫使他跪下,然后斩首。

而肃顺成为清朝三百年来,唯一被斩首的皇族成员,说实话,哪怕有人谋反,都没有这个下场,可见他是有多遭人恨。

后人都说是因为肃顺得罪慈禧太狠了,才有如此遭遇,但仅凭慈禧,是无法扳倒肃顺等八大臣的,换句话说,要肃顺死的人多了去了。

马景涛版肃顺

那么问题来了,肃顺到底干了啥?

前面说了,肃顺是铁帽子王郑亲王一系的人,先祖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到了这一代,爵位由哥哥端华继承,自己只能另谋出路。

由于是母亲只是侍妾,按规定,亲王侍妾之子可以封为三等辅国将军,但需要在一定的年龄才能考封,在考封之前,肃顺只能顶着闲散宗室的名头瞎混。

在京城街头厮混的时候,肃顺耳染目睹了八旗子弟的腐朽和没落,同时也对时局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见解和看法,但此时的他不过是一个侍卫而已,人言微轻,于国无用,只能将这些想法埋在心里。

道光十六年(1836年),肃顺年满二十,通过考封获得三等辅国将军的爵位,但始终未能进入权力的核心,直到咸丰继位。

咸丰刚刚即位,就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搞得咸丰焦头烂额。

咸丰帝

一直以来咸丰很信任和依靠自己的老师杜受田,但随着杜受田去世,咸丰深感身边无人,虽然有叔父惠郡王绵愉和恭亲王奕䜣在身边,但绵愉为人贪小怕事,奕䜣又遭咸丰猜忌,不得重用,只能依赖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

可惜载垣和端华也是没有什么才华和胆识的人,为了应对咸丰,他们举荐了对朝政颇有看法的肃顺。

就这样肃顺进入了咸丰的眼中,上奏咸丰的时候,肃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咸丰眼前一亮。

毕竟满朝文武,现在只会察言观色,要么见风使舵,让咸丰丝毫提不起兴趣。

更难得的是肃顺对于朝廷大事有着不少真知灼见,至此,肃顺一飞冲天,成为咸丰的心腹。

而当肃顺掌权后,开始了推行和以往截然不同的施政策略,即重用汉臣。

清朝是满人建立的王朝,自然以满人为尊,但为了拉拢汉人官僚,也在六部之中留有汉人位置,但双方地位却有着巨大的悬差。

根据《大清会典》记载,各部院衙门堂司,悉令满洲掌印,可以说从一开始,清朝就是满人官员占据主导,汉人官员根本不可能掌握太大权力的。

哪怕雍正重用不少汉臣,但乾隆即位后却坚持“崇满”思想,再度回到满人官员占据主导的时代。

如果满人官员有才也就算了,但入关两百年,八旗子弟彻底腐朽不堪,一直依赖的八旗军和绿营更是在太平军面前一败涂地,如果不思变革,清朝只会败的更快。

这一点肃顺看得很清楚,虽然是满人,但他认为重满抑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必须做出改变了。

为此肃顺掌权后大力提拔汉臣,招揽了不少汉族人才,比如陈孚恩、黄宗源,更是提拔了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这样的汉臣,其中更是力保差点被杀的左宗棠,这些人都成为晚清政坛的精英,也看出肃顺看人的眼光真准。

这些人都成为晚清政坛的精英

但提拔汉人,就得让出大量实权职位,肃顺如此重汉,必然会侵犯八旗权贵的利益,必然会极力反对,但肃顺顶着压力重用,也让一帮权贵干瞪眼。

除了重用汉臣,肃顺则极力打压旗人,认为旗人都是蛀虫,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成不了事,反而成为朝廷的负担。

为此肃顺要求咸丰降低旗人的俸禄,减少朝廷对旗人的优待政策,甚至允许旗人出去自谋生路,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办学,设立旗塾,让旗人底层孩子上学,以培养人才。

倒不是肃顺有多恨满人,纯粹是怒其不争,毕竟八旗入关这么多年,骑马射箭技艺早就荒废了,现在他们只会流连茶馆和遛鸟,整日无所事事,肃顺恨他们不能为国出力。

可惜这个提议,咸丰也不敢同意,毕竟八旗是自己统治的基本盘,自己基本盘都不要了,这个皇位还能坐稳?

