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血性的大地主:率全家参加抗日,6个儿子和自己均战死沙场

优雅小羊史书 2024-11-07 20:27:14

引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地血雨腥风。在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令人难忘的大地主 - 戴万龄。他本可以依靠万贯家财过着优渥的生活,却毅然带领全家投身抗日。作为一个拥有千亩良田的大地主,他不但不剥削压迫百姓,反而常常救济穷人。当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大地时,他挺身而出,率全家参与抗日。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位富甲一方的地主,带领六个儿子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之路?为什么他们一家最终都选择了为国捐躯?让我们走进这段尘封的历史,揭开这个让人动容的故事。

一、戴家的发迹与传承

乾隆末年,山东大地连年干旱,颗粒无收。戴家祖上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带着全家老小踏上了北上逃荒之路。历经三个月的跋涉,终于来到了吉林敦化。当时的敦化,正值清政府实施移民实边政策,官府对移民给予土地、牛具和种子。戴家便在沙河沿一带扎下了根。

戴家先辈深知创业维艰。他们选择了沙河沿东部的一片荒地,这里虽然杂草丛生,但土壤肥沃。一家人起早贪黑,开荒种地。头几年,戴家不但自己耕种,还请了几户同是从山东来的流民帮工。他们用山东老家带来的农耕技术,在这片黑土地上种植高粱、大豆。由于施肥得当,加上人勤地肥,收成远超当地农户。

到了道光年间,戴家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富户。戴万龄的祖父戴元贵开始经营粮食买卖。由于沙河沿地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不断。戴元贵修建了几间粮栈,专门收购本地农户的粮食,再转手卖给外地商人。生意越做越大,家中开始购置良田。

1872年,戴万龄出生在这个已颇具规模的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戴福源不但继承了祖辈的优良传统,还扩大了家族产业。在沙河沿镇上开设了油坊、粉坊,购置了大量牲畜。到戴万龄成年时,戴家已拥有二百余垧良田,成为敦化城东首屈一指的大户。

戴万龄自小耳濡目染家族传统。他深知戴家的财富来自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辛劳。对佃户,他从不加重租税;遇到歉收年景,主动减免租金。戴家在当地开设的工坊,工钱比其他东家高出三成。每年冬季,他都会组织仆佃大会,给佃户发放过冬物资。

1927年春,敦化一带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当地许多富户都在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戴万龄却拿出家中储存的五千石粮食,平价卖给灾民。不仅如此,他还将族中积蓄的万两白银,借给无力购粮的百姓。这一举动,让戴家在当地名望更盛,百姓们都称他为"大善人"。

从山东逃荒到吉林,再到成为敦化首富,戴家始终保持着仁义传统。戴万龄更是将这种家风发扬光大。他不但善待佃户、救济穷人,还资助当地学堂,供贫困子弟读书。正是这种重义轻利的品格,为他日后率领全家参与抗日斗争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从富商到抗日英雄的转变

1931年9月18日的枪声,彻底改变了东北的命运,也改变了戴万龄的人生轨迹。日军占领敦化后,在当地推行"治安肃正"政策,强迫当地富商为其提供物资补给。日本宪兵队多次派人到戴家,要求他担任伪职,遭到断然拒绝。

在这段艰难时期,戴万龄暗中接济流离失所的百姓。他将自家粮仓改建成临时收容所,收留逃难的乡亲。为了掩人耳目,他将这些难民安排在油坊和粉坊做工。日军每次来查时,这些难民就装作普通工人。三个月内,戴家先后救助了两百多名难民。

1932年初,抗日救国军总指挥王德林率部来到沙河沿一带。王德林与戴万龄相识多年,两人曾在敦化商会共事。得知老友到来,戴万龄连夜召集家族会议。次日清晨,他便带着全部积蓄,前往救国军营地。

戴万龄加入救国军的消息很快传开。当地不少青壮年纷纷响应,投奔救国军。戴家的六个儿子也都参军入伍。戴万龄将家中二十余名护院编成一支战斗队,专门负责侦查和向导工作。这支队伍因为熟悉地形,在后来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德林任命戴万龄为第五营营长。接到任命后,戴万龄立即着手整编部队。他将从家中带来的护院和当地参军的青年混编,组建了三个连队。由于这些人大多是猎户出身,枪法精准,很快就形成了战斗力。

