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去东北的原因之一,手下主要是亲日派 《我的前半生》中写道:在天津租界这七年间,在我身边进行勾心斗角的人物,大致可分为这几派,起初把希望放在恢复优待条件方面,后来又退缩为维持原状的,是以陈宝琛为首的一批“旧臣”,可以称之为“还宫派”;把希望放在出洋以取得外国(主要是日本)援助上的,是以罗振玉为首,其中有遗老遗少,也有个别王公如溥伟之流,按当时的说法,可以称之为“联日”或“出洋”派;把希望放在联络、收买军阀方面,即所谓“用武人”一派,这派人物颇复杂,有前清遗老,也有民国的政客,中心人物却是我自己。后来又回到我身边的郑孝胥,起先并不属于哪一派,好像哪一派的主张他都赞成过,也反对过,他更提出过任何一派不曾提过的如所谓“用客卿”(外国人)、“门户开放”等主张,因而也受过各派人的反对。当他后来一拿定了投靠日本这个主意,就战胜了一切对手。他不但胜过了他们,而且连他的老对手、“联日派”的老首领罗振玉,在这个阶段的争夺中又被他将多年经营来的成果,轻轻攫取到手。 对于溥仪来说,他从小就被灌输要复辟大清,这是他的人生最大目标。但溥仪只是傀儡,想要复辟主要还是靠他身边的人来实现。这些内臣中,真正对溥仪有影响力的就是英国人庄士敦,亲日派郑孝胥、罗振玉,还有旧派陈宝琛。陈宝琛几十年都在说同一套不可能实现的理论,逐步被溥仪忽视,认为他是食古不化的老人。溥仪让庄士敦做太傅,目的是借此拉拢英国等列强。列强并不支持中国恢复到封建王朝,所以庄士敦搞不出来什么风浪。那么,亲日派郑孝胥、罗振玉自然占据上风。但无论郑孝胥还是罗振玉,都不过是日本人的棋子。日本人已经确定了满蒙计划,要求将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吃掉作为殖民地。全世界都知道满蒙是中国领土,列强会干涉,日本必须搞出一套傀儡政府班子,建立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傀儡国家。内蒙古方面,日本人联络了德王,东北方面则选定了溥仪等几个人。日本对溥仪有意思,郑孝胥、罗振玉才会有卖国的余地,溥仪也是如此。 萨沙的读书随笔第39集
溥仪去东北的原因之一,手下主要是亲日派 《我的前半生》中写道:在天津租界这七年间
萨莎
2023-07-19 18:13:32
0
阅读:1670