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7件禁止出境文物,与背后的4段高光历史

文博谈文化 2024-07-09 06:12:32

很多人去博物馆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哪些文物是绝对不容错过的?文博圈里有一个值得参考的标准——禁出文物。

禁出文物,全称“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前国家文物局确认并公布有3批共195件,这些文物,无疑是国宝中的国宝。

195,这是全国的数量,平均到大陆的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级行政单位平均保有6件。浙江地区现共有7件,略多于平均值。这7件文物,对应着4段不同的历史,下面,咱们就一起透过文物,来审视浙江地区这4段历史吧——

浙江7件禁出文物名单

一、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浙江地区7件禁出文物中,有3件来自河姆渡——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河姆渡文化的存在感如此之强,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

来自河姆渡的三件器物,分别是:陶灶、漆木碗、双鸟纹象牙蝶形器——

1.陶灶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陶灶,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陶灶,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图源:浙江省博物馆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新石器时代是浙江考古的重头戏,其中,河姆渡又一直是主角。

1973-1977年间,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2次发掘,出土、采集了大量的陶、石、骨等器物,还有炭化稻米、水井、木质建筑构件等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物质遗存。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以前,学术界多以黄河流域为新石器时代的舞台中心,至于长江流域,只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但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大量物质遗存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这,就是河姆渡的底气。

2.漆木碗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漆木碗,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根据余姚河姆渡遗址文化层的分布情况,多数学者同意将河姆渡文化分为四期(学术界对第三、四层是否归属河姆渡文化始终有争议),三件来自河姆渡的禁出文物,全都出自河姆渡文化二期,即,河姆渡文化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河姆渡人刚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定居下来,开始用自己的双手为后人造福。到了第二阶段,数百年的积累结出了硕果,河姆渡人的聪明与才智,全都浓缩在精巧的文物上。

3.双鸟纹象牙蝶形器

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双鸟纹象牙蝶形器,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三件文物,代表了浙江新石器时代的老大哥——河姆渡文化,现均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但遗憾的是,陶灶鲜少露面,浙博新馆(之江馆)陈列的陶灶始终是复制品。但好在,作为早期漆器代表的漆木碗、可能有某种图腾意味的双鸟纹象牙蝶形器,都在展柜里静静等着你的欣赏。

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两岸的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是浙江两大人口聚居区。钱塘江南岸的河姆渡文化,震惊了中国考古界,钱塘江北岸的良渚文化,不遑多让。

1936年,施昕更调查、发掘良渚遗址,到现在已过去了近90年的时间,而在这期间,1986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在今天的良渚古城内,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反山墓葬群,其中,反山12号墓出土的器物,令人拍案叫绝。代表良渚文化的两件禁出文物,全都出自反山12号墓。

4.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玉琮王,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为便于研究、论述,学者们习惯于将良渚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良渚古城内的反山12号墓,年代相当于良渚文化的中期早段。

持续上千年的良渚文化,经过早期的发展后,到中期迎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良渚人,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技巧与超凡的组织动员能力,无论是对器物的雕琢,还是对城池的营建,都令今天的我们惊叹。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应当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在支撑整体的运作。

对比同时期各良渚文化遗存,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琮王”,无论体型还是重量,都无可匹敌;同墓出土的玉钺,则是目前仅见的刻有神徽的玉钺——可以想见,这个墓的主人,大率是那个金字塔式分级社会顶端的人物。

5.玉钺

良渚文化,玉钺(左)、玉钺瑁(右上)、玉钺镦(右下),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玉钺纹饰细节

无论如何,闪烁着文明光芒的良渚,值得最多的关注目光,而代表中期早段最高规格墓葬的玉琮王和玉钺,则是当之无愧的国宝。这两件玉器,现均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新馆的光线、玻璃展柜等硬件设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现在去看国宝,细节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三、先秦越国

良渚文化之后,整个浙江地区沉寂了不少时间,直到春秋之际,越国在允常、勾践等国王带领下,称霸东南,浙江才重新成为历史的焦点。

越国崛起于宁绍平原,后一路北进,灭吴后占据了今江浙的大部分地区,其势力甚至直达山东南部。在越国历史上,杭州是个无足轻重的地方,但有意思的是,唯一一件和越国历史相关的禁出文物,出土于杭州。

6.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1990年10月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1号墓出土,杭州博物馆藏

