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应该是全面吊打韩信,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军事理论,或者是为人处事,李靖都比韩信强。
李世民除了军事能力比刘邦强之外,其它方面的能力应该与刘邦势均力敌,包括对待功臣的态度。
李靖这样的人,不管是生在刘邦时代,还是生在李世民时代,都不可能被当成功臣杀害,因为他有智慧。
韩信为什么被刘邦老婆吕后除掉?
直接原因就是韩信造反。
《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韩信跟陈豨约定一起造反,陈豨有兵权,在外率军作战,韩信在京城做内应,韩信与家臣商量,打算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发动他们袭击吕后和太子。
韩信都部署好了,就等着陈豨的消息了,结果韩信的一位家臣因为得罪韩信,韩信打算杀他,这位家臣的弟弟向吕后上书告发了韩信谋反的情况。
韩信谋反这一行为放在历朝历代都是诛三族的重罪,不管是哪个皇帝,哪怕再传递,面对这样的臣子,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别管什么功臣不功臣,都造反了,还需要考虑功臣的身份吗?
当然了,韩信造反是因为他对刘邦有怨恨,刘邦剥夺了韩信的王爵,你要知道韩信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王侯将相,韩信眼光极高,一般人根本不放在眼里,一般的官职与地位同样不放在眼里。
而刘邦之所以免了韩信的王爵,主要有三个原因:
1、韩信逼刘邦封王。
2、韩信有谋反的迹象。
3、韩信窝藏项羽旧将。
封建朝代,任何一个实权君主是不能容忍自己受到臣子威胁的,韩信是刘邦的部将,他不是靠自己的能力独立打出来的势力,而是依靠刘邦提供的平台建立的功绩,刘邦作为君主,理应应该分封手下的功臣,但是如何封,封多少,那是刘邦的决策。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邦不打算封手下将领为王的,最多就是封侯。
韩信居然威胁刘邦封他为王韩信不像彭越、英布、张耳这些人,这些人都是独立的诸侯,项羽分封天下时,除了彭越不是诸侯王,英布和张耳都被封为诸侯王,而彭越则依靠自己的力量崛起的诸侯,他不是刘邦的部将,是刘邦的合伙人。
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彭越、英布、张耳是自己创业的独立诸侯,韩信是在刘邦手下打工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想要股份可以理解,但必须跟老板商量,老板不给,你可以离开,有本事可以自己创业当老板。
但是韩信拿垓下之战来威胁刘邦,这事放在任何朝代都是谋逆,要被诛三族的。
当刘邦听到韩信要封王时,勃然大怒,当张良、陈平提醒刘邦时,刘邦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当前最要紧的是打败项羽,至于韩信,等到打败项羽再收拾也来得及。
但是韩信却不懂这个道理,还认为自己功劳这么大,想要分封什么都行。
整个春秋战国几百年时间,没有一个人因为功劳大而封王的,白起功劳大吧,为秦国征战几十年,斩首一百多万人,王翦功劳大吧,父子俩人为秦国灭亡了五个诸侯国,但人家都是封君或者封侯,而不是君主主动封的,不是他们讨要的。
韩信因谋反被杀秦末天下大乱,虽然涌现出不少诸侯王,但在那个时候,要么自己有势力,自立为王,要么有功劳,被项羽或者刘邦这样的分封为王。
请问韩信有什么?
韩信一不能独立创业,二不能离开刘邦建立功绩,他只能依靠刘邦成功,他的成功离不开刘邦这个平台的支持,很多人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平台的资源当成自己的能力。
如果韩信离开刘邦的平台,能够建立同样的功绩,那就是韩信的本事,整个天下也无法对抗韩信,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史记 淮阴侯列传》: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韩信除了威胁刘邦,还有准备造反的举动,刘邦假借云游云梦泽的机会,召见韩信,刘邦快到楚国时,韩信一度考虑发兵袭击刘邦,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刘邦,又害怕被刘邦生擒。
韩信面对刘邦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是一种想反,又不敢反,想自立又害怕失败的心情,这是标准的投机主义。
韩信要的是功名利䘵,而不是忠于刘邦韩信没有反叛刘邦,不是因为他忠心,而是因为他没有把握,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是武涉和蒯通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韩信拒绝了这些人劝他自立的打算,但是韩信也没有为难这些人,这事要是让刘邦知道,妥妥的就是谋反未遂。
锺离昧投靠韩信,韩信却拿锺离昧的首级来取悦刘邦,韩信对好友都没有忠诚可言,更何况对刘邦,韩信当初离开项羽,是因为他在项羽那里不受重用,后来韩信还准备离开刘邦,同样是因为刘邦不愿意重用韩信。
当萧何建议刘邦封韩信为大将时,韩信才愿意留下来,这是忠诚吗?当然不是忠诚,这是看在官高厚䘵的面子上留下来的,韩信忠诚的是功名利䘵,而不是刘邦这个人,谁给他的地位高,韩信就跟谁。
这样的韩信放在任何一个君主手上,都是用完了就杀,政治就是这样,君主要的是绝对的安全,当一个臣子给不了安全的时候,只能是被杀。
但李靖就完全不一样了,李靖这个人功劳也很大,南平萧铣、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基本上是一战灭(破)一国。
李靖跟韩信不同的是,李靖这个人没有野心,为人非常低调,又懂生人情世故。
《旧唐书 李靖传》:御史大夫温彦博害其功,谮靖军无纲纪,致令虏中奇宝,散于乱兵之手。太宗大加责让,靖顿首谢。久之,太宗谓曰:“隋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当赦公之罪,录公之勋。”诏加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真食邑通前五百户。未几,太宗谓靖曰:“前有人谗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为怀。”赐绢二千匹,拜尚书右仆射。靖性沉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然似不能言。
御史大夫温彦博弹劾李靖治军无方,在袭击颉利可汗时,一些珍宝文物被士兵抢掠一空,请求司法部门调查李靖,李世民责备李靖,李靖则叩首谢罪。
过了很久,李世民又下诏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赏赐李靖绢千匹,增加封邑,后来李靖又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这就是宰相的地位了,与房玄龄地位相当。
李世民就有办法,功是功,过是过,有功就赏,有过就罚,李世民就是这样对待李靖的,这是没有问题,不是李世民打压功臣李靖,李世民没有这样的心态,他能驾驱所有功臣,对待所有功臣都是一视同仁的。
李靖为人低调而李靖也非常聪明,有人弹劾他,他也不抗争,就低调行事,让司法部门去调查,李靖的性格沉稳厚重,平常对待同事都是恭谨温顺,就像是不会说话一样,所以他能善终。
《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但是韩信不同,韩信看不起别人,韩信曾经到樊哙的家中,樊哙跪下来迎接韩信,并且自称臣,说道:大王肯光临我的家!韩信出门后说:我竞然沦落到跟樊哙这样的人为伍!
听听韩信说的这话,明显看不起樊哙,此时韩信不过是个淮阴侯,樊哙则是舞阳侯,两人身份地位是一样的,樊哙对待韩信很恭敬,韩信却看不起樊哙,感觉跟樊哙在一起像是受了污辱一样,你说韩信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好的人际关系,身边的人巴不得他被杀。
要是李靖也像韩信一样,威胁君主、有谋反迹象、窝藏罪犯,他的下场大概率跟韩信一样。
你在哪看的?这么野?
韩信功高盖主,高傲,目中无人。刘邦担心压不住他 怕他反
韩信死时三十多,李靖在隋朝时候老头一个
李靖比李二大27岁 韩信比刘邦小26岁
韩信脑子有坑,有兵有将有地盘时不谋反非要等孤家寡人一个时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