但八旗还是要敲打敲打的,既然不能动旗人整体,那只能整顿官场了,好打击这些保守派,说实话,就凭如今官场上的习气,肃顺是一抓一个准,首先开刀的就是科考。

科考舞弊屡见不鲜,到了咸丰时期,科考舞弊已经成为利益的输送点,以至于大庭广众、不以为讳。

科考舞弊,屡见不鲜

这样一来,本来选拔官员的科考,却让一些有着真才实学的平民子弟落榜,反而一群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却得以高中,这样考出来的官员又会彼此结成裙带关系,继续腐败下去。

也因此,本来公平公正的科考,在天下士子面前已经失去了人心。

咸丰八年(1858年),又是一次科举年,肃顺决心扭转科场腐败,经过肃顺的探查,很快就抓住一个舞弊的人。

此人名叫平龄,是镶白旗满人,是一个热爱看戏却不学无术的人,然而却在顺天府乡试中高中第七名,显然有黑幕。

仔细调查后,肃顺发现,平龄自己写的“墨卷”根本毫无逻辑,瞎写一通,而经过专业人员誊写的“朱卷”文采一流,两张卷子根本对不上。

朱卷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平龄却突然在监狱里暴毙,监考官之一的邹石麟则选择主动自首,按照惯例,只要将邹石麟革职了事,这个案子就算结束了。

但肃顺却坚持继续调查,最后又抓住了不少舞弊的考卷,最终牵扯了大量的官员,包括这次主考官柏葰。

柏葰是正蓝旗蒙古人,也是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位同宰相,他本身没有受贿,只是碍于面子,对这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惹出了大麻烦。

对于柏葰,咸丰也想革职了事,但肃顺却不肯,坚持要求斩了柏葰,这可是旗人一品大员,这刀不好下啊。

但肃顺坚持要求严惩,最终自认监斩官,斩了包括柏葰在内的五位官员,至于受牵连的官员则多达九十余人。

肃顺此举,虽然有打击政敌之嫌,但让清朝收获了不少民心,尤其是无权无势的中小地主家庭出身的读书人。

严惩科考舞弊,在他们眼里,皇上还是圣明的,清朝还是有救的,也让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里威信扫地的清朝再度获得了一定的民心。

但依靠科考舞弊达官显贵可不开心了,尤其是八旗权贵们。

他们本来就是依靠科考舞弊将自己不学无术的子弟送入官场的,而且这些人进入官场,必然会感激自己,然后充当自己的爪牙,一举多得,可惜这条路被肃顺给断了。

但科考舞弊刚刚结束,肃顺又烧起另一把大火:户部宝钞案。

此前为了镇压太平军,咸丰下令设立宝钞处,发行大量宝钞,以缓解用钱危机。

咸丰宝钞

但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户部不免开始滥发,以至于物价飞涨,民众苦不堪言,而这个时候,官商又趁机勾结,侵占挪用、拒收买抵,以谋取暴利,将物价飞涨的恶果转移到百姓头上。

在长期滥发和官商勾结下,百姓每天赚钱的钱居然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了,滥发宝钞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此前户部尚书是柏葰,如今柏葰已死,肃顺担任户部尚书,决心整顿财政积弊。

一到任,他就查账,这账自然是对不上的,不久户部稿库突起大火,连烧房屋二百余间,所有存案几乎都毁了,无从查起。

原以为肃顺会作罢,但肃顺却铁了心彻查,不管是户部司员还是商户,甚至宗室,统统都不放过,前后抓了数百人,就连恭王府的太监孟来喜涉案,肃顺也丝毫不给奕䜣面子,奕䜣由此和肃顺结怨。

奕䜣

但肃顺却丝毫不顾忌,反而继续拿八旗权贵开刀,比如三朝元老耆英。

耆英是《南京条约》的签约大臣,因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耆英再度被派往广州和英法商谈。