1990年,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半山石塘发掘了一座战国晚期的贵族墓葬,墓葬曾经被盗,但还是出土了一批器物,其中就有著名的战国水晶杯。水晶杯出土后,曾送北京鉴定,考古学大师苏秉琦一见到这件宝贝,就爱不释手。此后,它便一路顺风顺水,直到成为代表战国时期越国(贵族)的禁出文物[注1]。

战国水晶杯现藏于杭州博物馆。很多一级博物馆都有多件镇馆之宝,但杭州博物馆公认的镇馆之宝只有一件,那就是,这件横看竖看都很适合喝啤酒的——战国水晶杯……

四、唐五代吴越国

晚唐“黄巢起义”爆发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其中,杭州临安人钱镠起于乡里,最终统一两浙,以今天浙江为核心,建立了囊括浙江、苏南、闽北的吴越国。

和吴越国直接相关的墓葬中[注2],目前发现保存完整且出土文物最为精美的,当推钱镠生母——水邱氏墓。

7.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熏炉

唐,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熏炉,1980年杭州临安水丘氏墓出土,临安区博物馆藏

水邱氏下葬时,正是晚唐天复年间,此时的钱镠,早已是两浙“土皇帝”,控制着浙江地区的实权,天复二年(902),唐朝廷封钱镠为越王,尊贵已极。身为母亲的水邱氏,也跟着儿子沾光,儿子封王,母亲下葬的规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注3]

水邱氏墓出土文物中,最亮眼的无疑是三件越窑秘色瓷重器,其中的褐彩云纹熏炉,被纳入禁出文物之列——这件器物,也成为临安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纵观我国的禁出文物与博物馆,绝大多数禁出文物都收藏在省级以上博物馆,部分收藏在市级博物馆,临安区博物馆作为区县级博物馆,能拥有一件禁出文物,是相当少见的事,只此一点,临博也值得一探啊!

临安区博物馆

禁出文物没有覆盖到的年代——南宋

熟悉浙江文博的人都知道,近些年浙江文旅的核心主题只有一个——宋韵。南宋一朝,自绍兴八年(1138)将杭州作为事实上的首都,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整个浙江皆为京畿重地,南宋对后世浙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很可惜,没有一件禁出文物来自南宋。

其实,放眼全国,南宋禁出文物真的很少,甚至可说是捉襟见肘。一方面,南宋只占据秦岭—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疆域不算很大;另一方面,南宋时中国古代的巅峰期已过,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观,都向着市民、平民化转变,器物质量难免下降。就个人观展的体验而言,唐五代北宋的顶级瓷器,其精美程度无疑胜过南宋,这也是事实……

浙江7件禁出文物,分别对应着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越国、吴越国这四段历史,此四者,都是浙江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各位兄弟姐妹看展时,可以给这四段历史更多一点的时间和关注!

而从地域分布上看,7件文物分别出土于宁波(3件)、杭州(4件),而目前全部收藏于杭州地区的博物馆中,由此可见,浙江的文化资源,无论是埋藏还是收藏,都相对集中,这和浙江遍地开花的经济,还真不太一样……

注释:

【1】半山石塘战国(一号)墓,发掘者据墓葬形制、器物特征等推断当为战国晚期墓,而墓主人当为越国贵族。但当时杭州有可能为楚国所占领,所以准确地说,墓主人有可能是越国贵族,也有可能是保留越国文化传统的楚国贵族,但战国水晶杯与越国文化相关,则没有问题。

【2】吴越国建立的年代,历来有不同看法,通常看法应为五代开始的时候,即后梁开平元年(907)。但钱镠生母水邱氏去世(901)时,钱镠早已成为浙江“土皇帝”,吴越国的统治,事实上已经开始,因此完全可以将水邱氏墓视为吴越国相关遗迹。

【3】水邱氏去世在天复元年(901),但《晚唐钱宽夫妇墓》作者推断,据钱镠生父钱宽,在去世后5年方才下葬之事,水邱氏下葬也很有可能在去世后数年,考虑到钱镠在天复二年(902)封越王,则水邱氏下葬时,很可能是按照王之母亲的规格下葬的,本文采此说。

参考资料:

《反山》;《越国考古》;《河姆渡文化》;《晚唐钱宽夫妇墓》;《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全文完——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