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志愿军发明“打空爆”玩法,9人干掉400人,被美军当作高科技!

壹点料得 2024-12-17 10:11:4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志愿军有位神人,愣是把“手榴弹”玩出了“高科技”的效果,直接把美国大兵都给整懵了。

他带着9个人的小队,靠着一个“土办法”,杀掉了敌人400多号人,吓得美军还以为咱们掌握了什么高科技。

那这位战士他发明的“高科技”到底是什么?

一张泛黄的记功令

2018年,在渭城区老兵登记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

老人走到办公桌前,用略带陕西口音的普通话说自己来登记一下老兵信息。

工作人员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热情地招呼老人坐下,接过老人递来的纸张,纸张已经泛黄,边角有些破损,看得出来年头很久了,姑娘轻轻地把纸张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份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记功令,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姑娘一字一句地读着,目光却被其中几个名字牢牢地吸引住了:蔡兴海、黄继光、邱少云……姑娘猛地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看来这位老人不是普通人。

能和黄继光记录在一起,一定是做过很多大事,姑娘赶紧询问老人过去的一些事情,没想到老人倒是很低调地表示自己做的事不值一提。

但工作人员还是和领导汇报了这个事情,领导听到消息后,立刻赶了过来,握着老人的手,激动不已。原来这个老人正是蔡兴海,那么他当年到底做了什么呢?

九个人的阵地,四百个敌人的亡魂

时间回到1952年,当时上甘岭成了两军拼死争夺的焦点。美军为了胜利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武器,6万多人马,飞机坦克大炮,全都用到了战场。

差不多每秒钟就有6发炮弹从头顶飞过,那是什么概念?可能就像过年放鞭炮一样密集!咱们志愿军那时候,武器装备比不上人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狂轰滥炸。

但咱们志愿军是什么人?那是打不垮、拖不烂的钢铁战士!就算被炸得抬不起头,也绝不后退一步!那个时候作为志愿军班长的蔡兴海,带着他的兄弟,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守住9号阵地!

9号阵地可不是一般的阵地,当时的597.9高地,是上甘岭战役的关键阵地,而9号阵地,则是597.9高地的最前沿,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同志们,9号阵地,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一定要守住它。”出发前蔡兴海给战士们加油鼓劲,战士们也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9号阵地一旦失守,整个597.9高地都可能会岌岌可危。

但到达阵地后,眼前的景象让战士们触目惊心。敌人为了拿下9号阵地,不惜一切代价,倾泻了成吨的炮弹,整个山头被炸得面目全非,硝烟弥漫,弹坑遍布。

而且刚到达指定地点,敌人就开始了疯狂的轰炸,几乎不给他们缓冲的余地。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蔡兴海和战友们没有丝毫畏惧,他们沉着冷静,利用地形和工事,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可惜的是敌我力量悬殊,美军的武器装备远比志愿军先进,志愿军手中的武器,除了步枪、机枪,就只剩下手榴弹了。这样的装备面对对方大量的飞机大炮,根本顶不住,难道这个阵地就要拱手让人了吗?当然不!

为了减少兵力的损伤,蔡兴海带着战士们挖了地道和防空洞,这样平时可以躲在地道和防空洞里,减少人员的损伤,也方便他们思考对策,可是躲不是个办法,关键还是要让敌人服软。

那要怎么办比较好呢?蔡兴海紧握着手中的手榴弹,苦苦思索着对策。他心里琢磨着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找到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

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蔡兴海发现,敌人在进攻时,为了避免被志愿军的火力压制,往往会选择分散队形,快速突进。

而手榴弹虽然威力有限,但胜在轻便灵活,如果能把手榴弹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说不定会对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很快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蔡兴海脑海中浮现:打空爆!

所谓“打空爆”,就是把手榴弹的引信拉开后,延迟几秒钟再投掷出去,让手榴弹在空中爆炸,从而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术,需要对时间和距离有着精准地把握,丢的太早了,可能就伤害不到对手,但丢的太晚的话又有可能伤及自身。

这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其实是又难又危险,但当时为了守住阵地,为了消灭敌人,蔡兴海毅然决定冒险一试。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战友们,详细讲解了“打空爆”的要领和技巧。

“班长,这能行吗?”一位年轻的战士面露难色。

“相信我,一定行。”蔡兴海其实心里不是很有底,但是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就这样放手一搏。战士们纷纷表示,坚决服从命令,誓死守卫阵地,就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打响了。

他们掌握了高科技武器?

上甘岭战役,可以说是场硬仗,打了整整43天,咱们志愿军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顶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蔡兴海和他的4班,就在上甘岭最前沿的9号阵地上,用“土方法”打出了高科技的效果。他们就9个人,硬是用“打空爆”的绝活,把手榴弹玩出了花,把敌人炸得人仰马翻。

敌人冲锋的时候,密密麻麻一大片,这时候一枚手榴弹在头顶爆炸,那杀伤力相当惊人,敌人直接被打蒙了,还以为咱们有什么秘密武器呢。

就这样蔡兴海他们硬是守住了阵地,打退了敌人7次冲锋,歼敌400多,自己人就3个轻伤,这战绩无人能敌。

最后上甘岭战役自然是咱们胜利了,不仅打出了国威,更打出了军威,而蔡兴海业也通过这场战役一战成名。

英雄从未黯淡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志愿军战士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作为战斗英雄,蔡兴海本可以留在条件优渥的大城市,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成就。

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另一条路-进藏。“西藏条件艰苦,更需要我们这些党员干部去奉献。”当别人问起原因时,蔡兴海总是这样回答。

就这样蔡兴海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进藏的路途。在西藏待的那些年里,蔡兴海克服了高原反应、生活物资匮乏等种种困难,和藏族同胞们同吃同住,一起劳动。他还积极学习藏语,了解藏族文化,很快就和当地群众打成了一片。

随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蔡兴海又一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战斗中。他带领战士们,翻雪山过草地,和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1962年蔡兴海终于从西藏回到了家乡陕西。他虽然脱下军装,换上便装,但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生活依旧低调朴素

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贡献,想给他安排个轻松点的岗位,可他却选择了去当时效益不太好的咸阳市机电设备公司。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就是他多年以来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公司蔡兴海从不搞特殊化,上下班骑着自行车,和普通职工一样挤食堂。单位想给他配车,被他一口回绝:“我又不是什么大官,配车干啥?浪费。”

他还经常告诫家人:“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你们不要想着沾我的光,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有一次,蔡兴海的哥哥听说公司要建一座新大楼,就找到他,想让他帮忙介绍工程,还说可以给他“好处费”。

蔡兴海一听就火了,他指着自己身上的伤疤,十分生气地表示这是在战场上留下的,他这条命都是党和人民给的,不能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

这么多年蔡兴海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直到退休。退休后的蔡兴海,依然闲不下来,他最喜欢的就是给孩子们讲那些红色故事,看着越来越好的日子,他心里想的还是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们,时常感慨生活的不易。

结语

说起来蔡兴海和他的战友们,他们也是普通人,但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地踏上战场,保护了国家和人民。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过着幸福的生活,但不能忘记那些曾经的苦难和牺牲,不论何时何地,这些用血肉之躯给咱们创造新生活的人都值得咱们敬佩。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21-10-27 ——【红色故事】上甘岭战役“特等功臣”蔡兴海:浴血奋战建奇功 忠诚担当守初心

百度百科——蔡兴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