但没想到英法不给他面子,耆英打算先回京,再做考量,肃顺就趁机抨击耆英临阵脱逃,耽误军机,其行为就和将领弃城而逃一样,是死罪。

但奕䜣等保守派却力保耆英,四处为他脱罪,按照惯例,顶多就是斩监候而已,过段时间又放了出来。

但肃顺却力排众议,坚持要将处死耆英。

为何肃顺铁了心要治罪呢?一方面是耆英对洋人卑躬屈膝,肃顺早就看他不爽了。

另一方面自清朝国门洞开后,不少官员贪生怕死,只求保全性命而于国家不顾,这种行为居然没被严惩,反而活的很滋润,导致后面的人肆无忌惮,反正不会死,只要抱上大腿即可,长此以往下去,谁还报效国家?

所以耆英必须死,咸丰无奈,最终下令赐死耆英。

耆英可是保守派里的高官之一,更是八旗里镶白旗的统领,连他都被处死,八旗权贵彻底震惊了。

耆英

耆英正法了,但肃顺彻底得罪了满清权贵了,当然不仅是满清,连洋人他都异常强硬,比如反对《瑷珲条约》。

从清初开始,俄国人就对东北地区虎视眈眈,逐步蚕食东北地区,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更是变本加厉。

到了咸丰年间,恶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趁英、法发动二次鸦片战争之机,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意图占据黑龙江以北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事后俄国派人来重新划定边界,肃顺却不肯服软,认为奕山没有资格代表清朝签署条约,所谓的《瑷珲条约》,不过是废纸一张,甚至将俄国代表伊格那提也夫赶出了京城。

《瑷珲条约》割让领土

可以说肃顺尽管大权在握,但已经将满洲权贵和洋人们几乎得罪死了。

肃顺做错了吗?没错,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改变咸丰一朝面临的各种困境,但改革必然会得罪所有人,尤其是既得利益的满清权贵们,强硬整治八旗,却不知道将他们彻底推倒了自己对立面。

而肃顺能依靠的,只有咸丰一人罢了,以及地方上的汉官、无权无势的中小地主以及底层八旗,但这些人在朝廷里连发言权都没有,所以他只能依靠咸丰,而他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咸丰。

但咸丰可以保他一时,但保不了他一世,更何况咸丰还短命。

即便咸丰临死前任命他为顾命八大臣,但咸丰又怕肃顺成为多尔衮,给两宫太后印章以制衡,这就给了野心家夺权的机会,尤其是被排除辅政之外的奕䜣。

说实话,不管有没有慈禧,奕䜣为首的保守派必然会夺权,毕竟他们的势力太庞大了,也不甘心自己利益受损,列强又忌惮肃顺的强硬,必然会支持保守派的夺权。

奕䜣

肃顺能够依靠的只有什么呢?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地方汉臣而已,在京畿之地既无兵权也无盟友,只有身边一帮没有兵权的文臣,下场可想而知。

肃顺死了,清朝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也丧失了。

说实话,肃顺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满清的积弊丛生的现状有所认识,打算走自上而下的路线,试图改革这个腐朽的王朝。

他清晰地意识到旗人已经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主张减少对旗人的供养,在官员任命上主张唯才是举,而不是崇满抑汉,经济上试图改革,促进商业发展,比如总税务司的设立后清朝国库大为好转,对外则主张强硬。

可以说肃顺的改革是制度上的改革,而非单纯的修修补补,远比洋务运动买些洋枪洋炮和铁甲舰就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强多了。

洋务运动,不过修修补补

但可惜的事,肃顺的强硬改革,必然会得罪庞大的保守派,这是他的无奈,他要迈出这一步,必然会和他们走向对立面,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保守派的反击这么强。

毕竟即便自己专权,但也是皇帝的奴才,两宫太后完全不必担心自己会篡位,倒是得担心奕䜣会篡位,合理的做法就是八大臣们和奕䜣相互制衡,两宫和小皇帝才能坐稳皇位。

但没想到这两个本该互相提防的人居然走到了一起,这估计是肃顺自己至死都没想到的。

3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