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的荣耀和血泪 《我的前半生》中写道:太监的月银按规定最高额是银八两、米八斤、制钱一贯三百,最低的月银二两、米一斤半、制钱六百。对于大多数太监,特别是上层太监说来,这不过是个名义上的规定,实际上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集团的或个人的,合法的或非法的“外快”,比名义上的月银要多到不知多少倍。像隆裕太后的总管太监张兰德,即绰号叫小德张的,所谓“贵敌王侯,富埒天子”,是尽人皆知的。我用的一个二总管阮进寿,每入冬季,一天换一件皮袍,什么貂翎眼、貂爪仁、貂脖子,没有穿过重样儿的。仅就新年那天他穿的一件反毛的全海龙皮褂,就够一个小京官吃上一辈子的。宫中其他总管太监和一些首领太监,也莫不各有自己的小厨房,各有一些小太监伺候,甚至有的还有外宅“家眷”,老妈、丫头一应俱全。而低层太监则特别苦,他们一年到头吃苦受累挨打受罪,到老无依无靠,只能仗着极有限的“恩赏”过日子,如果犯了过失撵了出去,那就惟有乞讨和饿死的一条路了。 太监的地位悬殊,比如李莲英、小德张这种大太监,连王爷、重臣甚至洋人都要设法巴结。以李莲英为例,他在死后留下了高达1600多万两银子的惊人家产。当时铁帽子王爷,每年的政府拨款也不过1万两银子,由此可见李英莲的富裕。 为啥?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心腹,只要她在太后身边吹吹风,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大臣的生死富贵。搞笑的是,很多大臣行贿李莲英,并不是让他为自己说好话,只是不说坏话。换句话说,李莲英只是一个符号,他代表的是权力。对于这些大太监来说,有了权力就有了财富。比如溥仪的大太监阮进寿,在紫禁城肆无忌惮,不但公然勒索内务府高官们,还敲诈其他大臣。这家伙甚至敢在宫内按照开大烟馆赚钱,而溥仪再三声明不允许在紫禁城抽鸦片。阮进寿太嚣张,一次抽大烟的时候同二总管陆某为赌博打了起来,才被溥仪发现,赶出宫去。 普通的太监,则非常凄凉。他们多是河北某县的农家孩子,家里父母狠心拿出一个孩子做太监,目的是孩子万一发达就可以富裕全家。这些普通太监离开皇宫时,仍然没有几个钱的存款,还没有子女照顾,只能寄居寺庙等地凄凉的死去。更可怕的是,太监被认为是不完整的人,一般不允许葬入祖坟,死无葬身之地。 萨沙的读书随笔第27集
太监的荣耀和血泪 《我的前半生》中写道:太监的月银按规定最高额是银八两、米八斤、
萨莎
2023-06-04 21:39: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