1932年2月,第五营参与了敦化城战役。战前,戴万龄率部负责侦查敌情。他们发现日军在城南防守薄弱,便建议从南门突破。战斗打响后,第五营率先攻入城内,一度控制了商会大楼。但由于敌军援兵抵达,最终不得不撤出城区。

这次战役虽然没有成功,但戴万龄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指挥有方,带领部队全身而退,没有造成太大伤亡。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地主阶级也可以为国效力。

撤退途中,戴万龄得知日军烧毁了他的家园,杀害了留守的族人。面对家破人亡的惨状,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他将剩余的家产全部捐献给救国军,用于购买武器弹药。

从此,戴万龄带领第五营辗转于敦化、宁安一带,与日军周旋。他们采取游击战术,专门袭击日军的补给线。在他的带领下,第五营逐渐成为救国军中的一支劲旅,多次打出漂亮的伏击战。

三、特殊的战术创新与贡献

1933年春,日军在敦化地区加强了军事部署,派驻了更多的守备队。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戴万龄意识到必须改变传统的作战方式。他根据当地地形特点,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石壁战法"。

这套战法的核心是利用敦化东部山区的石灰岩地貌。戴万龄发现,这些石壁不但可以作为天然掩体,还能产生特殊的回音效果。他让部队在石壁间设伏,通过巧妙布置,可以让枪声在峡谷中反复回响,造成兵力众多的假象,迷惑敌人。

1933年4月的一次伏击战中,第五营仅用三十余人,就成功阻击了一个日军中队。战斗发生在沙河沿东部的石灰岩峡谷,戴万龄将部队分成三组,分别埋伏在不同高度的石壁后。当日军进入伏击圈后,三面枪声齐响,回音在峡谷中层层叠叠,日军误以为遭到大股部队包围,仓皇撤退,丢下大量补给物资。

除了战术创新,戴万龄还着手改良武器装备。由于缺乏正规军火,第五营主要使用缴获的武器和自制装备。戴万龄利用他过去经营作坊的经验,改良了土制手榴弹的设计。他用特制的铸铁弹壳替代了传统的陶瓷弹壳,既增加了杀伤力,又提高了可靠性。

这种改良型手榴弹很快在救国军中推广开来。戴万龄将自家的粉坊改造成简易兵工厂,专门生产这种手榴弹。为了确保安全,制造工序被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最后才组装成品。三个月内,他们生产了上千枚手榴弹,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情报工作是戴万龄另一个重要贡献。他利用过去的商业关系网络,建立了一个秘密情报系统。油坊、粉坊的伙计成了重要的情报员,借着做生意的机会打探敌情。他还在日军控制区的村庄里设立了秘密联络点,通过一套特殊的暗号传递信息。

这个情报网络不但为救国军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还帮助了不少抗日志士脱险。1934年初,有一支被日军追击的游击队,就是在这个网络的帮助下,安全转移到了长白山区。

戴万龄还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夜间作战方法。他发现,在东北的寒冷天气里,日军往往会在固定时间更换岗哨。利用这个规律,他专门挑选更换岗哨的时机发动突袭。这种战术在1934年冬天取得了显著效果,第五营连续破坏了日军多个重要据点。

随着战事发展,戴万龄的这些创新战术逐渐在抗日武装中推广开来。他经常被邀请到其他部队传授经验,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战术和装备创新,不但提高了游击队的战斗能力,更为后来的抗日战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戴家六子的抗日历程

戴万龄的六个儿子,分别是戴长林、戴长松、戴长柏、戴长青、戴长山和戴长河。他们继承了父亲的抗日信念,各自在不同战场上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

长子戴长林在父亲参加救国军之前,就已经暗中接触抗日组织。他利用经商的便利,为地下抗日组织传递情报。1932年全家参军后,戴长林被任命为第五营一连连长。他擅长夜间作战,带领一连多次成功突袭日军哨所。1933年4月,在一次护送伤员转移的战斗中,戴长林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次子戴长松曾在日本留学,精通日语。他负责第五营的情报工作,建立了一个覆盖敦化、宁安等地的情报网。他训练了一批通晓日语的情报员,专门负责监听日军电台。通过这个网络,救国军及时掌握了大量敌军动向。1934年夏,戴长松在执行秘密任务时不幸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最终被日军杀害。

三子戴长柏是家中最善经营的一个。抗战前,他主要负责戴家的商业事务。参军后,他利用商业经验,组建了第五营的后勤保障队。他设法建立了一条秘密补给线,通过分散在各地的商号为部队输送物资。1935年春,他在押运一批军需物资时遭到日军伏击,身负重伤仍坚持掩护其他战士撤退,最后壮烈殉国。

四子戴长青年少时就跟随父亲学习武艺,箭术特别出众。他带领一支由猎户组成的神射手小队,专门执行狙击任务。这支小队创造了单日狙杀敌军最多的记录。1935年冬,戴长青在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时,独自留下阻击追兵,最终弹尽牺牲。

五子戴长山精通医术,曾在哈尔滨学习西医。参军后,他组建了第五营的医疗队,在战场上抢救了无数伤员。他还培训了一批简易医护人员,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场救护能力。1936年3月,在一次转移重伤员的行动中,戴长山遭遇敌军包围,为掩护伤员突围,英勇献身。

幼子戴长河最受父亲宠爱,但在战场上表现得异常勇敢。他多次执行危险的侦察任务,为部队提供准确的敌情。1936年秋,他在执行一次侦察任务时,发现日军正准备对根据地发动突袭。他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发出警报,救下了大批群众,自己却被敌人发现,在突围时壮烈牺牲。

戴家六子虽然都未能活过1936年,但他们在短短几年的抗日生涯中,每个人都在不同岗位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或是指挥作战,或是收集情报,或是组织后勤,或是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戴家子弟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献身精神。

五、最后的战斗与牺牲

1936年底,日军在敦化地区展开了大规模"清剿"行动。面对敌军的重兵包围,救国军各部被迫分散转移。戴万龄率领第五营转战到长白山区,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1937年初,第五营在长白山区建立了新的根据地。戴万龄利用山区复杂地形,组织了一系列成功的游击战。他将部队分成若干小组,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让日军疲于奔命。在他的指挥下,第五营先后破坏了敌军多处据点,切断了多条补给线。

3月下旬,第五营获得情报,日军正在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对长白山区进行"囚笼战术"式的围剿。戴万龄立即组织力量,展开了一场持续数日的阻击战。他命令部队在各个关隘设置路障,利用积雪构筑工事,成功延缓了日军的推进速度。

4月初,战斗进入最激烈阶段。日军投入了两个联队的兵力,配备了重炮和装甲车,试图一举歼灭山区的抗日力量。戴万龄带领剩余的两百余名战士,在松花江支流的一处峡谷内与敌军展开决战。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第五营利用地形优势,多次挫败了敌军的进攻。戴万龄亲自指挥阵地战,采用了灵活的游击战术,让敌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然而,弹药补给逐渐耗尽,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形势日益严峻。

4月5日清晨,日军出动了大批炮兵,对峡谷进行了密集轰炸。在炮火覆盖下,敌军分三路发起总攻。戴万龄组织了最后的反击,他带领仅存的几十名战士,与敌军展开了巷战。

在战斗最激烈时,戴万龄发现敌军正准备包抄后路,切断撤退通道。他立即带领一小队老战士断后,掩护其他伤员和群众撤离。在这个过程中,他中弹受伤,但仍然坚持指挥战斗。

当最后一批伤员安全撤离后,戴万龄已经身中数弹。日军多次喊话要他投降,但他始终没有放下武器。在弹药即将耗尽时,他命令剩余的战士分散突围。他本人则带着最后几枚手榴弹,坚守在一处制高点上。

4月6日黎明,日军对这处高地发起了最后进攻。戴万龄用仅存的子弹击退了数波进攻。当敌人逼近到最后几米时,他引爆了身上的手榴弹,与数名敌军同归于尽。

这场战斗结束后,日军在战场上发现了戴万龄的遗体。出于对这位抗日将领的敬意,敌军总指挥破例允许当地百姓将其收殓安葬。戴万龄的牺牲,标志着东北抗日斗争中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他与六个儿子一起,为抗日事业献出了全部的财产和生命。当地百姓将他们埋葬在长白山下的一处高地,后人在墓前立碑,记载着这个家族的抗日历程。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